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堡病毒 | 馬堡病毒出血熱

青猴病病毒(英語:Marburg virus,港澳译为馬爾堡病毒,台湾译为馬堡病毒),中国大陆又称馬尔堡病毒,是馬堡出血热的致病源。

其與伊波拉病毒相近,為人畜 ...馬堡病毒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7年9月23日)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並注意避免翻譯腔的問題。

明顯拙劣的機器翻譯請改掛{{d|G13}}提交刪除。

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維多利亞湖馬堡病毒馬堡病毒,放大約~10萬倍科學分類–未分級–:病毒Virus域:核糖病毒域Riboviria界:正核糖病毒界Orthornavirae門:負核糖病毒門Negarnaviricota綱:單荊病毒綱Monjiviricetes目:單股反鏈病毒目Mononegavirales科:絲狀病毒科Filoviridae屬:馬堡病毒屬Marburgvirus種:維多利亞湖馬堡病毒M.LakeVictoriamarburgvirus二名法MarburgvirusLakeVictoriamarburgvirus「Marburgvirus」的各地常用譯名中國大陸青猴病病毒、馬爾堡病毒臺灣馬堡國病毒港澳馬爾堡病毒馬堡病毒(英語:Marburgvirus,中國大陸譯為青猴病病毒,港澳譯為馬爾堡病毒)[1],中國大陸又稱馬爾堡病毒,是馬堡出血熱的致病源。

其與伊波拉病毒相近,為人畜共患傳染病。

罹患此病的人會出現發高燒、腹瀉、嘔吐及出血的現象。

病毒來源不明。

馬堡病毒可以透過體液(包括血液及唾液)、排泄物及嘔吐物傳播,並曾造成間歇性的爆發。

[2]目前沒有任何疫苗或醫治的方法。

目錄1馬堡病毒2感染3早期爆發4流行概況5參考資料6外部連結馬堡病毒[編輯]馬堡病毒結構為典型的絲狀病毒,形似絲線,直徑通常一樣,但長度介於800至14,000奈米(nm),通常感染力最強時長度約為790nm。

病毒物質由七種已知蛋白質組成。

馬堡病毒結構與伊波拉幾乎一樣,但兩者的抗原反應不一。

換言之,兩者在引致感染者體內產生的抗體不同。

馬堡病毒是第一種人類發現的絲狀病毒。

感染[編輯]馬堡出血熱初期的病徵與其他傳染病如瘧疾、傷寒相似,因此有時斷症困難,特別是零星出現時。

馬堡病毒的潛伏期為3至9天。

發病特徵是突然出現的發燒,頭痛,肌肉痛。

一星期內,皮膚出現紅疹,然後有嘔吐、胸及腹痛,及腹瀉。

之後病者可能出現黃疸,神志不清,肝衰竭,嚴重出血。

患者復原過程十分漫長,並且經常出現陰囊收縮、復發肝炎、脊髓炎、眼睛、腮腺(又稱耳下腺)感染等等後遺症。

不同地區的醫療設備及救治對生還率影響很大,部分已開發國家出現時死亡率只有25%,開發中國家中的個別個案死亡率可高達100%。

[3][4]一般相信病毒是透過與染病的人畜緊密接觸,通過體液傳播。

日常接觸相信不會傳染。

病患者危急時,體內的病毒傳染力最強。

部分非洲地區的殮葬風俗應該是導致疾病傳播的原因之一。

不少研究機構正嘗試研製對抗馬堡藥物及疫苗。

2004年美國的研究人員已發現豚鼠注入不活躍的病毒後不會被感染。

早期爆發[編輯]馬堡出血熱最先有記載的爆發是在1967年的德國馬堡,31人獲病,病症亦因此而以該地命名,之後在法蘭克福及貝爾格勒亦有病例。

31人中,25是直接感染,當中七人死亡。

直接染病的人多是因為接觸當地實驗室內染有馬堡病的猴子而致病。

另外六人是二次感染,當中包括兩名醫生,一名護士,一名解剖助理,及一名獸醫的妻子。

他們都是與直接感染的病人,有緊密接觸。

兩名醫生是在抽血時不慎接觸病者血液染病。

這次爆發的來源經調查後,發現是來自非洲烏干達一種品種為Cercopithecusaethiops的猴子。

德國的一家公司進口了該批染有病毒的猴子,原意是用來研製小兒麻痹症的疫苗。

1975年,一名從辛巴威回到南非的人,感染了另外三名南非人。

但該次小規模爆發只引致了一人死亡。

之後1980年及1987年在肯亞亦有發現馬堡出血病,但亦沒有大規模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