麥角酸二乙醯胺 | d-麥角酸二乙胺製作

斯托爾和艾伯特·霍夫曼向美國提交了d-麥角 ...麥角酸二乙醯胺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LSD」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LSD(消歧義)」。

此條目可參照法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17年3月)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麥角酸二乙醯胺系統(IUPAC)命名名稱(6aR,9R)-N,N-diethyl-7-methyl-4,6,6a,7,8,9-hexahydroindolo-[4,3-fg]quinoline-9-carboxamide臨床數據妊娠分級US:C(不排除有風險的可能)依賴性低[1]成癮性無[2]給藥途徑口服,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合法狀態合法狀態AU:已禁止(S9)CA:ScheduleIIIDE:AnlageINZ:ClassAUK:ClassAUS:ScheduleI藥代動力學數據代謝肝臟生物半衰期3–5小時[3][4]排泄Renal識別資訊CAS註冊號50-37-3 ATC代碼NonePubChemCID5761IUPHAR/BPS(英語:IUPHAR/BPS)17DrugBankDB04829 ChemSpider5558 UNII8NA5SWF92O ChEBICHEBI:6605 ChEMBL(英語:ChEMBL)CHEMBL263881 其他名稱Acid,LSD,lysergide化學資訊化學式C20H25N3O摩爾質量323.44 g·mol−1SMILESCCN(CC)C(=O)[C@H]1CN([C@@H]2Cc3c[nH]c4c3c(ccc4)C2=C1)CInChIInChI=1S/C20H25N3O/c1-4-23(5-2)20(24)14-9-16-15-7-6-8-17-19(15)13(11-21-17)10-18(16)22(3)12-14/h6-9,11,14,18,21H,4-5,10,12H2,1-3H3/t14-,18-/m1/s1 Key:VAYOSLLFUXYJDT-RDTXWAMCSA-N 物理性質熔點80至85°C(176至185°F)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麥角酸二乙醯胺(德語:Lysergsäurediethylamid),常簡稱為LSD,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和精神興奮劑。

它由麥角酸中合成,對氧氣、紫外線與氯十分敏感(尤其是當LSD處於液態時)。

純淨的LSD是一種無色、無氣味,味微苦的固體[5]。

LSD的一次典型劑量(英語:Dose(biochemistry))只有100微克,僅相當於一粒沙子重量的十分之一,能造成使用者6到12小時的感官、感覺、記憶和自我意識的強烈化與變化,可作化學武器使用。

LSD一般口服,通常以某種吸取物質吸取LSD後再服用該物(比如用吸墨紙、方糖或明膠吸取LSD後再將該吸取物放入口中),不過也可以通過食物或飲料來服用。

在北美、大洋洲和英國以內的大部分歐洲國家,這藥物都是非法的。

目錄1歷史1.1合成1.2作為致幻劑2化學2.1命名2.2結構與穩定性2.3合成3藥理學3.1作用機理3.2藥代動力學4藥效5潛在用途5.1精神治療6社會影響7劑量8注釋9參考文獻10另見11外部連結11.1媒體11.2學術11.3都市傳奇11.4其他歷史[編輯]食用麥角之後會引起麥角中毒,這一現象早在中世紀就為人所知,並被稱為「聖安東尼之火」[6],其症狀表現為幻覺(與LSD的幻覺不同)、顫抖、抽搐、壞疽等。

麥角中含有毒素麥角新鹼或麥角酸,被麥角菌感染的穀物製成麵粉及麵包後也含有該毒素,由此可導致整個村莊中毒;在中世紀像這樣的流行病還可能影響生殖能力,引發大規模恐慌乃至暴動[7]。

麥角也曾被用於醫學治療:促進分娩、緩解頭痛[8]。

三色牽牛等旋花科的一些植物的種子中含有由麥角靈衍生的生物鹼(如麥鹼(法語:ergine)),在前哥倫布時期曾被南美土著用於宗教儀式[9]。

合成[編輯]「LSD」是德文(Lysergsäure-diäthylamid)的簡寫。

它於1938年由兩名瑞士化學家亞瑟·斯托爾(英語:Arthur_Stoll)和艾伯特·霍夫曼第一次合成。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