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不想上學怎麼辦?解析「拒學」孩子背後的心聲 ... | 國中生拒絕上學

「拒學」或「懼學」現今常常混用,孩子對上學既然「懼」,當然「拒」。

... 拒學達一定天數,就會列為中輟,學校並啟動相關輔導,協助中輟生復學。

... 【投書】當所能控制的只剩下死亡:從心理諮商談兩個國中生自殺事件.中小學教育【投書】不想上學怎麼辦?解析「拒學」孩子背後的心聲作者林仁廷2018-10-15圖片來源:Shutterstock「拒學」或「懼學」現今常常混用,孩子對上學既然「懼」,當然「拒」。

「懼」來自強烈的不安情緒,表現在身心症狀如身體僵硬、呼吸不順、臉色蒼白、頭痛、胃痛等,檢查並無生理病因;或者出現分離焦慮(與父母分開)和適應不良的恐懼(在人際及考試上)。

「拒」則是行為表現,主要為反抗上學、發牢騷、哭訴或發脾氣等現象,孩子通常乖乖待在家裡,極少伴隨反社會行為。

拒學達一定天數,就會列為中輟,學校並啟動相關輔導,協助中輟生復學。

但無論是拒學或中輟,行為只是一種表徵,後面代表著孩子的某些狀況他無法解決,需要進一步理解與協助。

因此,不能把目標僅僅訂在「一定要讓孩子繼續就學」,否則雙方容易衝突、敵對或更挫敗。

我們首先需要理解:「中輟」的理由是多重的。

拒學因素:家庭、學校與個人來自家庭的拒學因素,第一個可能是困難的生活條件。

一個「家」的基本需求,至少要能吃、能穿、能住,如果基本條件都有困難,如居無定所、三餐不繼,當然就不用提上學的事。

不過現在學校都有營養午餐,可提供他們吃食與打包,什麼事會比吃更重要呢?是孩子擔心父母而不願上學。

其次,是照顧者本身失能。

孩子應該要被照顧,然而照顧者本身若不穩定,親子之間就會反過來。

照顧者可能生理狀態差,如老人、殘疾、重病者,孩子只好提早成為「持家者」。

照顧者也可能有心理問題,如酒癮、吸毒,他們自我麻痺,自顧不暇,而菸、酒、毒會殘害健康甚至死亡,孩子在做家事之外恐怕還得監護他們。

最後是依附關係問題,照顧者過於黏附孩子,缺乏成熟人我界線,孩子反過來安撫大人情緒。

這二者可能同時是融合漸進的,如照顧者無法工作、繼而出現生活問題,自我逃避與負面循環,「家庭」失去功能,比較起來「上學」不是急迫的事,拒學很自然的發生。

另外一類拒學因素來自學校。

有些孩子不去學校,是因為那裡讓人有挫敗感,主要因素有三:課業低成就、人際無友伴、個人心理空間被侵犯。

其中以「個人空間被侵犯」最為嚴重,是多數拒學主因。

莫名拒學會引起更多麻煩,而且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因此即使成績不好、孤僻沒朋友,孩子至少可在學校發呆,擁有「個人心理空間」,是他們最後的堡壘。

可是「被侵犯」就不一樣了,私密空間被打擾、被侵入,自我保護的界線沒了,待在學校倍感威脅及巨大壓力,那麼誰每天會往地獄裡去呢?拒學只是剛好而已。

什麼是個人空間被侵犯呢?當「課業低成就」時一天到晚被罵、被打、被羞辱,遭父母師長責備、同學嘲笑;「人際無友伴」時在校刻意被排擠,正常分組或老師指派時被刻意嫌惡,被貼標籤;甚至「被霸凌」遭到同學丟書本、藏鞋子、動手動腳、言語欺凌……孩子想安靜躲起來都不行。

長時間的挫折、嫌惡、被欺負,最終就是寧願拒學、中輟也比在學校好。

我曾遇見某個小四孩子因此寧願跟父親去工地等下班,也不願留在學校。

而且,上述所有的狀況都可能會互相影響,如成績不好於是被貼標籤,遭排擠後發現這個孩子好欺負,最後帶來集體霸凌等等。

最後,還有孩子的個人因素。

很多人會認為孩子不愛上學是因為內向、膽小、被動、消極與害怕等不討喜表現所致,不過這些性格通常不會直接導致拒學,頂多只是孤僻。

孩子性格議題與家庭關係動力有關,如高功能父母卻缺乏情感照顧(如鑰匙兒童)、父母對子女不切實際的高壓期望(孩子乾脆放棄),或反過來過於寵溺缺乏界線(如直昇機父母),都可能導致孩子缺乏成長動力,間接影響在校表現而對學校興趣缺缺。

「如何協助孩子」的思考協助「拒學」絕不可只留在「個人層次」,要孩子拚命適應學校環境,若過於死板只是要他「復學」,那幾乎都會失敗。

孩子是因為學校壓力大且無法解決才要逃離,如果沒有友善的環境,要他回去的理由就不存在。

若只是用「讀書才能找好工作」等傳統說法是毫無說服力,對他來說「未來」太遙遠,而「現在的挫敗」才是真的。

拒學是一種行為表徵,我們可以讓它指引我們去尋找每個學生的關鍵困難,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