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號稱迷幻藥之王,能做成紙片的毒品-“LSD”是什麼來頭? | d-麥角酸二乙胺製作

... 藥丸,以及煙草類,但是製作成紙片形狀的毒品,相信見過的人不多。

... 的麥角酸提煉合成的一種化學物質,全名叫做“麥角酸二乙胺(Lysergic ...微文庫其它毒言毒語正文搜索這種號稱迷幻藥之王,能做成紙片的毒品-“LSD”是什麼來頭?毒言毒語2018-11-0306:45:06毒品的樣子相信很多人都見識過,有粉末、液體、固體、藥丸,以及煙草類,但是製作成紙片形狀的毒品,相信見過的人不多。

然而最近幾年,我國禁毒部門卻在多地破獲多起販賣此類毒品的案件。

標題裏把這種被稱”郵票“的毒品稱之為“新型”,其實按時間來算的話,這種毒品可是老爺級,算不得”新型“,早就上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就會非常流行。

它就是號稱迷幻藥之王的LSD,一種具有強烈致幻作用的精神類藥物。

01LSD問世於1938年,由瑞士桑多斯公司的化學家艾伯特·霍夫曼(AlbertHofmann)從變質黑麥中產生的麥角酸提煉合成的一種化學物質,全名叫做“麥角酸二乙胺(Lysergicaciddiethylamide)”。

麥角酸這種物質可以讓人產生幻覺,在歐洲中世紀就有記載,有人吃了含有這種物質的變質黑麥麪包就會變瘋,後人把這種病稱之為“聖安東尼之火病”。

後來有人在麥角酸裏發現有些成分作為藥物使用,而霍夫曼原本也是想從中的找出一種治療偏頭痛的新藥,卻陰差陽錯的合成了LSD。

艾伯特·霍夫曼AlbertHofmann經過初步實驗,霍夫曼發現LSD沒有什麼顯著的藥性,於是便被他扔到一邊,一放就是5年。

1943年4月的一天,霍夫曼在實驗時,不小心把丟在一旁的LSD粉末誤吸入體內,幾分鐘他就感覺到自己陷入一種異常狀態。

眼前出現一連串活動的圖像,具有萬花筒般的鮮豔色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通的物品突然變得生動起來,桌椅板凳都似乎有了生命;聽到的每一個聲音都像是投在平靜水面上的一顆石子,讓眼前這些奇妙的色彩產生一圈圈漣漪……幾個小時後,恢復正常的霍夫曼意識這種令人愉悦的幻覺是由LSD造成的,便打算正式試用一次,3天后他口服了大概250微克左右(1微克相當於百萬分之克),原本以為這麼少的劑量沒多大問題,能產生更令人愉悦的效果,然而這次他卻被嚇到了。

在與助手騎自行車回家的路上藥效發作,霍夫曼感覺天旋地轉,周圍景物都變了形,自己彷彿是被一面面哈哈鏡全面包圍。

他當時以為自己一直停留在原地,沒有動彈,但旁邊的助手事後吿訴霍夫曼,當時他騎得飛快。

回到家中,這種怪異的現象愈發厲害,霍夫曼彷彿看到自己的靈魂出竅了,懸浮在空中。

而房間裏所有物體都變成了怪物,猙獰又恐怖,鄰居和助手在他眼裏都不可思議的扭曲着。

他感覺非常焦慮和恐懼,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從這個怪異的世界回來,甚至擔心自己會發瘋。

幸好第二天醒來他就恢復正常了,也沒留下什麼副作用。

但是他的這次自行車致幻之旅卻在後來變得十分有名,對多部科幻電影產生了積極影響(猜猜下圖像哪部電影裏的劇照)。

還有好幾首以“自行車”命名的歌曲,比如著名的“女王”樂隊就寫過一首。

霍夫曼發明的LSD很快就被歐洲生物學界知曉,1947年,瑞士桑多斯公司將LSD命名為麥角酰二乙胺(Delysid),提供給歐洲各研究機構,後被心理學家們用來研究人腦的病變過程以及用在心理治療中作為輔助藥物。

這個時期,LSD的研究還僅限於學術界和少數心理診所的範圍,普通人並不知情。

021949年LSD流入美國,這種這種無色無嗅無味的神祕小分子物質,讓當時的中央情報局(CIA)頗感興趣,開始介入LSD研究。

當然他們並不是用在醫學造福人類,而是將其製作成控制思維的化學武器。

這不是CIA的第一次,早在二戰期間,其前身“戰略情報部”(OSS)在美軍上將威廉·多諾萬領導下,召集多位神經生理學領域的一流專家,策劃發明一種“審訊輔助藥”,讓犯人吃後吐露情報。

剛開始,他們試驗了多種毒品,最後認定大麻有此功效,通過提純大麻中的有效成分製作而成,並稱為“誠實藥”。

後經試驗發現,這種藥物能讓人有強烈的傾訴欲,但很難控制劑量,動不動就讓人歇菜(暈厥),實用性非常低。

二戰結束後,“戰略情報部”(OSS)改名“中央情報局”(CIA),沒有停止研製控制思維的化學武器,反而加大力度,特別成立了一個相對獨立的部門,策劃一個代號“藍鳥”的計劃(很快這個計劃又更名為“洋薊”)。

CIA把目光盯上可卡因和海洛因,這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