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防護】除了吃藥、打針,治療足底筋膜炎學會「自我復健 ... | 足底筋膜炎打針

有足底筋膜炎的朋友,除了就醫來短期使用止痛藥外,還有一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可以自己在家進行的伸展與復健運動,都可以幫助疼痛緩解 ...展開首頁文章運科訓練【傷害防護】除了吃藥、打針,治療足底筋膜炎學會「自我復健」是個好選擇【傷害防護】除了吃藥、打針,治療足底筋膜炎學會「自我復健」是個好選擇秒懂家醫科發表於2019/10/2838,781次點閱0人收藏26人給讚給讚收藏分享分享至FacebookLINE(圖片來源:秒懂家醫科)足底筋膜炎是很常見的問題,也是成人足跟疼痛最常見的原因,與體重、久站久走,以及一些活動型態有關。

雖然足底筋膜炎大多會隨著時間而漸漸緩解,但是痛起來仍是十分令人困擾。

 有足底筋膜炎的朋友,除了就醫來短期使用止痛藥外,還有一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可以自己在家進行的伸展與復健運動,都可以幫助疼痛緩解!本篇也特別邀請台南陳昱傑骨科診所院長陳昱傑醫師,為我們提供專業經驗!(圖片來源:秒懂家醫科)足底筋膜炎是非常常見的問題!一輩子中發生的機率大概有十分之一,尤其是40~60歲之間的女性更常見。

足底筋膜是一片厚厚的筋膜,從足跟發出,再分別連接到五支腳掌骨的頭端(metatarsalhead),來支撐縱向的足弓。

足底筋膜炎則是因為過度使用這片筋膜,而造成了退化的情況。

 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炎的情況包括:體重過重(BMI>27kg/m^2)、足底或小腿肌肉過於緊繃、長短腿、高弓足(pescavus)、扁平足(pesplanus)、或是腳踝背曲(dorsiflexion)角度不夠等,另外,過度跑步、需要久站或久走的職業、或是靜態缺乏運動的生活也與足底筋膜炎有關,後面這些危險因子需要自己去改善或避免特定的生活習慣喔。

 足底筋膜炎疼痛的位置,通常在腳跟稍微內前處;另一個痛點可能出現在腳趾根部。

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早上下床時,腳踩到地上、腳跟就很痛。

也就是一段時間不動後,剛開始走動後,腳跟會痛,不過走了一段時間後可能又會好一點。

不過一天的末尾可能又痛起來。

(圖片來源:秒懂家醫科)足底筋膜炎的治療包括幾個面向,如調整活動的型態、藥物止痛、自我復健,以及其他治療。

剛開始時,休息與冰敷都可以減緩疼痛。

注意是否有一些活動會造成疼痛發生或是變嚴重,比方說久站、久走、過度跑步、跳躍/跳舞、搬重物等情況,應該避免這些活動。

不要打赤腳或是只穿拖鞋就在硬質的地面走來走去,改穿可以支撐足弓的運動鞋。

止痛藥物則建議短期使用就好,長期而言幫助不大,而且會有副作用的考量。

自己可以在家裡執行一些復健運動,等一下會再詳述。

另外,使用開櫃上就能買到的足弓支撐墊與足跟保護墊,也可以更有效舒緩疼痛。

其他還有一些治療方式。

貼紮是用富有彈性的「膠帶」來支撐足弓,減少足底筋膜的拉撐、舒緩疼痛。

體外震波是用機械波破壞局部沾黏的組織,促進再生。

有一些研究顯示可以改善足底筋膜炎的疼痛,但是綜合分析顯示並沒有顯著效果,但是因為各研究使用的震波劑量不同,可能需要進一步研究。

注射治療可以打類固醇或是自體血液(platelet-richplasma[PRP]或全血)。

超音波導引注射類固醇可以有效緩解短期疼痛,可是反覆施打可能會造成足底筋膜斷裂,或是脂肪墊萎縮。

有一些研究顯示PRP在施打後可以很快緩解疼痛,但是效果沒有廣泛確認。

施打全血比較便宜簡單,消果可能與PRP類似。

(圖片來源:秒懂家醫科)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在家就可以自己做一些復健動作。

放鬆足底筋膜與小腿肌腱都可以緩解疼痛,前者又比後者更有效,在八周的時間可以減少一半的痛感(後者為五分之一左右)。

 要放鬆足底筋膜,可以先坐在椅子上,把會痛的腳翹在另一邊的腿上。

用同一邊的手、把手指頭扣在痛腳的腳趾根部,並且把腳趾往腳背方向扳,扳到覺得足弓緊緊的。

這時候可以用另一隻手去壓壓看足底筋膜,確認有沒有真的繃緊了。

如此維持10秒鐘再放鬆,重複10次,每天做3次。

也可以用踩網球來替代。

 放鬆小腿肚的方法,可以做「弓箭步」:手抵牆,一腳在前彎曲,另一腳在後、打直,腳掌平貼地面,讓腳掌垂直指向前。

這樣維持2分鐘再放鬆,單側重複3次,前後腳交換再重複3次。

每天也做3次。

(圖片來源:秒懂家醫科)除了前面的放鬆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