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食物中毒案例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獨家】北市近3年最嚴重食物中毒事件幕後

北市中山國小附幼食物中毒事件中,最年幼的孩子僅3歲,卻因上吐下洩而 ... 為諾羅病毒和一般腸胃炎,也有自行在家吃藥休息卻拉肚子長達3~5天的案例。

NewsTVHOME食新聞食事追蹤食事追蹤內文回列表【獨家】北市近3年最嚴重食物中毒事件幕後:4大缺失釀成幼兒園食安黑洞!2020/06/200不愛149047800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北市中山國小附設幼稚園在2020年3月24日起發生因食用校園餐食後集體身體不適,至少有80名師生(74位學生、6位老師)上吐下洩,其中3位學生檢出沙門氏菌感染,是台北市近3年最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

家長控訴事發後近3個月期間,被台北市政府、中山國小、點心廠商互踢皮球,從中《食力》發現有4大缺失,建構出幼兒園不被重視的食安黑洞。

採訪=林玉婷、黃欣培撰文=林玉婷「出門前他說肚子痛,我還以為是耍賴不想上課,沒想到卻開始上吐下洩、熱筋攣,差一點變敗血症,我還以為我孩子要沒了......。

」回想起近3個月前的那一天,台北市中山國小附設幼兒園(簡稱中山附幼)家長還心有餘悸,她的一雙年僅3、4歲的兒女,在2020年3月24日吃了校方點心供應商提供的餐食後,隔日雙雙送進馬偕醫院急診室,住院最終確診為「沙門氏菌感染」。

北市中山國小附幼食物中毒事件中,最年幼的孩子僅3歲,卻因上吐下洩而急診2次、住院5天。

(圖片來源:家長提供)沙門氏桿菌在全球各國都是重要的食品中毒病源菌,嚴重者可能致死,患者容易成為帶原者,復原後仍會由排泄物中排出沙門氏桿菌。

(圖片來源:家長提供)80名師生食物中毒,家長卻花了近3個月追真相這是中山附幼食物中毒事件中較為嚴重的一例,整起事件盤點到2020年6月19日,共有80名師生(74位學生、6位老師)集體身體不適、3位學生檢出沙門氏菌感染,但據了解,規模不僅如此,因事發當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之時,多數學生僅到地方診所就醫,未做進一步檢驗、多被診斷為諾羅病毒和一般腸胃炎,也有自行在家吃藥休息卻拉肚子長達3~5天的案例。

這是台北市近3年來最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影響範圍如此廣,為何中山國小第一時間沒有做「疑似食品中毒」的通報?4月11日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簡稱北市教育局)還發新聞稿說「排除為食物中毒事件」,直到5月26日,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簡稱北市衛生局)才召開專家會議判定為食物中毒事件,並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裁罰廠商「麥香雅企業有限公司(簡稱麥香雅)」6萬元?6月19日校方才連同廠商召開理賠說明會?家長非常憤怒,認為近3個月來被台北市政府、中山國小、點心廠商互踢皮球。

《食力》從中抽絲剝繭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發現有4大缺失建構出幼兒園不被重視的食安黑洞。

中山國小於2020年6月19日召開理賠說明會,(左至右)北市教育局學前科科長吳青娟、校長陳冠英、新光保險理賠公証人、麥香雅老闆許姓負責人出席。

許姓負責人語帶哽咽、向家長兩次鞠躬道歉。

(圖片來源:家長提供)缺失1:幼兒園點心招標管理有漏洞!得標廠商竟向無牌攤商採購此次事件肇因於3月24日,中山附幼的點心供應廠商「麥香雅」,因當日校廚請假,所以代為採購早餐「海苔壽司、光泉鮮豆漿」、午餐「必勝客PIZZA、比菲多」、午點「千層蛋糕、光泉鮮乳」供餐。

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陳怡婷表示,依照正常的校園午餐供餐流程,廠商都應該跟合格登記的食材供應商採購,且要有備案的合格採購名單,當製備設備臨時出問題或食材供應不足時,仍可供應安全無虞的餐食。

但根據衛生局調查肇因,排除了當日午餐和午點後,因為早餐壽司是業者自行跟市場攤商採購,只留有一個電話號碼,事發後衛生局因為要調驗檢體,卻因為攤商未再擺攤而無法追溯。

本業為麵包店的麥香雅,參與「幼兒園西點類點心及飲品採購」標案、並成為中山附幼供應商長達11年,在6月19日中山國小召開的理賠說明會上,許姓負責人表示他不是團膳公司,「以前供應點心蛋糕就可以,但是現在小孩飲食選擇多,變成要供應100多種產品,自己做不來所以需要去採購,這次事發之後會開始選擇合格登記的供應商」。

而中山國小校長陳冠英在會上也才表示,「幼兒園餐食原本沒有列入小學午餐委員會管理,現在開始會納入管理規範。

」中山附幼不是個案,而是全台幼兒園供應點心的特殊問題,點心廠商招標規格未如國中小學校午餐招標嚴格,若校方未嚴加管理,有可能就會發生中山附幼簽約供應商未能自行供應把關餐食,對於外購餐點也未慎選來源,造成嚴重食物中毒的憾事。

