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主要神經認知障礙症」? |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對於認知障礙症所提出的認知功能範疇下列何項正確

美國精神醫學會所出版的《DSM-5精神疾病診斷手冊》被精神醫療相關執業人員奉為規臬。

... 診斷手冊中所提出的六項功能分別是:注意力(Complex Attention)、 ... 一項的功能有障礙,都屬於認知障礙症的範疇,擴大腦神經退化疾病的範圍。

至於醫師對於輕度神經認知症及重度神經認知症之間的判斷,會以是否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專欄熟年人生什麼是「主要神經認知障礙症」?收藏瀏覽數10,5312016/06/28·作者/伊佳奇·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怡芬剛從美國回台探望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母親,她平均一年回來四、五次,每一次回來都會來參加支持團體活動,一方面能掌握台灣最新失智症照護資訊及政府資源,並將她母親狀況做一回顧與請教;另一方面,她也會將她在美國所瞭解失智症相關資訊帶來與大家分享。

怡芬提到資料顯示,由於全球失智症人口不斷攀升,2015年全球失智症人口為4680萬人,到了2050年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

美國估計2015年全球花費在失智症的照護成本為8180億美元,到了2018年將突破1兆美元。

她說,美國已經將失智症疾病名稱改為「主要或重度神經認知障礙症」(MajorNeurocognitiveDisorder,MND),但她不瞭解為何要改,及有何影響?所以提出來,希望瞭解背後原因及影響。

我先謝謝她提供這些資訊,接著說,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所公布的《DSM-5精神疾病診斷手冊》中,將過去所稱的失智症(DementiaDiseases)改稱為「主要神經認知障礙症」(MajorNeurocognitiveDisorder,MND),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正名,以減少汙名化,帶給患者及家屬基本的尊重,也能客觀反映病症的情形。

我說明,在亞洲地區,2014年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式提出了將「癡呆症」改名為「認知症」的報告書,日本正式開始改稱為「認知症」。

香港早在2012年改稱「認知障礙症」,社會上一般又稱「腦退化症」。

香港老年痴呆症協會,2012年9月21日改名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台灣過去一如日本、香港,也曾以不雅文字稱這疾病,醫學界在二十多年前至今,已改稱為「失智症」。

美國精神醫學會所出版的《DSM-5精神疾病診斷手冊》被精神醫療相關執業人員奉為規臬。

這本新的診斷手冊認為,「認知障礙症」並非完全等同「失智症(dementia)」,而是擴大失智症的診治到疾病更早期,因此納入該人口、該年齡層記憶常模相差兩個標準差以上顯著記憶障礙的人,即使個案並沒有其他「非記憶力」方面認知領域的障礙,仍被DSM-5歸類到「認知障礙症」。

美國精神醫學會非但將失智症正名為「認知障礙症」,更進一步帶領著醫療界朝早期疾病階段的研究發展,也就是預防。

一方面,代表越早發現與確診,越能經由藥物及生活習慣的改善,避免或延緩走進「認知障礙症」;另一方面,也代表因這一疾病至今尚未有藥物可治癒,醫學界除繼續研發藥物,減少疾病的患者,同時也走向預防的路徑。

在這新的診斷手冊中認為,與以前相較,在六項功能中,至少有一項或一項以上的顯著認知下降(CognitiveDecline),即可由專科醫師進行診斷,所以將範圍向前發展到輕度神經認知症(MildNeurocognitiveDisorder,MildNCD),換言之,承認並包括輕度認知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的概念,並涵蓋其他失智症的類型。

診斷手冊中所提出的六項功能分別是:注意力(ComplexAttention)、執行功能(ExecutiveAbility)、學習和記憶(LearningandMemory)、語言(Language)、感覺與動作整合(perceptualMotor)、社會人際認知(SocialCognitive)。

最大的轉變是:記憶力變差不再是診斷失智症的必要條件,上述這六項之其中一項的功能有障礙,都屬於認知障礙症的範疇,擴大腦神經退化疾病的範圍。

至於醫師對於輕度神經認知症及重度神經認知症之間的判斷,會以是否足以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做為重要依據,所以《DSM-5精神疾病診斷手冊》是幫助我們早期診斷出是否為輕度神經認知症,如果我們能以藥物及非藥物療法生活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