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拒絕自己在使用人格解離能力,正視自己情緒. 我是 ... | 人格解離

先小介紹人格解離(取自wiki). 全名是人格解體障礙(英語: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或稱人格解體神經症,簡稱DPD) 通常患者會感到持續 ...GetstartedOpeninappGuenterChao220FollowersAboutFollowSigninGetstartedFollow220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我終於拒絕自己在使用人格解離能力,正視自己情緒GuenterChaoJan25,2020·7minread我是Guenter簡單介紹我家庭,其實過去很有錢但在我五歲時家道中落,後面經歷了非常長年的黑暗時期,父親酗酒打人、姐姐離家出走,當年還是兒童時期的我變得非常沒安全感,因為不曉得為何我特別重視家人,或許我巨蟹座吧。

就在小二那年我家發生很大事件—-對我而言,因為父母吵架,母親氣的去親戚家,而我父親又開始酗酒,我是第一次被父親丟菸蒂以及拿菜刀追,那是一個週六晚上。

週日我母親帶我到親戚家投宿,跟我:「說這是家醜不可外楊,去學校正常點」隔天上學路上,我還是很苦悶,但想著快樂過一天,還是難過過一天都是過一天,那我選擇快樂吧!就是在那時候,我無意間開始有了人格解離癥狀。

先小介紹人格解離(取自wiki)全名是人格解體障礙(英語:Depersonalizationdisorder,或稱人格解體神經症,簡稱DPD)通常患者會感到持續或反覆的消失自我感或者失去現實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人格解體障礙的核心症狀是主觀上有「自己的感受不真實」的感覺。

患者在感受到人格解體同時還會幾乎無法控制地、急切地想要考問或思考「真實」與「存在」的本質以及其他深層次哲學問題。

正經歷人格解體的人會感到他們與自己心理活動、肉體分離,感受到的感觀、感覺、情緒和行為都不是屬於自己的。

同樣,感覺自己破碎開來(就像這個症狀的名字說得那樣)。

同時感覺周圍的環境陌生,不真實。

好的,相信大家有看沒有懂XD我以我的例子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理解,正因為我出生在家暴家庭,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真的每天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比如:小五有次放學,7–11剛開始賣關東煮,我買了一碗來吃,回到家我父親問我是否要吃晚餐,我回答:「我有買關東煮,晚點看看」結果我父親不知道為何突然發飆,說有得吃很幸福(這句我不確定,太突然了我沒反應過來),我就被奏了一頓關東煮也撒落一地。

但是這段過程我一點都不感覺到任何心理上和身禮上的痛苦,因為當我父親發飆的瞬間我可以感覺,好像我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在旁看著發生的事情,也因此這衰小我被修理教訓的理由完全不知道的荒唐事情,不會影響我。

這就是我後來越來越熟練使用的能力,但,人的情緒是會累積也該釋放的,我這麼做,我的長年該有的負面情緒去哪了呢?以上這就是我童年青少年生活一角,荒唐的事情次數我數不清了,直到我高中罹患非常嚴重的憂鬱症,也許我父親才改變,但憂鬱症是一個很麻煩的病,我個人從事3D動畫與展覽策劃,但我其實自己對於心理學、精神病學等很有興趣,因為我想理解我為何跟家人,甚至家族的人不一樣。

而這兩方面漸漸我自修了俄羅斯語,他們的哲學、心理學、精神硬學都非常發達且不斷持續研究探索。

也因此我學到很多,我知道我這輩子就是語憂鬱症相伴了,我這輩子是得想辦法與憂鬱症共處,要不會喪失社會功能與謀生能力甚至脾氣暴躁傷害家人。

回到正題我為何下「我終於拒絕自己在使用人格解離能力,正視自己情緒」這標題?先是去年我得知二姊做事管嬰兒失敗的事情很難過,儘管大我9歲她是我最親最敬愛的姐姐,她遇到的考驗我也替他難過,也不知道能做什麼。

那時我也正是憂鬱症重度復發,但聽到這消息後,我心裡想著能怎麼辦,後來想想也就只有照顧好自己,才能在進一步能幫助我姊,於是那天之後,我開始,儘管我真的一點動力都沒有也整天想著去死,我開始打理生活,試著先接些簡單小案子重新建立自信,以及開始面對我自己我知道自己長年濫用的能力-人格解離,因為我知道,我現在身體出現很多奇怪的恐懼反應,我後來意識到這是我小時候面對家暴的反應。

從小二大約八歲左右到去年我29歲了,濫用這能力整整21年;這也是在某次精神科晤談,已經看了10年的我的精神科醫師,後來開始又對我做很多檢查,才說:「Guenter,其實你不是只有憂鬱症,你還有人格解離症狀,且我判斷你已經無意識至少使用15年以上了」好吧,那就開始看怎麼辦吧!像是說這句話我無意識又開始了,至於我做哪些努力,第一點就是我完全自主脫離社群媒體,FB、IG都不用,也不看電視和網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