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 | 白喉後遺症

白喉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白喉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咽、喉等處粘膜充血、腫脹並有灰白色偽膜形成為突出臨床特徵,嚴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與末梢神經麻痹。

白喉屬中醫學溫病範疇。

目錄1基本信息2基本概述3病原體4病理病因4.1現代醫學病理4.2中醫病因病機分析4.3流行病學4.4病理變化5臨床表現5.11.咽白喉5.22.喉白喉5.33.鼻白喉5.44.其他部位白喉5.55.併發症6臨床診斷6.1基本方法6.2診斷標準7治療方法7.1現代醫學療法7.2中醫藥治療 8預防保健8.1控制傳染源8.2切斷傳播途徑8.3提高機體免疫力9併發症10兒童白喉10.1白喉傳染方式11中醫12參看13健康問答網關於白喉的相關提問基本信息疾病名稱:白喉英文名:diphtheria所屬部位:全身就診科室:傳染科耳鼻喉科症状體征:發熱、心律失常、紫紺、噁心與嘔吐  基本概述白喉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咽、喉等處粘膜充血、腫脹並有灰白色偽膜形成為突出白喉臨床特徵,嚴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與末梢神經麻痹。

白喉屬中醫學溫病範疇,中醫文獻中的「喉痹」、「喉風」、「鎖喉風」、「白蟻瘡」、「白纏喉」、「白喉風」等包括本病。

由於細菌產生的外毒素所致全身中毒症状,嚴重者可並發心肌炎和末梢神經麻痹。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四季均可發病,以秋季冬季較多。

我國廣泛推行白喉類毒素接種,發病率、死亡率顯著降低。

現僅在未進行免疫接種或免疫不完全的人群中偶然散發。

白喉桿菌所產生的外毒素為致病的主要因素。

該病臨床特徵為咽痛,咽、喉、鼻等處假膜形成及發熱、乏力、噁心、嘔吐等中毒症状;假膜範圍大時,頜下淋巴結及頸部軟組織腫脹致頸部呈牛頸狀;嚴重者可引起心肌炎和周圍神經麻痹等。

急性期病人應臥床休息、對症治療及隔離;早期、足量應用抗毒素治療有特效;抗菌藥殺滅或抑制細菌生長,可阻止毒素的產生。

該病的傳染源是病人和帶菌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染,亦可經玩具、衣服、用具等間接傳播。

發病以冬春季節為多見,人群對該病普遍易感,而兒童易感性最高。

該病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尤多見於溫帶地區,不少先進國家及地區已基本控制了該病的發生,中國尚有散發病例。

對易感者預防接種白喉類毒素是控制白喉的根本措施;及時隔離和積極治療患者、集體兒童機構內的接觸者留觀7天並作咽拭子培養等,可避免疾病的蔓延。

  病原體白喉桿菌或稱白喉狀桿菌,革蘭染色陽性,長約3~4μm,寬0.5~1μm,無芽胞、莢膜和鞭毛。

菌體直立微彎曲,一端或兩端膨大呈鼓槌狀,塗片上常呈V、L、Y字形排列。

用特殊染色,如奈瑟(Neisser)染白喉桿菌色,菌體著色不勻,有蘭黑的異染顆粒。

白喉桿菌在血清培養基或雞血培養基上生長良好。

在亞碲酸鉀的培養基上菌落呈黑色或灰黑色扁平圓型隆起。

按其菌落的形態差異及生化反應特性,將該菌分為重型、輕型及中間型。

三型均能產生外毒素,一般認為重型和中間型引起的病情重,發生神經麻痹者較多,且病死率高。

但近年報導輕型菌引起的重症患者不比重型菌引起的少。

白喉桿菌只有感染了攜帶產毒基因的噬菌體,才具有合成毒素的能力。

細菌的產毒能力由噬菌體基因控制,侵襲能力則由細菌基因控制。

白喉外毒素具有很強的抗原性,但不夠穩定。

該菌對乾燥、寒冷及陽光低抗力較其他非芽胞菌要強,在乾燥假膜內存活2個月,在水和牛奶中可活數周;隨塵埃播散,若暴露於直射陽光下經數小時才被殺死;但對熱及化學消毒劑敏感,56℃10分鐘;在0.1%升汞、5%石炭酸和3~5%的來蘇兒溶液中,均能迅速被殺滅。

  病理病因現代醫學病理白喉桿菌侵襲上呼吸道粘膜後,在表皮上皮細胞內增殖。

麻疹、猩紅熱、百日咳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對本白喉病感受性增強。

白喉桿菌外毒素為主要致病因素,由外毒素對粘膜的損害,導致纖維蛋白、壞死細胞及白細胞、細菌凝結而形成偽膜。

偽膜可見於鼻、咽、喉、結膜、耳、外陰、皮膚破損處等部位。

外毒素吸收可引起寒熱,頭身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可並發休克、心肌炎、神經麻痹、中毒性腎病、支氣管肺炎以及肝臟、腎上腺皮質等臟器損害。

  中醫病因病機分析白喉病屬溫病範疇,中醫學文獻中的「喉痹」、「喉風」、「鎖喉風」、「白蟻瘡」、「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