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住的大拇指—— 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拇指腱鞘炎”诊疗经验 | 大拇指屈伸指肌腱鞘炎

经过医师检查,诊断为“拇指腱鞘炎”,这种疾病多表现为患指屈伸功能 ... 拇指腱鞘炎是一种手部肌腱病症,是指第一掌骨头部的拇长屈肌腱鞘炎 ...卡住的大拇指——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拇指腱鞘炎”诊疗经验作者:马春岳时间:2018-04-02   王叔叔因右手大拇指疼痛,抓握物品时酸痛难忍,手指有“卡”住的感觉,时常出现不能伸直或不能弯曲的症状来到门诊就诊。

经过医师检查,诊断为“拇指腱鞘炎”,这种疾病多表现为患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或消失。

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

当弯曲患指时,会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也不能屈曲,像突然“卡”住一样,酸痛难忍。

用另一只手协助扳动后,手指又能活动,产生像扳枪击样的动作及弹响,故也有“扳机指”之称。

什么是拇指腱鞘炎?拇指腱鞘炎是一种手部肌腱病症,是指第一掌骨头部的拇长屈肌腱鞘炎及2、3、4、5指掌骨头部的屈指肌腱腱鞘炎。

拇长屈肌的肌腱在第一掌骨颈部,进入一个由掌骨掌侧的股沟与鞘状韧带所构成的狭窄通道。

在第一指骨底部及其尺侧的种子骨,分别附着于拇短屈肌的浅头及深头,拇长屈肌腱在二者之间通过。

两个肌腱长期与腱鞘摩擦,即引起慢性炎症。

  扳机指是最常引起成人手部疼痛的原因之一。

据报道,一般人群的患病率约为2%,40-59岁人群中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儿童偶尔也会发生扳机指[1]。

成人常见于受伤、过分劳损(尤其见于大拇指、手、手肘及手指)骨关节炎、一些免疫疾病,甚至感染也有可能引起。

一些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如打字员、键盘手、长期使用手机、器乐演奏家、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期电脑操作的行业。

   经过仔细询问得知,王叔叔家前段时间装修剩下一些装修材料,清理时长时间用右手抓握、搬运建筑材料后出现右手拇指酸痛症状,自认为休息一段时间会有好转,因此没有及时就医。

后经红外线、超声、热敷等治疗效果不佳,感觉酸痛感加重并出现手指反复“卡住”等症状到我医院就诊。

根据王叔叔的症状及腱鞘炎的诊断,医生建议先给与冲击波治疗,随诊观察治疗情况。

治疗方案:每次2000下,间隔5—7天,剂量1.2-2.0bar。

患者取坐位,标记疼痛位置,用耦合剂涂抹在患处。

冲击波治疗探头贴近治疗位置,以痛点为中心进行冲击波治疗,根据患者耐受力调节治疗剂量[3]。

   冲击波是一种通过振动、高速运动等导致介质极度压缩而聚集产生能量的具有力学特性的声波,可引起介质的压强、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发生跳跃式改变。

冲击波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同时具有疏通闭塞的微细血管,松解关节软组织粘连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肌肉、肌腱以及骨骼等疾病的治疗[2]。

发散式冲击波目前广泛应用于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中,对肌腱炎、腱鞘炎、跟腱炎、冈上肌肌腱炎、肱骨内上髁肌腱炎、骨折不愈合等疾病。

治疗4周后王叔叔自我感觉手指酸痛感逐渐减轻,拇指“卡住”的症状明显减少。

 温馨提示:急性期患者可以继续正常的活动,但应避免可能加重症状的活动,如手指的拿捏或抓持。

同时可以选择掌指关节固定支具,限制部分掌指关节活动。

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贴扎限制其屈曲活动。

若症状在通过理疗、支具固定、调整手指活动等治疗仍未得到改善,则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注射和外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1]MooreJS.Flexortendonentrapmentofthedigits(triggerfingerandtriggerthumb)[J].OccupEnvironMed.2000;42:526[2]吴顺军,王帆,何国霞等. 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2):41-44.[3]邢更彦.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9-29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