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鼠蹊部不見陽光竟出現皮膚惡癌 | 鼠蹊部膿包

柯偉立表示,病患因香港腳惡化後,使得腳趾縫的皮膚出現破損,讓細菌有可乘之機,侵入傷口造成蜂窩性組織炎,且右鼠蹊部淋巴結已腫大疼痛,顯示細菌已侵犯 ...皮膚科-鼠蹊部不見陽光竟出現皮膚惡癌-澄清醫院CHENGCHINGHOSPITAL輕忽香港腳竟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發佈日期:2021/01/22<自由時報>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輕忽香港腳 竟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不要輕忽香港腳,一不小心恐有致命風險! 一位45歲的建築工人,因工作關係經常穿著短統膠鞋,即使膠鞋進了髒水也忍受,卻在右腳趾縫間出現白色的皮膚裂縫,以為是泡水造成皮膚發白,最後變成疼痛紅腫,因此求診。

澄清醫院主任柯偉立診斷發現,患者長期罹患香港腳,卻未好好治療,加上天氣炎熱與腳部衛生不佳,導致香港腳惡化,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罹患香港腳若輕忽,恐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危及生命 柯偉立表示,病患因香港腳惡化後,使得腳趾縫的皮膚出現破損,讓細菌有可乘之機,侵入傷口造成蜂窩性組織炎,且右鼠蹊部淋巴結已腫大疼痛,顯示細菌已侵犯至淋巴組織,這樣的蜂窩性組織炎如果延誤就醫,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蜂窩性組織炎是皮膚傷口受到細菌感染,細菌侵犯到皮膚皮下脂肪層造成發炎,因皮下脂肪排列方式像蜂窩,所以又稱為蜂窩性組織炎。

所幸該病患在接受醫師給予抗生素治療後,蜂窩性組織炎順利治癒,其嚴重足癬也在口服抗黴菌藥物數週後而有明顯改善。

 柯偉立指出,台灣氣候高溫濕熱,黴菌無所不在,很多人都有香港腳的經驗,常見症狀除了癢、足部脫皮、生出小水泡,由於皮屑會掉到沙發、床鋪或洗澡間,很容易感染給家人。

而感染香港腳的人即使治好了,也很容易復發,因為很容易再從環境中感染到黴菌,這也是香港腳被認為較頑強的原因,必須耐心接受藥物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香港腳出現小傷口,不處理而任其惡化,很可能引起其他細菌感染而造成嚴重蜂窩性組織炎。

 柯偉立提醒,尤其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力不是很好,若有香港腳卻未治療,常因此併發蜂窩性組織炎,不可不慎。

 媒體報導: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中廣電台、華人健康網、中華日報、健康2.0、人間福報、元氣網、YAHOO奇摩新聞、HiNet生活誌、PChome新聞、新浪新聞、六度新聞BACK簡介團隊介紹服務內容最新消息影音資訊資料處理中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