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簡介 | 腎臟醫學英文

為提昇台灣透析醫療品質,台灣腎臟醫學會於民國75年由陳萬裕教授、嚴澯鑫教授、及謝博生教授等接受衛生署委託開始建立血液透析院所評鑑制度,民國83年增加 ...>>學會簡介 >>章程 >>理監事及委員會 >>學會歷年大事 >>歷年理事長及秘書長 >>學會會址及聯絡方式 >>學術活動 >>甄審線上報名及考試結果查詢 >>腎臟專科醫師訓練及甄審相關資訊 >>腎臟專科醫師訓練醫院及可訓練受訓醫師員額 >>會議記錄 >>資料下載 >>求人求事 >>醫療政策訊息 >>護理人員繼續教育課程 >>訓練班>>透析護理人員訓練醫院 >>透析護理人員 >>護理人員繼續教育課程積分認定申請規則 >>醫療院所專區>>醫療新知 >>透析醫療資訊 >>透析評量 >>透析軟體 >>Congressandmeetings >>TWESRDRegistry首頁>關於學會>學會簡介      一、成立之背景及宗旨    台灣腎臟醫學會成立之初訂名為『中華民國腎臟醫學會』,八十九年十二月經會員大會正式通過更名為「台灣腎臟醫學會」。

    中華民國腎臟醫學會於民國七十二年八月開始籌備,同年十一月十日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正式成立,學會成立之宗旨為「研究腎臟醫學、提高腎臟醫學水準、促進國內外腎臟醫學之發展與應用,並增進國民之健康」。

  本會成立以前,台灣各醫院腎臟科醫師為了彼此交換臨床經驗心得和研究成果,自民國六十一年開始由台大醫學院陳萬裕教授發起,每月輪流在台大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及三軍總醫院舉行「腎臟病聯合學術討論會」。

當時雖缺乏正式的組織,聯繫不足,研討範圍也較偏狹,但各醫院參與之腎臟學相關醫師極為熱心,討論也相當熱烈。

   經過十年左右,從事腎臟醫學工作之醫師快速增加,為了更進一步聯繫全國醫療及研究機構,以推動腎臟醫學的發展及應用,同時讓年輕醫師多認識腎臟醫學,大家都覺得有成立正式學會之必要。

     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國內各大醫院腎臟科醫師參加在澳洲墨爾本舉行之「第二屆亞太腎臟醫學會」時,目睹亞太地區大部份國家均有正式學會組織,更深切覺得成立「中華民國腎臟醫學會」並加強與國際性腎臟醫學會間的聯繫與交流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於是由台大醫學院陳萬裕教授、榮民總醫院譚柱光教授及三軍總醫院黃漢文教授等結合國內各大醫院從事腎臟醫學工作之醫師於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正式成立『中華民國腎臟醫學會』,並由台大醫學院陳萬裕教授及謝博生教授分別膺任第一屆理事長及秘書長。

       為提昇台灣透析醫療品質,台灣腎臟醫學會於民國75年由陳萬裕教授、嚴澯鑫教授、及謝博生教授等接受衛生署委託開始建立血液透析院所評鑑制度,民國83年增加腹膜透析院所評鑑作業。

民國87年透析院所評量作業改由台灣腎臟醫學會利用學會自有資源進行評量業務,民國95年配合醫策會以病人為中心的模式進行新制透析評量。

台灣腎臟醫學會透析評鑑具悠久歷史,長期以來透過不斷的評鑑,輔導透析院所求進步是臺灣透析品質普遍良好,傲世國際的主要原由。

     為減緩末期腎病人口成長的壓力,學會長期出錢出力配合國民健康局推動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之建置,同時每年舉辦全國串連的大型園遊會,做慢性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努力減緩台灣透析人口成長的壓力。

  二、會員結構及理監事組成層面     台灣腎臟醫學會基本會員之資格為從事腎臟醫學相關工作一年以上或曾發表有關腎臟學論文之醫師;具有學士以上資格,從事腎臟基礎醫學研究工作二年以上者。

    自成立以來,本會會員及業務成長迅速,至今擁有會員約1791人,99.9%皆為醫師,每年新加入之基本會員約有50人左右。

會員參加本會腎臟專科醫師甄試及格並經腎臟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審核通過,即取得腎臟專科醫師資格,每年經腎臟專科醫師甄試審核通過取得台灣腎臟醫學會腎臟專科醫師之人數約50人左右。

    本會理事長及理監事會之產生,依本會章程規定,理監事由會員投票選舉產生,理事長由理事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三年。

目前第十三屆理監事會共有理事21人、監事7人,理事長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教授黃尚志醫師。

  三、委員會業務     本會目前設有十四個委員會為會員服務,各委員會雖獨立運作,定期召開會議,但彼此間之事務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本會固定業務:   每年一次定期召開會員大會,供會員聯繫交流、會務年度報告、研究論文發表以交換研究心得;每年固定三次於北部、中部及南部分別舉辦地方學術討論會,供會員發表臨床病例討論。

    出版兩種季刊雜誌:一為台灣腎臟醫學會雜誌,其前身為"中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