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 | 大B細胞淋巴癌 復發

B細胞又分為瀰漫性大細胞淋巴癌(DLBCL最常見,佔五成)或結節性或稱濾泡型 ... 對於復發之何杰金氏淋巴瘤,可選擇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是肯定的,或新的標 ...首頁科部介紹內科部血液暨腫瘤科衛教資訊血液暨腫瘤科介紹特色歷史團隊醫療項目消息衛教榮譽學術相關連結活動研討會聯絡我們血液暨腫瘤科選單介紹特色歷史團隊醫療項目消息衛教榮譽學術相關連結活動研討會淋巴癌2021-01-18張明志醫師290  SHARETAGS作者: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張明志醫師疾病介紹惡性淋巴瘤俗稱淋巴癌,其中包括了兩種疾病,即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nonHodgkinslymhpoma)與何杰金氏症(HD,Hodgkinsdisease)。

兩者的差別在於病理型態學的不同以及臨床表現的差異。

西方人何杰金氏症較普通,預後比較好,而東方人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比較多,約為何杰金氏症的九倍。

目前看來全世界的惡性淋巴瘤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在台灣近年來已成為前十大的癌症,罹病率仍逐年增加,每年約三千名新診斷病例。

惡性淋巴瘤的成因有許多假說,大部分學者認為除了體質、化學物質、病毒感染(EB病毒)之外,病人本身的免疫功能缺損佔很重要的角色,如腎臟移植者、AIDS愛滋病毒,或特殊病毒感染者,其罹病率為正常人的數十倍。

家族及遺傳的傾向則很少見。

環境污染及食安問題為學者關心之議題。

症狀淋巴癌的發病,在各個年齡層都很平均,(何杰金氏症好發於青春期及中老年),男女比例約相等。

最早期的症狀是頭頸部或腋窩的淋巴腺腫大佔最多,隨著時間而淋巴腺腫大形成結節。

一般不會痛,也不會發紅,有別於淋巴腺發炎。

有三分之一的淋巴癌之初發病灶不在淋巴腺,而發生於內臟器官,如胃、大小腸、肺之縱膈腔等(又稱為淋巴結外淋巴癌extra-nodaallymphoma)。

以胃痛、胃出血、腸阻塞、或肺部呼吸困難來表現者也不少。

早期症狀不明顯的居多,淋巴腺腫大約超過二公分者,應即早做檢查。

後續症狀包括不明熱(發燒38.3℃以上)、體重減輕、盜汗、貧血及其他血球減少以及各種器官被侵犯的症狀。

在台灣鼻腔的淋巴瘤表現特殊,常合併鼻塞,發燒不退,與EB病毒感染有關。

皮膚淋巴瘤會出現表皮之紅斑塊或結節。

乳房的淋巴瘤亦形成腫塊及轉移,腦部與脊椎的淋巴瘤會引起記憶力、思考以及四肢的活動力受損。

在腹部常形成巨大腫瘤以及肝脾臟腫大、下肢水腫,腹水等等。

診斷淋巴癌的診斷,病理切片檢查是絕對必要的,影像檢查只能當做輔助性參考。

淋巴癌的病理分類非常多,而不同型態的細胞產生不同的預後,所以治療的對策也不一樣。

病理分類以WHO2008年版本為依據。

首先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HD,Hodgkinsdisease)或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而NHL再分為T細胞或B細胞,T細胞有許多亞型,預後各不同。

B細胞又分為瀰漫性大細胞淋巴癌(DLBCL最常見,佔五成)或結節性或稱濾泡型淋巴癌(約占一成五到兩成)。

前者疾病惡化迅速以化療為主,後者病程和緩以簡潔化療或射線治療為主,故病理切片診斷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分期檢查除了病理診斷之外,『分期檢查』是很重要的。

淋巴瘤分四期,第一期是局部病灶,第二期是橫膈膜同側有兩處以上的淋巴結區被侵犯,第三期是橫膈膜的上、下兩側都被侵犯,或轉移到脾臟;第四期則是轉移到骨髓、肝、腦、肺、腎、骨骼、胃腸、及皮膚等等。

為了正確分期,除了詳細的身體理學檢查之外,如腹、胸部的電腦斷層掃描、核子醫學的鎵(gallium)67同位素全身掃描,正子掃描、骨髓切片、腹部超音波、生化學、病毒學、胃鏡、大小腸X光攝影或淋巴攝影、胸部X光等都是經常使用,作為全套完整的檢查及評估。

有時肝臟生體切片,脊髓液檢查,胸水穿刺也會視病情需要而做。

另外染色體及基因重組的檢查更可以用來了解病況,加強治療。

預後分期,一般NHL以IPI(internationalprognosticindex),以年齡,體能狀況,一二或三,四期,乳酸脫氫酶LDH(大於上限1.2倍),淋巴腺外侵患等五項來計算預後分數,分數越高預後越差。

結節性或稱濾泡型淋巴癌的預後分期則稍有不同,著重血紅素,淋巴腺侵患區大於三個以上,稱為FLIPI。

將此IPI或FLIPI將病患區分為低危險群,中低危險群,中高危險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