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的惡客-漫談腦瘤 | 腦幹腫瘤存活率

這些是後顱窩腫瘤壓迫舌咽神經(第十一腦神經)以及腦幹所引起的症狀。

... 瘤患者同時接受放射治療與temozolomide治療,則患者的存活時間與兩年存活率均較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網站導覽回首頁高榮首頁小中大語音服務視覺輔助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全文檢索關鍵字Search進階搜尋醫師介紹成員介紹護理團隊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中樞神經腫瘤顱內動脈瘤頭部外傷三叉神經痛手多汗症脊椎外傷脊髓損傷頸椎腰椎退化性病變水腦症高榮外科部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台灣顱底外科醫學會台灣立體定位功能性神經外科及放射手術學會台灣神經血管外科與介入治療醫學會台灣神經腫瘤學學會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台灣脊椎微創醫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主橫幅樣式設定:::衛教園地回首頁衛教園地顱內的惡客-漫談腦瘤漫談腦瘤神經外科廖維專醫師腦瘤應該稱為顱內腫瘤,泛指長在顱骨腔內的瘤,不管是良性的或惡性的。

腦瘤有的是由腦組織發生的,也有是由腦膜或其他顱內組織發生的,當然也包括從腦以外的如乳癌、肺癌、腎癌、胃腸癌等轉移來的惡性癌。

最常見的原發性腦瘤,是由腦細胞發生的神經膠細胞瘤,占所有腦瘤的一半以上,其次為腦膜長出的腦膜瘤,由腦下腺發生的腦下腺瘤、由神經膜長出的神經鞘瘤等等。

很不幸的,腦瘤中占有一半以上的神經膠細胞瘤,卻幾乎都是惡性的,尤其像成人好發的神經膠母細胞瘤以及小孩的髓芽細胞瘤,其惡性度特別高。

當有下列的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1)視力逐漸模糊,視野逐漸狹窄:這是因為腦瘤造成腦壓增高,壓迫視神經,引致視力模糊,看東西迷濛而不真實。

至於視野的缺損,則多在兩側,好像有布簾遮住般。

(2)眼睛外觀變形:包括眼皮下垂﹑眼球外突﹑眼睛無法往外看等,這是因為負責眼球運動的腦神經受損,問題在腦部而不在眼睛。

(3)單側聽力變差﹕先是平衡及聽神經(第八腦神經)受壓,有陣發性的耳鳴﹑聽力逐漸變差﹑有可能伴隨著同側臉麻﹐接著腦幹處負責顏面感覺的三叉神經(第五腦神經)以及負責吞嚥的舌咽神經(第十一腦神經)受壓迫﹐造成吞嚥困難﹑步態不穩﹑甚至視力模糊﹐這是典型聽神經瘤引起的症狀。

(4)吞嚥困難以及步態不穩﹕吞嚥食物(尤其是流質)時常會嗆到,聲音沙啞,無法大聲。

下肢緊繃,無法大步邁開,容易摔倒。

這些是後顱窩腫瘤壓迫舌咽神經(第十一腦神經)以及腦幹所引起的症狀。

(5)單側肢體麻木或者無力﹕類似中風的症狀,但不及中風來得急遽,而是漸進性的。

這是因腦中負責運動功能的錐體束系統,受到壓迫所造成。

(6)人格的改變﹕大腦的額葉或者顳葉受到侵犯時,會有記憶明顯變差、情緒失控、行為舉止錯亂、答非所問等異常的症狀。

(7)荷爾蒙的異常﹕年輕婦女無故停經及乳汁過度分泌﹔手腳、鼻子、下巴慢慢變大,鞋子逐漸穿不下﹔月亮臉、水牛肩、身軀肥大、四肢瘦小,這些都有可能是腦下垂體腺瘤不正常的分泌荷爾蒙所致。

(1)癲癇的發作︰也有部分腦瘤是以癲癇形態表現,嘴角抽搐、手腳痙攣、然後全身性發作。

治療:腦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外科手術切除。

現今由於麻醉的進步、對顯微解剖的瞭解、顯微鏡的日新月異、顯微手術不斷的突破、手術中神經功能偵測器的改良、甚至手術中導航系統的輔助等,都朝向徹底移除腫瘤而減少神經缺損的目標邁進。

至於極深部、浸潤性、或者手術後殘餘的病灶,必要時以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加強或輔助之。

有些腦瘤長在極重要或險要部位(如腦幹部位)或包圍極重要之血管神經,而無法或不宜完全摘除,這時就要以放射線電療來幫助或配合化學藥物的治療,惟至目前,其療效有限。

對於小於三公分長在極重要或險要部位的腦瘤,可考慮使用X光刀或伽瑪刀照射治療,其原理乃集中放射線照射腦瘤,使瘤細胞變性死亡。

目前已證實對某些腦瘤確有療效,如轉移性腦瘤、腦下垂體瘤、聽神經瘤等。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於今年三月十日發表惡性腦瘤與口服化療藥物temozolomide治療相關的研究報告,是由歐洲癌症研究與治療組織的腦瘤與化療團隊及加拿大癌症研究中心的臨床試驗團隊的研究人員所共同發表,這項第三期、跨國合作的臨床試驗計畫發現:若惡性腦瘤患者同時接受放射治療與temozolomide治療,則患者的存活時間與兩年存活率均較只接受放射治療患者的表現更佳(分別為14.6月比12.1月及26.5%比10.4%)。

由於輔以temozolomide的治療成效已逐漸受到不同臨床試驗的證實,同時為了能嘉惠更多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