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非做手術不可嗎?保膽取息肉行不行? | 保膽取息肉台大

近年來膽囊息肉的發病率似乎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幾乎我的每次門診都會有至少5-6​個患者拿著B超單子來找我看要不要做手術,也有不少外地的 ...首頁肝膽疾病專家王東膽囊息肉非做手術不可嗎?保膽取息肉行不行?2019-07-04  肝膽疾病專家王東SponsoredLinks近年來膽囊息肉的發病率似乎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幾乎我的每次門診都會有至少5-6個患者拿著B超單子來找我看要不要做手術,也有不少外地的患者不遠千里來到北京,就是想做一次超聲造影檢查來明確膽囊息肉性質。

超聲檢查的普及提高了膽囊息肉檢出率膽囊息肉雖小,但確實給人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惱,那麼膽囊息肉是怎麼引起的呢?膽囊息肉會不會癌變呢?膽囊息肉一定要做手術嗎?一、膽囊息肉的概念膽囊息肉,醫學上又稱之為「膽囊息肉樣病變」,是泛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所有非結石性病變總稱,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

膽囊緊鄰肝臟我們碰到的大多數膽囊息肉是在偶然的B超體檢時才發現的,只有少數人是因為右上腹不適去檢查B超發現的。

一般情況下,單位組織的正常查體中大約有5%的人會檢查出有膽囊息肉,這就是膽囊息肉的大概發病率。

最初體檢發現的膽囊息肉往往為單發,也可以多發,直徑只有2-3mm,隨著時間推移,膽囊息肉會緩慢增大,數量也會從最初的單發變成多發,也有很多人在觀察了很多年後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SponsoredLinks體檢現在是一個產業二、膽囊息肉一定會發生惡變嗎?通過常規B超檢查出來的膽囊息肉只是個籠統稱謂,一般無法鑑別膽囊息肉的具體性質,醫生也要根據息肉的大小、數量、生長速度、形態、血流信號、有無家族腫瘤史、以及其他影像學檢查才能判斷膽囊息肉的大致性質,總體上來講,膽囊息肉發生癌變的幾率其實並不高。

癌細胞插圖按照病理特點,膽囊息肉可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臨床上見到的大多數膽囊息肉屬於以下幾種類型:第一種,膽固醇性息肉,又稱為假性息肉,屬於非腫瘤性息肉。

體檢發現的絕大多數膽囊息肉就是屬於這種類型,常為多發,直徑從2-3mm到10mm以上都有可能,基底細小,可有細長的蒂,這種息肉其實就是膽固醇的結晶體,從理論上講,膽固醇性息肉是不會癌變的,因為其中沒有可以增值的細胞,這下子可以放心了吧!而且大多數膽固醇性息肉的患者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膽囊功能良好,沒有必要採取手術治療。

SponsoredLinks膽固醇第二種,炎症性息肉,也屬於非腫瘤性息肉,是膽囊炎反覆發作過程中形成的局部組織增生,大部分炎症性息肉會合併膽囊結石和慢性膽囊炎,文獻並沒有炎症性息肉癌變的報導,但由於同時合併膽囊結石和膽囊炎,有可能因為反覆發作的症狀而接受手術。

炎症第三種,腺瘤性息肉,又稱為真性息肉,屬於腫瘤性息肉,是真正需要我們注意的膽囊息肉,在膽囊息肉里它才是真正的腫瘤性病變,雖然所占比例一般不超過5%,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時便有演變成為癌腫的可能,這種息肉的直徑越大,癌變機率越高,國內外數據顯示,腺瘤性息肉的癌變機率在20%-38.9%,但從腺瘤到癌變所需的時間尚無定論,因此一旦懷疑腺瘤性息肉應儘早手術治療。

腺瘤性息肉一般為單發,常位於膽囊底或體部,基底寬,內有血流。

SponsoredLinks腺瘤有癌變風險第四種,膽囊腺肌症,又稱腺肌瘤,也屬於非腫瘤性息肉,曾認為膽囊腺肌症有潛在癌變風險,一旦發現即應手術,但其實腺肌症是膽囊上皮和平滑肌的慢性增生性疾病,就像乳腺增生或子宮肌瘤一樣,表現為膽囊壁局限性或瀰漫性增厚,這種病灶罕見發生癌變,一般只在病灶進展速度較快,症狀明顯,或合併其他膽囊疾病時才考慮手術治療。

膽囊炎三、膽囊息肉會引起不適症狀嗎?不少人是因為上腹部或右上腹部不適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膽囊息肉,往往會把症狀歸罪於膽囊息肉,也有不少醫生為了迎合病患的畏癌心理而建議早做手術。

其實,絕大多數膽囊息肉是沒有任何症狀的,應進一步檢查有沒有胃腸道、肝臟或胰腺的疾病,只有少數的上腹部不適或腹痛和膽囊息肉有關,這是由於息肉位於膽囊頸部引起堵塞造成膽汁排泄不暢,或者是同時合併有膽囊結石或膽囊炎才表現出來膽絞痛或膽囊炎的症狀。

SponsoredLinks腹部症狀其實大多數和膽囊息肉無關四、為什麼會得膽固醇性息肉?大多數膽固醇性息肉可能與我國飲食結構和飲食規律發生變化及生活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包括高膽固醇飲食、長期酗酒、過多進食刺激性飲食、飲食規律紊亂、作息不規律等,脂肪肝的病人也更容易得膽固醇息肉,其實這就是由於膽囊功能和膽固醇代謝異常引起的,雖然膽固醇息肉沒有癌變風險,但膽囊息肉的出現具有重要的提示意義,就是我們的生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