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囊腫大原因多…… 陰囊積水最常見 | 陰嚢水腫癌

>>上一頁陰囊腫大原因多……陰囊積水最常見   泌尿科梁景堯主任  陰囊是男性生殖器官很重要的一部份,負責保護睪丸,因此也被稱為「寶貝袋」或是「子孫堂」。

正常情況下,陰囊皮膚會隨著外界溫度自動伸縮,但若是它的體積變化很大或左右兩側大小差很多,就要注意了!案例一一位兩歲小男孩的媽媽幫他洗澡時,發現左側陰囊比平時大很多,小男孩似乎很不舒服,不肯讓媽媽詳細觀察。

第二天早上想帶他到醫院檢查時,卻發現兩側又恢復對稱了!一連好幾天,小男孩的陰囊時大時小,家人擔心不已,最後到泌尿科檢查。

醫師以手電筒照射陰囊時左側通體發亮,有如燈籠一般,因此診斷為「連通性陰囊積水」。

案例二六十七歲的老先生因尿流細小前來就診,醫師發現除了前列腺肥大之外,他的右側陰囊腫到比拳頭還大,像一個裝滿水的汽球。

原來他的陰囊幾年前就開始右側腫大,但因為不痛不癢,老先生置之不理,甚至走路都變得一拐一拐也不在乎。

醫師診斷為「封閉性陰囊積水」,建議手術根治,但老先生不願開刀,只好先用針筒抽除約300cc的積水。

過了半年,陰囊又腫成拳頭般大,這次總算手術解決了問題。

特殊保護袋構造精密陰囊看似平凡無奇,但由於負著保護睪丸的任務,它可是非常的精密。

睪丸對溫度很敏感,非常怕熱,若是長期維持和體溫一樣(攝氏37度左右),不但影響製造精蟲,還會增加罹患睪丸癌的機會。

因此陰囊皮膚能自動伸縮,表面滿佈著皺折以增加散熱面積,天氣熱時更會變薄、伸長,讓睪丸「清涼一夏」。

陰囊平時左右就不對稱,睪丸會一邊高一邊低(通常左側會高一點,讀者不妨觀察看看),這是造物者的巧妙安排,讓男性行動時兩個蛋蛋不會一直互相碰撞。

在陰囊裡有兩個獨立的房間,所以左右兩個睪丸是井水不犯河水;即使其中一側發生積水或疝氣,也不會蔓延到對側。

積水從何而來男性的睪丸在胎兒時期位於腹腔內,再慢慢下降入陰囊,它所走的路線稱為「腹股溝管」。

大部份的男嬰出生時腹股溝管已自動封閉,有些人則是在六個月以內封閉。

如果腹股溝管仍一直維持暢通,腹腔內的水會進入陰囊而成為陰囊積水,但因為管道仍和腹腔相通,所以往往平躺休息後水份又回到腹腔,這類患者為連通性陰囊積水,通常一兩歲以內就發現。

有時候腹股溝管口徑較大,不只是水份能通過,連腹腔內的腸子或網膜也進入腹股溝管,就成了疝氣(脫腸)。

若是腹股溝管延遲封閉,使得積水一併封閉在陰囊中無法回到腹腔,就形成「封閉性陰囊積水」。

睪丸外圍有許多層保護的構造,其中一層稱為鞘膜,實際上是延伸自腹膜,陰囊積水就是包在這鞘膜中。

如果我們把其中的積水抽掉,由於鞘膜長期包著水份早已適應,一旦沒有了水,它也會分泌水份使陰囊再度充滿水,所以抽水只能有暫時的效果。

治療方法正因為陰囊積水有連通與封閉之分,治療方法也就不同,目前而言兩者都需手術才能根治,而手術方法都不麻煩,手術當天或翌日即可出院正常活動。

連通性陰囊積水的手術方式和腹股溝疝氣相似,重點在找出腹股溝管並加以封閉,同時也要找出鞘膜,將它開個大洞,好讓水份無法累積。

封閉性陰囊積水雖然可用針筒將水抽掉,卻大多在3-6個月後回復原來的大小。

有許多醫師研究如何使水份抽掉以後不再累積,但仍未成功。

手術的方式是在陰囊開進去,找到鞘膜,將它盡可能剝除,或至少開個大洞,同樣讓水份無法累積。

結語陰囊積水是造成陰囊腫大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小朋友通常為連通性,水量會時大時小,而且皮膚較薄,家長只要用手電筒貼住陰囊底部一照,看看會不會變成小燈籠即可初步診斷。

連通性陰囊積水可以和腹股溝疝氣同時存在,也可能漸漸發展成疝氣,所以最好趕緊手術;封閉性陰囊積水較常見於中老年人,逐漸增大的陰囊會妨礙行動,也應盡快治療。

作者:梁景堯醫師現任:郭綜合醫院外科部主任郭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經歷:成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成大醫學院泌尿學科臨床講師台灣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專科醫師郭綜合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