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 | 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

A+醫學百科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條目介紹什麼是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有什麼症状,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吃什麼好,如何治療青少年及 ...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腫瘤>>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腫瘤一般是良性腫瘤,惡性較為罕見。

所發生的子宮頸癌均為腺癌,也有較罕見宮頸鱗狀上皮癌。

子宮頸非典型增生轉變成原位癌,在20歲以前也有所見。

目錄1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病因2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症状3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診斷3.1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檢查化驗3.2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鑒別診斷4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併發症5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預防和治療方法5.1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中醫治療5.2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西醫治療6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護理7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吃什麼好?8參看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的病因(一)發病原因青少年及小兒子宮頸癌由加特納管(Gartnerduct)或副中腎管而來。

其病因迄今還在探討中,歸納為青少年發生子宮頸癌的可能因素如下:1.雌激素作用在胚胎時期若母親服用或注射過雌激素,其後代的宮頸腺病發生率增高。

如受某種促癌因子激惹,鱗狀上皮細胞結構異常,0%~5%可轉變成原位癌。

2.宮頸外翻正常子宮頸在解剖學上分為陰道部及宮頸管兩部分。

陰道部位其特徵鱗狀上皮覆蓋,無腺體;宮頸管為柱狀上皮覆蓋,有腺體。

組織學上分為陰道部、移行帶及宮頸管三部分。

移行帶介於陰道部與宮頸管之間,由宮頸內膜間質及腺體組成,上覆鱗狀上皮細胞。

新生兒在體內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頸管柱狀上皮過度增生,並向宮頸外口生長。

出生後母體激素影響消失,陰道酸度改變,陰道部鱗狀上皮沿柱狀上皮伸展覆蓋,稱鱗狀上皮化生。

這種生理性移行帶如受致癌因子激化,最後可導致癌變。

3.性行為宮頸癌的發生與初次性交過早、早婚早育、不潔性行為有密切相關。

有病學研究表明:初次性交年齡在18歲以前,其宮頸癌的患病率比20歲以後者高13.3~25倍。

因為青春期宮頸上皮發育尚未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差,且青春期少女的免疫系統相對未經致敏,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致病。

早婚、婚前性行為、性生活頻繁,助長了包皮垢的致癌作用。

過早分娩使宮頸裂傷、外翻及糜爛的機會增多,因而癌的發病率增高。

此外,宮頸癌患病的危險性直接與性伴侶數成正比。

>10個性伴侶者較≤1個性伴侶者的相對危險性高3倍以上。

性伴侶者>6個且初次性交在15歲以前者,患宮頸癌的危險性上升10倍以上。

4.受母親因素的影響生育年齡的婦女,在懷孕期間服用避孕藥或使用雌激素,其所生的女孩日後發生宮頸腺癌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還同母親的年齡、產次、多胎妊娠、先兆子癇的發生有有關。

5.病毒及其他病原體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皰疹病毒(HSV)Ⅱ型、人類巨細胞病毒(CMV)以及STD感染等,均可導致宮頸癌的發病率升高。

曾經感染過衣原體的婦女容易患子宮頸癌。

病毒感染為性傳播疾病,如果夫妻雙方或一方性生活不潔或性夥伴太多,就有可能使女方感染這些病毒或病原體,母親存在上述感染因素又不注意女兒的性衛生,也可以造成母女之間的交叉感染,日後就可能發生宮頸癌。

以上病原體感染可以降低性器官的免疫功能,從而使子宮頸細胞無法抵抗外來不良因素的侵襲,而易患癌症。

6.其他青少年女性免疫功能低下、吸煙以及配偶性行為和其他行為方面的特點(配偶性伴侶數、患有HPV感染、生殖器尖銳濕疣及丘疹、陰莖癌、前列腺癌或其以前的配偶曾患宮頸癌者),都可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宮頸癌的機會高2倍。

(二)發病機制絕大多數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正常上皮→單純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

少數不經過原位癌階段而直接發生浸潤癌。

大體標本和鏡下結構與成人類似。

1.局部大體觀早期常呈糜爛狀或顆粒狀突起,可見表淺潰瘍,質較硬,觸之易出血。

腫瘤進一步發展,按其生長的方向和外形可分為4型:(1)糜爛型:大體呈糜爛狀或淺潰瘍狀,肉眼可能看不到腫瘤需在顯微鏡方能看見,常易被誤診為宮頸糜爛。

也可呈顆粒樣粗糙不平,質地較硬,觸之易出血,多見於早期浸潤癌。

(2)結節型:腫瘤向表面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