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成長中的創傷? | 心理創傷特徵

每一個人在成長中都曾歷經許多大或小的心靈創傷。

... 這類片斷的畫面與感覺具有易受到創傷有關的刺激物所喚起的特徵,而當被喚起時,因大腦 ...DesignbyWebTech網頁設計如何面對成長中的創傷?首頁心靈小錦囊自助助人如何面對成長中的創傷?情商EQ心理諮商所 陳永龍博士 (2018/08/14)  每一個人在成長中都曾歷經許多大或小的心靈創傷。

絕大多數的傷口會好起來;然而,其中有一小部分的傷口至今仍會隱隱作痛,可從以下的經驗來觀察: 「已任銀行理專的John常想起在大學入學考試中的二次挫敗經驗,面對親友的質疑,讓他無地自容,至今仍覺得沒有什麼是愉快的事情,常被考試的夢靨驚醒」「大四的瑞樺每每經過巷口的學校時,便想起她在小學四、五年級期間被嘲笑、孤立一角落的畫面,令他感覺相當氣憤」「Wendy坐在家,忽然腦中顯現幾年前第一次約會時在車上談心,對方突如其來的親吻,及對她身體的撫摸,讓她驚嚇、一時間難以抵抗。

她感到苦惱,而常喝酒解愁」 成長中的創傷及其反應有哪些?依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指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是個人暴露在死亡或死亡威脅情境、身體嚴重受傷、或性方面的暴力等議題時,產生的相關各種創傷反應(DSM-5,2013)。

人們生活中所經驗到的創傷要比「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所界定的創傷類型更廣泛,若心理上受到嚴重的威脅或的攻擊(例如瑞樺及John的例子),仍可發生手冊中提到的創傷症狀。

成長中創傷常見的例子還包括:受到他人語言與身體上的侵犯、遭遇性別或輩份上的歧視。

創傷後常見的心理症狀有三個部分(DSM-5,2013): 創傷再度體驗:創傷事件不由自主地、不斷在腦中閃現、在夢裡出現,彷彿再度經驗事件(例如Wendy腦中閃過的身體被侵犯的畫面、John的考試夢靨)。

想逃避、情緒麻木:刻意避開創傷事件及相關痛苦議題,甚至有時感到難有正向情緒(例如John覺得沒有什麼是愉快的事情)。

過於警覺:常覺得心理仍受到過去創傷事件威脅,容易生氣、警覺性高,難以入睡及專注(例如瑞樺每經過巷口變得相當防備)。

 創傷後,有時會伴隨著對自己、或周遭他人不信任,甚至出現恐慌、強迫及失憶等症狀。

  為何事隔多年創傷仍影響著我們? 「創傷再度體驗」的發生:創傷事件發生時,大腦為了在短時間內快速地對危機做出反應,會交由掌控情緒的大腦部分(特別是杏仁核)處理訊息。

而平常負責主導思考判斷,知覺處理的皮質並未發揮原有功能,導致記憶的內容僅深刻的停留在令人感到危險的片斷畫面、感覺,而對事件的記憶缺乏時間背景的整體理解。

這類片斷的畫面與感覺具有易受到創傷有關的刺激物所喚起的特徵,而當被喚起時,因大腦無法判斷記憶的時間背景,被誤以為是人體當下又再次地經歷創傷(Brewin,Gregory,Lipton,&Burgess,2010;Brewin,2015;Ehlers,2010)。

心理焦慮的影響:創傷事件發生後,心理不斷擔心或想著它(例如為何創傷會發生在我身上、會不會再發生),而讓自己不斷「開啟」生理自我保護的「戰與逃」(fightorflight)反應機制,促發交感神經系統及壓力賀爾蒙的分泌,迅速啟動肌肉、心肺運作,讓人變得更警戒、清醒。

然而,時間一久,失去能量而感到疲累、無力(Sapolsky,2001)。

潛意識的影響:這些情緒長期被壓抑,但他們並沒有就此消失,而是進入潛意識系統默默地影響我們。

當個人覺得創傷事件仍太恐怖而難以處理,則會以逃避、遺忘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如何面對這些創傷呢? 善待自己(Self-Compassion):人們在心理受創傷之後,容易陷入自責、懊悔的狀態,忽略自我照顧的感受,而造成心理更大的痛苦。

相信您也不希望此一創傷事件的發生,經歷創傷的人多少都會有上述這些心理症狀,您並不孤單(Hoffart,Øktedalen,&Langkaas,2015)。

有效的因應策略:當情緒陷入低落狀態,有些人會透過不利於健康方式抒發壓力(如Wendy的喝酒解愁),不妨嘗試一些新的因應方式:平時放鬆:創傷後仍時常感到需要警覺地對抗外在世界,但過於緊繃而於疲累,因此需學習平常練習養成放鬆的習慣。

不論是喝杯茶(咖啡)、到郊外踏青或運動,都是有利的放鬆方式(Sapolsky,2001)。

辨識情緒線索:若能辨識在某些情境(如瑞樺學校的巷口、遇到挫折時)容易喚起您的創傷情緒,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