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細胞瘤:星形細胞瘤,英文名:astrocytoma ... | 星形細胞瘤英文

星形細胞瘤,英文名:astrocytoma ,別名:星細胞瘤;astrocytic glioma;astroma。

星形細胞腫瘤是指以星形膠質細胞所組成的腫瘤,是最常見的神經上皮性腫瘤 ...星形細胞瘤星形細胞瘤,英文名:astrocytoma,別名:星細胞瘤;astrocyticglioma;astroma。

星形細胞腫瘤是指以星形膠質細胞所組成的腫瘤,是最常見的神經上皮性腫瘤。

星形細胞瘤相當於Kernohan分級中除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外的Ⅰ級與Ⅱ級,在STAnne-Mayo分級中為1級與2級。

星形細胞瘤為浸潤性生長腫瘤,多數腫瘤切除後有復發可能,且復發後腫瘤可演變成間變性星形細胞瘤或多形性膠母細胞瘤。

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又稱為惡性星形細胞瘤,腫瘤細胞間變程度在星形細胞瘤與多形性膠母細胞瘤之間。

基本信息中文名:星形細胞瘤外文名:astrocytoma就診科室:腫瘤科發病部位:頭部流行病學圖1星形細胞瘤據文獻報導星形細胞腫瘤占顱內腫瘤的13%~26%占膠質瘤21.2%~51.6%,男性多於女性,男性約占60%,有報導男女之比為2∶1。

星形細胞瘤占腦腫瘤的10%~15%多見於25~45歲的成人,平均年齡約37.5歲,無明顯性別差異,腫瘤主要位於大腦半球,以額葉多見(46%),其次為顳葉(31%)、頂葉(15%)位於間腦與枕葉者較少見。

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好發於中年,35~60歲多見,以男性稍多見,男女比為1.22∶1。

病灶多發生於大腦半球,額葉居多占40%,其次為顳葉(35%)頂葉(17%)。

少數腫瘤可見於間腦、視神經、腦幹、小腦及脊髓,位於小腦、間腦及視神經者均少見,發生於小腦者約占小腦星形細胞腫瘤的14.4%,占顱內神經上皮源性腫瘤的0.7%~1.2%。

間腦者不到顱內膠質瘤的0.5%。

視神經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罕見。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占腦神經外胚葉來源腫瘤的2%分前視路型、下丘腦型、小腦型、腦幹型與大腦型,以位於第三腦室附近的前視路型與下丘腦型為最多見。

前視路型腫瘤累及視神經和(或)視交叉,90%發生於20歲以下的青少年,占顱內膠質瘤的1.7%,其中位於眶內的前視路型腫瘤占所有眼眶腫瘤的4%。

30%~40%的神經纖維瘤病1型患者伴發前視路型腫瘤。

小腦型腫瘤約占小腦膠質瘤的80%,兒童多見。

而大腦型腫瘤僅占大腦半球星形細胞瘤的3%,占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10%左右。

大腦型腫瘤好發於中青年,平均年齡在22~26歲,以顳頂葉多見。

病因圖2星形細胞瘤按腫瘤的生物學特性星形細胞腫瘤可分兩大類:一類邊界清楚較少向周圍腦組織浸潤,包括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室管膜下巨細胞性星形細胞瘤與多形性黃色星形細胞瘤,其臨床表現與病情發展均有各自典型特徵,預後較好。

另一類星形細胞腫瘤則無明顯邊界,向周圍腦組織廣泛浸潤,腫瘤細胞呈間變特性,包括星形細胞瘤、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及多形性膠母細胞瘤等。

此類腫瘤病程為進展性,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效果均較差。

發病機制:星形細胞腫瘤可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任何部位,一般成年多見於大腦半球和丘腦底節區,兒童多見於幕下。

有報導幕上占3/4幕下占1/4。

發生在幕上者多見於額葉及顳葉,頂葉次之,枕葉較少見腫瘤可累及兩個以上腦葉。

亦可見於視神經,丘腦和第三腦室旁;幕下者則多位於小腦半球和第四腦室,亦可見於小腦蚓部和腦幹。

1.星形細胞瘤腫瘤主要位於白質內,呈浸潤性生長,實性者無明顯邊界,多數不限於一個腦葉,向外生長可侵及皮質向內可破壞深部結構,亦可經過胼胝體越過中線侵犯對側大腦半球肉眼觀察質地灰紅色或灰白色,質地多較硬,半數左右的腫瘤呈部分囊性變,囊液淡黃透明,蛋白質含量較高,靜置易自凝,稱為Froin征陽性。

有囊性變的腫瘤可稱為“囊在瘤內”。

而位於小腦的星形細胞瘤常為一個大囊,囊壁上有腫瘤結節,囊壁為纖維結締組織及神經膠質纖維構成,因此只切除腫瘤結節即可達到根治腫瘤的目的,此種腫瘤稱之為“瘤在囊內”少數小腦星形細胞瘤為實質性,呈浸潤性生長,無明顯邊界,預後較囊性者差。

根據腫瘤的組織學特點,星形細胞瘤可分為纖維型,原漿型和肥胖型三種亞型:(1)纖維型:最為常見,可見於中樞神經的任何部位及各年齡組病人。

在成人中多見於大腦半球;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較多見於小腦、腦幹與丘腦。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