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離型疾患 | 解離現象

但因解離型疾患很容易被誤診為鬼附現象,故我們從廣義的「精神疾病」觀點,將它併入討論。

解離(Dissociation)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的人格被分開。

一個整合 ...文/蔡茂堂  依照早期精神醫學對人粗略的分法,可將人分成3類:正常人即是他的思想、情感、意識、行為在大多數人可接受的範圍;精神官能症患者,即是具有對他干擾很大的心裡症狀(如心情緊張,睡不著覺……等)的人。

但他尚能維持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的功能(如,母親能扮演好母親的角色等),並且對此症狀有病感識(Insight),願意主動尋求醫師協助;精神病患則是他的心裡困擾以明顯的干擾到他的日常生活角色功能的運作,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有病了。

  解離型疾患(Dissociativedisorder)是精神官能症的一種。

所以按照精神醫學的分法,它不應該歸為在鬼附與精神病的主題當中。

但因解離型疾患很容易被誤診為鬼附現象,故我們從廣義的「精神疾病」觀點,將它併入討論。

  解離(Dissociation)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的人格被分開。

一個整合的人即是將他的過去記憶、現在身份、知覺與運動功能皆統整得很好。

解離型疾患發病時的特點是,對過去記憶、現在身份、知覺與運動功能整合作用部分或完全喪失。

  這類疾患通常是心因性,亦即它發作的時刻與創傷事件(traumaticevent)、無解難題或人際困擾有關,而且病患常用這類症狀來解決他的創傷、困難或人際困擾,以為他帶來原發性利益(難題因疾病緣故,有某種程度的改善)或次發性利益(因疾病帶來相關的好處或所謂副作用)。

這類疾患發病型態也可很清楚地找到精神動力學的象徵意義。

  例如,有對即將論及婚嫁的情侶,某日相約在咖啡屋見面,湊巧女友提前至咖啡屋,猛然撞見她的男朋友和另一位穿著入時女孩同坐喝咖啡而且狀極親熱,女友怒火中燒,急忙趕向前去想給男友顏色瞧瞧,也讓那位女孩認識這個男生的真面目。

當他正提起手來揮之將去時,發現她的手突然不動,男友見狀趕忙送去急診,但醫生卻查不出什麼毛病來,這種情形即是叫「解離」。

這位女友她的解離症狀是右手不動,即右手所有的運動功能皆不見了,但是又查不出糖尿病或中風等現象。

  上述的例子,從精神動力學的觀點來看是很有意思的。

這位女友見到男友和另一個女孩約會時,心中受到很大的創傷──被傷害,對男友的感覺也很「矛盾」(一方面很愛他,即將和他結婚,另一方面也很恨他)對自己反應感到很矛盾,不知道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做出恰當的反應,所以在她沒有辦法用言語思想來解決這個艱難,就用上解離,一解離問題也解決了,這就是典型地以解離症狀來獲得原發性利益的例子。

這位男友若因此對女友產生罪惡感而想以百依百順來彌補她,則是這位女友因疾病得到次發性利益。

所有疾病皆有其次發性利益,尤其在解離型疾患更是如此。

另外在戰爭期間很著名的例子是,有些士兵扣扳機的手指容易麻痺(稱為battleneurosis),亦可為士兵帶來豐厚次發性利益(以傷兵身份遣送回後方)。

解離型疾患的分類心因性失憶症(PsychogenicAmnesia)是指患者對新近重大事件(如創傷、喪親)因震撼過大不堪回首而產生部分性選擇性遺忘,或暫時性(通常1至2天)將記憶解離,使其不出現在意識中。

喪失記憶的部分通常以事件為起點,稱為前行性失憶(AnterogradeAmnesia)這與因車禍而喪失記憶的不同在於,心因性失憶症常是對同段時間內的記憶,有選擇性的遺忘,而且可藉催眠恢復。

  心因性遊走(Psychogenicfugue),是患者忘了我是誰,而後到他處旅行,並可能以另一人格狀態而生活下來。

有點類似雙重人格,只是另一個人格消失了。

偶而因喚起過去記憶的刺激物出現(如遇到同時代的老鄉)而恢復過往的記憶,並對這種現象感到吃驚。

  心因性木僵症(Psychogenicstupor)的解離情況則是將與人有關特點完全解離,而像一個植物人幾乎無法對外界刺激有反應或作出動作,所以需強制灌食或倒尿才能存活。

另外有3種疾病,如憂鬱、緊張型、精神分裂症及彌留前的半昏迷狀態也很容易造成類似心因性木僵症的情況,需小心分辨。

  恍惚或附身狀態(TranceorPossessionstate)是以暫時喪失個人人格,且對外界之認知或感覺縮小(如乩童起乩,不怕刀劍割傷),不易對外界溝通,並伴隨有反覆性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