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諾貝爾生醫獎-寄生蟲病依舊糾纏人類 | 絲蟲病病媒蚊

相較於傳播迅速且致死率高的病毒和細菌性疾病,世人對久遭忽視之寄生蟲病明顯 ... 俗稱象皮症之淋巴血絲蟲症,目前感染全球120萬餘人,威脅58個國家近1億2千萬 ... 一經篩檢確認,立刻投藥治療,並在全島定期噴灑殺蟲劑,力求撲滅病媒蚊。

Search/搜尋分類選單-文章分類-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1年2010年372期-諾貝爾獎百年紀念專輯(2000年12月號)108期-化學元素週期表(1978年12月號)60期-激素(1974年12月號)2008年2009年封面故事2015年552期-諾貝爾獎特別報導(12月號)文章專區2015-12-012015諾貝爾生醫獎-寄生蟲病依舊糾纏人類552期Author作者施秀惠/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臺灣養殖漁業發展基金會董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學測國文科專案研究員。

諾貝爾生醫獎寄生蟲瘧疾疫苗蚊子病媒蚊運動神經默克今(2015)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貢獻為研發抗寄生蟲藥物,大幅提升人類健康。

相較於傳播迅速且致死率高的病毒和細菌性疾病,世人對久遭忽視之寄生蟲病明顯陌生而無感;而始於1901年的諾貝爾獎,百餘年來亦僅兩度獎勵寄生蟲學成就:1902年羅斯發現瘧蚊傳播瘧疾、1907年拉韋朗發現原生動物瘧原蟲為瘧疾病原。

輿情遂有「看不懂」之質疑:為何如此懷舊復古,獎勵遠離我們已久的寄生蟲治療藥物研究?諾貝爾委員會洞察世事,頌詞開宗明義,振聾發聵:寄生蟲病困擾人類數千年,導致全球嚴重健康問題,尤其影響最貧窮的人群,成為改善健康與福祉之障礙。

獲獎者開發出之新藥物,對最具破壞性的數種寄生蟲病提供革命性治療。

臺灣和三種寄生蟲病間關係不一:瘧疾偶有外來病例,河盲症從未發生,而象皮病確曾荼毒金門地區。

本文側寫諾貝爾獎示眾而不容忽視之三病,尤著重於臺灣前輩寄生蟲學家的貢獻。

 范秉真教授一網打盡班氏血絲蟲俗稱象皮症之淋巴血絲蟲症,目前感染全球120萬餘人,威脅58個國家近1億2千萬人口,其中逾90%係由隸屬圓形動物門之班氏血絲蟲(Wuchereriabancrofti)引發。

成蟲寄生於人體淋巴系統,雌雄異體且為卵胎生,交尾後產出第一期幼蟲(即微絲蟲),蚊子吸食人血時攝入,在蚊體兩度蛻皮發育為感染性第三期幼蟲;再度吸食人血時注入人體,幼蟲移行至淋巴管,蛻皮兩次後發育為成蟲。

阻塞淋巴管,導致水腫、肢體腫脹如象腿、陰囊腫大喪失生育力等長期病變。

臺灣曾遭班氏血絲蟲荼毒,澎湖、金門和馬祖等離島之感染率皆逾10%,根除成就首推范秉真教授。

范教授自民國58年起,積極展開金門地區血絲蟲防治工作。

由於微絲蟲在人體晝伏夜出,夜間始出現於末梢血管,范教授團隊不辭辛勞,實施夜間全民抽血檢驗;一經篩檢確認,立刻投藥治療,並在全島定期噴灑殺蟲劑,力求撲滅病媒蚊。

然而歷時3年卻成效不彰,遂大刀闊斧,仿照霍京醫師前例,在食鹽中加入微量殺蟲藥物海喘散(Diethylcarbamazine),同時全面停售普通食鹽,所有居民無論是否得病,皆食用政府配給之含藥「健康食鹽」。

海喘散包衣食鹽防治計劃成效卓著:自民國63~66年間,大小金門分別施行半年和4個半月後,感染率歸零。

而後連續8年驗血追蹤,皆未發現微絲蟲蹤跡,證實血絲蟲症已在金門地區根除。

范教授榮獲多項獎勵,隨即捐獻獎金於69年設立「范秉真教授寄生蟲學研究論文獎」,激勵年輕學子投身寄生蟲學研究,延續至今。

血絲蟲症常識已藉文創作品普及傳播,醫師作家汪湘琦撰寫之〈無卵頭家〉,76年獲得第一屆聯合文學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隔年改編為電影。

描寫澎湖流行一種怪病,患者陰囊腫大達數十倍,不僅影響外觀更妨礙行動,部分患者忍痛割除,雖能順利跑船成功創業,卻也成為無卵頭家,中斷香火而衍生人倫悲劇。

小說生動描述村民對此病之茫然困惑:「蚊子這麼小的嘴巴,怎能吹出如此巨大的卵袋?」;評審委員雖決議發給首獎,卻仍在評審會議中提問:「真有這種寄生蟲嗎?」展望科普,路漫漫其修遠兮,有待上下而求索。

 默沙東藥廠永久支援河盲症防治河盲症之病原蟠尾絲狀蟲(Onchocercavolvulus)亦為血絲蟲,但傳播者為黑蠅。

微絲蟲在皮下組織移行引起強烈發炎反應,發癢疼痛且可形成纖維性結節,若發生於眼部則可因慢性結膜炎而視力受損,甚至永久失明。

黑蠅生活於人類生活仰賴之河川,此症因此得名。

大村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