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形幻想症 | bdd治療

網頁首頁關於逆光團隊介紹連絡我們2014年10月21日星期二醜形幻想症林昕穎還記得舞蹈天才MichaelJackson驚人的相貌變化嗎?還記得烏克蘭持續整容十二年的真人芭比娃娃嗎Ⅰ?還記得前一陣子轟動英國,因拍不出完美自拍照而自殺的英國男孩嗎Ⅱ?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如此執著於外貌呢?    有一種精神疾病,名叫體相障礙,又名體相畸形症、醜形幻想症(BodyDysmorphicDisorder,BDD)發病年齡不一,但以青春期居多。

患者認為自身外表具某些重大缺陷,即便旁人認為患者的外觀相當正常,患者本身卻對這些(自我認知的)外表缺陷產生異常執著。

此類強迫性思想(obsession)會佔據他們的生活,也會出現相對應的強迫行為compulsion),例如:每十秒鐘照一次鏡子、一天補妝上百次、無時無刻不擠青春痘、多次進行整形手術……進而影響到日常的課業、工作、社交甚至生活能力。

    BDD並非罕見疾病。

有百分之0.7%-2.4%的人口達到DSM中訂定的患病標準Ⅲ。

而在青少年族群中,甚至有高於百分之十三的人口罹患此疾病。

 BDD如同多數精神疾病,皆由生物、社會、心理三方面因素構成。

    在生物因素方面,BDD患者擁有較高的全腦群聚係數(whole-brainmeanclusteringcoefficient),此異常高密度網絡聯結造成神經訊息傳遞效率低落,尤其在初級、次級視覺皮質以及邊緣系統的情緒部分,在傳遞訊息時常出現不正常的干擾現象Ⅳ。

此外,BDD患者在邊緣系統、底部前額葉、尾核、聶葉處,其白質體積皆較正常人為大,傳訊效率卻較正常人為差。

此結構導致腦內各區無法順利交流,可能與患者認知及情緒聯結之缺陷息息相關Ⅴ-Ⅵ。

再者,患者的血清素載體蛋白基因(5-HTTPRL)也具有異常現象Ⅶ,這也是為何目前治療BDD主要使用血清素回收阻斷劑(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SRIs)的原因。

  由生物研究方面,我們得知BDD患者對於自身的身體意象(bodyimage)與常人不同,同樣的視覺刺激(如:外表缺陷),會引起他們較常人更為強烈的恐懼或驚嚇反應。

而對「外表缺陷」的定義,則來自於社會文化。

例如:以人種來說,白人女性BDD患者通常會在意皮膚上的粉刺、雀斑、過於蒼白等等問題。

拉丁裔女性患者則特別在意臀部的大小。

東方女性特別關注胸部的豐滿與否。

以性別來說,女性通常擔心自己過胖、缺乏女人味,男性通常擔心自己不夠強壯或是生殖器官過小。

由此看來,BDD患者所關注的部位,與現代人類審美觀有相當的關聯性,其中勢必有社會因素介入。

充斥者諸如「人正真好」、「表特(Beauty)版」等等表彰外貌價值的現代化社會,是否會對BDD患者造成負面影響呢?臨床上回報,當BDD患者見到模特兒的照片時,的確會因「比較」而導致其負面情緒。

另外,在心理性格方面,BDD患者的人格特質多為:退縮、好幻想、自戀、執著、纖細敏感、完美主義、缺乏安全感。

  實驗也證實五型人格中,BDD患者在神經質(neuroticism)得分異常的高,而在外向(extraversion)得分異常的低Ⅷ。

這些心理特質通常由先後天交互作用培養而出。

當心理、社會、生物三方面彼此影響,便有可能引發BDD的產生。

雙胞胎研究顯示,BDD病因約有44%來自基因影響,但仍可能有56%來自後天影響Ⅸ。

    除了給予血清素回收阻斷劑(SRIs),行為認知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也是一種廣泛應用於BDD的療法。

CBT是一種結合心理諮商,試圖改變患者認知與行為的療法。

此處就不多加贅述,有興趣的人可以翻到普心最後幾個章節。

 無論是在台灣或是美國,針對BDD患者通常以SRIs為先,少部分佐以CBT。

  然而,2006年一篇以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對前人研究的所有相關資料做分析)為研究方法的論文指出,CBT療程較SRIs更為有效,尤其在長期治療之下,兩者差異更加明顯Ⅹ! CBT不盛行的原因十分明顯。

一來CBT仰賴心理師的個人技巧,而此技巧通常需透過長年經驗培養,以及熟悉此病症專屬CBT療程的前輩親身指導方能習得,並非單純自書中靠著記憶與背誦便可理解。

反觀開處方籤,只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