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高風險族群,飲食改善與預防的6大關鍵 | 壓力型高血壓

壓力過大. 壓力會使血壓升高,另外一些容易導致壓力的生活型態也容易提升高血壓風險,如超時工作、 ...Skiptocontent三高疾病/心臟/疾病知識高血壓高風險族群,飲食改善與預防的6大關鍵由iHealth·2019-04-03「我都沒有什麼症狀,為什麼醫生說我血壓太高?」相信很多病友第一次發現自己有高血壓都有一樣的疑惑,因為大部分的高血壓都是沒有症狀的,等到有症狀,通常已經有高血壓好幾年了。

沒有症狀就不用治療?根據研究,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因動脈硬化帶來的風險,平均壽命可縮短20年。

未服藥的高血壓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有服藥控制者的21倍、發生腎臟病變的風險是健康者的2倍、發生心臟衰竭的機率是一般人的6倍,另外也比一般人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眼部病變、腦部病變等。

因此高血壓治療的目的,是透過維持血壓正常穩定,預防及降低併發症的發生。

本文重點高血壓定義高風險族群併發症預防方法量血壓方法降血壓藥物高血壓定義為何?高血壓指的是靜止狀態量測血壓時,當收縮壓超過140mmHg,舒張壓超過90mmHg,就達到高血壓標準。

 狀態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理想血壓<120<80高血壓前期120-13980-89高血壓第一期140-15990-99高血壓第二期160-179100-109高血壓第三期180以上110以上2017年11月美國心臟協會在高血壓治療指引中,將高血壓的標準值從140/19下修為超過130/80就認定為高血壓。

指引的主要撰寫者PaulWhelton指出,血壓只要高於130/80,發生心臟併發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

 小知識:高血壓有兩種類型原發性高血壓(EssentialHypertension)有9成以上的病例屬於原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和生活型態有關。

繼發性高血壓(SecondaryHypertension)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約佔總病例的5%,致病原因如懷孕、腎臟疾病、主動脈狹窄、內分泌異常、睡眠呼吸中止症等。

另外,若有服用口服避孕劑、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安非他命等藥物,也可能引發繼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高風險族群遺傳、家族病史遺傳被認為是一個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但是許多研究證實,環境的影響可能比遺傳更重要,因此就算是家族中有高血壓的病史,只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生活中的危險因子,並不一定會罹患高血壓。

鹽份攝取過量吃太鹹的確是個重要的危險因子,只要在飲食中減少鹽分的攝取,4週內就能降低血壓。

但也不應貿然以低鈉鹽取代一般食鹽,因為低鈉鹽是將食鹽中的氯化鈉改以氯化鉀取代,由於含鉀量較高,不適合腎臟疾病或是高血鉀的人食用,若要改用低鈉鹽,最好先諮詢過醫師的意見。

體重過重根據統計,體重和血壓有正相關,體重越重,血壓越高。

缺乏運動研究證實運動可以降血壓,常運動的人血壓比較低。

壓力過大壓力會使血壓升高,另外一些容易導致壓力的生活型態也容易提升高血壓風險,如超時工作、長期在高噪音的環境下工作、生活在較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等。

吸菸、飲酒過量香煙中的尼古丁會造成末梢血管收縮、提高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指出,吸菸者比非吸煙者多出15%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戒菸後則可降低到8%。

長期飲酒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高血壓病人若飲酒過量也會造成血壓控制困難。

 高血壓症狀根據衛福部的調查,台灣18歲以上的民眾,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

由於大部分的高血壓是沒有症狀的,因此要用症狀來判斷是否有高血壓並不容易。

若出現高血壓的症狀時,通常是已經影響到某些器官。

腦神經症狀頭暈、頭痛、耳鳴、肩頸痠痛、視力減退心臟症狀通常已經有一段時間的病史,如心悸、呼吸短促、胸悶腎臟症狀高血壓和腎臟病經常同時發生,腎臟病有可能引起高血壓,高血壓也有可能使腎功能受損。

症狀有噁心、嘔吐、水腫、呼吸喘等。

高血壓併發症就像許多慢性病一樣,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但若血壓控制不良,引起的併發症卻是相當棘手。

中風(腦中風):高血壓患者若未服藥控制,發生腦中風的機率可高出21倍。

血管病變:頸動脈粥狀硬化、間歇性跛行眼部病變:視網膜病變、眼底出血心臟相關病變: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腎臟病變:長期高血壓會使腎臟血管硬化,導致腎功能受損、腎衰竭 預防高血壓定期量血壓定期量血壓可以及時發現血壓狀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