缺失2:中山國小管理鬆散!未做食物中毒通報、沒有處理SOP依據「台北



2. 食品中毒事件背後最大的兇手:微生物汙染

食品中毒事件背後最大的兇手:微生物汙染 · 1. 腸炎弧菌. 腸炎弧菌是一種微嗜鹽性的革蘭氏陰性菌,在台灣和日本每年發生的食物中毒案例中,經常是造成中毒的 ...   繁體中文(TraditionalChinese)  English繁體中文(TraditionalChinese)簡體中文(SimplifiedChinese)關於日澤  產品中心  產業應用  新聞中心服務支援  聯絡我們關於日澤AboutNIZAWA公司介紹社會責任人才招募產品中心Productcenter產品中心品牌中心服務支援Support售後服務常見問題資料下載產業應用Industrialapplication自來水業電子產業生活汙水工業汙水食品產業藥妝產業生技製藥關於日澤公司介紹社會責任人才招募產品中心產品中心品牌中心產業應用自來水業電子產業生活汙水工業汙水食品產業藥妝產業生技製藥新聞中心服務支援售後服務常見問題資料下載聯絡我們首頁  >  新聞中心  >  食品中毒事件背後最大的兇手:微生物汙染  2020.10.08食品中毒事件背後最大的兇手:微生物汙染sharethisposts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重要性不管在台灣還是國際上,微生物導致的食品中毒事件層出不窮,這不只造成經濟損失,也危害到人體安全,更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

在近年來台灣發生的重大食安事件,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食品中毒案件統計,整理出以下三大重點。

一、食品中毒案件病因物質案件數二、民國70年-108年食品中毒案件原因食品三、民國70年-108年食品中毒案件攝食場所由統計數據可以看到,台灣食物中毒案件以微生物菌汙染為主要原因。

亞熱帶氣候的台灣,因為天氣溫暖潮濕,容易造成食品微生物孳生。

5-9月是台灣氣溫較高的季節,更增加了食物中毒的發生率。

經衛福部食藥署的統計,去年就有高達6935人通報食物中毒,創下23年來新高。

其中,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多數來自複合調理食品,更以團膳業的生產環境及供應場所為主要造成食品中毒的高風險區,這表示餐廳或是食堂等飲食場所需要注重環境與食品存放衛生問題。

因此,針對微生物的校驗及環境衛生的監控,對整體食品安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附註1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歷年食品中毒資料)食安事件層出不窮2020年重大的食物中毒事件回顧 1.2020年3月,台北市中山國小附設幼稚園,造成80人因沙門氏桿菌引起之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附註2中山附幼80人食物中毒)2.2020年8月,礁溪老爺飯店造成164人驗出因諾羅病毒引起食物中毒(附註3礁溪老爺驗出諾羅病毒)3.2020年9月,台中文華、衛道、豐商3校破百人食物中毒,負責團膳業者為同一家公司,此事件仍在調查原因(附註4台中文華、衛道、豐商3校爆食品中毒,受害學生累計破百!)常見微生物所引起的食品中毒1.腸炎弧菌腸炎弧菌是一種微嗜鹽性的革蘭氏陰性菌,在台灣和日本每年發生的食物中毒案例中,經常是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在台灣腸炎弧菌引起的腸炎以4-11月較常發生。

主要中毒及產品遭汙染的原因是:生食了含病原菌的魚貝類等海產品、使用水源受汙染或不新鮮的水產品、作業環境衛生髒亂或交叉汙染、產品清洗不完全或加熱不足以殺菌。

2.沙門氏桿菌沙門氏桿菌在全球各個國家都是重要的食品中毒病原菌,且患者容易成為帶原者,患者即使康復後仍會由排泄物中排出沙門氏桿菌。

蛋類製品受沙門氏桿菌汙染是長久以來的問題,最常發生生蛋汙染的食物是美奶滋、冰淇淋、未全熟水煮蛋等。

蛋殼是沙門氏菌汙染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最好使用洗選雞蛋。

同時沙門氏桿菌也可以在母雞生殖道中生長,被感染的母雞所產下的蛋會直接收染。

3.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可能分布在飲水水源、土壤、人體腸胃道中,是普遍的衛生指標菌。

其中,最可怕的是少數出血性大腸桿菌(E.coli O157:H7),曾在美國及日本引起大規模流行,引起發燒、全身溶血、出血、甚至急性尿毒症。

大腸桿菌引起的食品中毒原因,主要為受到糞便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因此於衛生學上,大腸桿菌經常被用於飲用水及食品的衛生檢定指標。

4.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兼性厭氧性球菌,廣布於空氣、土壤、水中及器具上。

人和動物有較高的帶菌率,常存在於人體的皮膚、毛髮、鼻腔、咽喉等黏膜中,主要的污染來源為烹調者手上的化膿傷口,容易經由手部接觸或噴嚏傳播而污染食品。

5.仙人掌桿菌仙人掌桿菌引發的食品中毒症狀可分嘔吐型和下痢型。

嘔吐型中毒是食入已產生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