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勞症候群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英語: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又稱為肌痛性腦脊髓炎、雅皮士流感(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ME)。

為一種身體出現慢性的持續性 ...慢性疲勞症候群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厭煩、疲倦、職業過勞、憂鬱症、焦慮症或躁鬱症。

長期疲勞(倦)症候群(Chronicfatiguesyndrome)同義詞長期疲勞、慢性疲勞、Myalgicencephalomyelitis(ME),post-viralfatiguesyndrome(PVFS),chronicfatigueimmunedysfunctionsyndrome(CFIDS),systemicexertionintolerancedisease(SEID),others[1]:20症狀長期疲勞[2]、worseningofsymptomswithactivity(英語:Post-exertionalmalaise)[3]肇因未知[4]診斷方法根據症狀而定[5]治療認知行為療法、逐漸增加活動參與與活動量(gradualincreaseinactivity)[5][6]盛行率每100,000個成人約有7–3,000人[7][8]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神經內科、風濕病學、精神病學ICD-9-CM780.71、780.79DiseasesDB1645MedlinePlus001244eMedicine235980PatientUK(英語:PatientUK)長期疲勞(倦)症候群(Chronicfatiguesyndrome)[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Chronicfatiguesyndrome症狀Chronicfatigue[*],肌肉疼痛,關節疼痛,頭痛,obnubilation[*],發冷,夜間盜汗[*],chronicwidespreadpain[*],Post-exertionalmalaise[*],淋巴結,咽喉痛類型症候群,原發性免疫缺陷[*]肇因病毒感染診斷方法體格檢查治療Rintatolimod[*],吡斯的明[*]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神經學、風濕病學ICD-10G93.3ICD-9-CM780.71DiseasesDB1645MedlinePlus001244eMedicinemed/3392ped/2795PatientUK(英語:PatientUK)慢性疲勞症候群MeSHD015673[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慢性疲勞症候群(英語: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又稱為肌痛性腦脊髓炎、雅皮士流感(MyalgicEncephalomyelitis,ME)[a]。

為一種身體出現慢性的持續性疲勞症狀的病症而無法恢復,診斷的定義是發生期間達連續6個月以上,且排除已知的疲勞原因後的不明原因的疲勞感覺或身體不適。

目前這類疾病的危險因子仍認識不多,在病因或病理學成因上也仍不明,在過去曾認為是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但是科學證據力仍不足以支持這樣的論點。

絕大部分的患者都與工作緊張與壓力過大,以及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等有關;若長期任由身心疲累,沒有好好調養,可能會引發一些危險因子,從輕微的「疲勞」演變成嚴重的「過勞」。

在2015年,美國國家醫學研究所(InstituteofMedicine,簡稱IOM)提出了重新定義這類疾病的診斷標準,並重新命名為系統性運動不耐疾病(systemicexertionintolerancedisease,簡稱SEID)[9].目錄1病徵2病因3診斷4治療5參見6注釋7參考文獻8外部連結病徵[編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徵很多元化,計有[8]:肌肉及關節疼痛認知困難在精神上及體力上的慢性且嚴重的無力感和耗盡感其他諸如:發燒、出疹等較少見的病徵[10]雖然疲勞是一種在很多疾病都會出現的病徵,但CFS的各種病徵是多系統的,而且往往很少因為一種病症所引起而同時發生,所以是有辦法分辨出來的。

病因[編輯]在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初期,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曾經被認為是一種可以引起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毒,但後來證實了該病並非由單一因素引起[8]。

目前醫界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免疫系統問題、神經系統問題、精神疾病等多重因子造成。

過去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對環境及其它風險因素的關係仍未能達到一致的看法[11]。

診斷[編輯]慢性疲勞症候群在目前為止仍無任何化



2. 慢性疲勞症候群-高點醫護網

高點建國醫護網,慢性疲勞,疲倦,疲勞症候群,持續性疲勞,復發疲勞,神經衰弱症,觀念剖析慢性疲勞症候群(CFS)是使人感覺疲勞及幾個,高點醫護網,即時更新醫護最新 ...慢性疲勞症候群-高點醫護網歷屆考題高分詳解免費考前重點下載歷屆考題線上測驗考取學員心得分享小龍醫師館線上試聽課程全省服務據點看更多熱門資訊後西醫後中醫後獸醫私醫聯招/轉學考護理二技/醫研所護理師醫師國考醫檢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放射師食品技師國外醫師學歷甄試美國護理師公職護理師公職醫檢師衛生技術衛生行政篇名慢性疲勞症候群說明觀念剖析  慢性疲勞症候群(CFS)是使人感覺疲勞及幾個伴隨軀體的、神經的、心理的主訴為特徵的一些症狀,如下表所述。

美國的CDC根據患者的symptoms制定了CFS的診斷標準,但必須排除如表2所列的疾病;以美國為例,每十萬人中有100~300人符合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前言  30年前一群重視生活品味的Yuppie族,常常是30~40歲的女性,不明原因的持續性疲勞為主訴去求醫,但總找不出病因,在臨床上認為是「神經衰弱症」、或冠以「免疫功能失調症候群」去看待。

原因不明的現代流行症候群  我也曾經在大學時代尤其是考試前常常覺得疲倦、犯睏、哈氣連連、做事提不起精神或興趣缺缺,有時還會出現頭痛等狀況。

當時有醫師說我很健康,也有醫師說我神經衰弱症,曾服用Propanolol。

回想從前種種,原來我當時是患了「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不算是一種疾病,但若是不加以改善,可能會引發其它慢性病或精神疾病。

據估計,IT科技、金融行業中此病發生率在10%~20%以上,因此,專家認定慢性疲勞症候群最主要發生原因還是跟工作壓力、情緒有關。

  若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發生,可前往醫院尋求進一步的協助,以改善相關問題。

表一: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症狀百分率疲勞感100注意力無法集中90頭痛90咽喉疼痛85淋巴結觸痛感80肌肉疼痛80關節疼痛75發燒75入睡不易70精神問題65過敏55腹部痙攣40體重下降20皮疹10脈搏加快10體重增加5胸痛5盜汗5【註1】翻譯自第16版Harrison內科學手冊發病機轉  病因不明確,發病原因常發生在感染後或意義不確定的輕微免疫學異常時,但這是尚有爭議的地方;另外,可以常伴神經心理學方面的主訴、軀體化症狀或憂鬱。

許多研究曾將EBvirus、逆轉錄病毒和腸道病毒等感染和CFS聯繫起來,但都無成果。

因此,前趨病毒感染與CFS相關,但virus直接的致病作用尚未被證實。

有1/2~1/3患者遭受憂鬱的困擾,因此有人認為CFS是精神障礙疾病的某一種形式。

臨床表現  突然發病但很少進展,很多患者會逐漸好轉,但有一小部分患者也能痊癒。

患者女性居多,是男性的2倍,好發年齡在25~45歲之間,身體不適包括嚴重的疲勞感、頭痛、咽喉疼痛、淋巴結觸痛感、肌肉和關節無紅腫性疼痛、頻繁發燒、睡眠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憂鬱等表現。

診斷  需要詳細的病史、理學檢查和精確的實驗室檢查來除外可能引起患者症狀的其他疾病。

CFS的診斷是用排除性的方法得到的;沒有任何一種實驗室檢查能診斷CFS或衡量疾病的嚴重性。

患者的一些臨床特點也常符合其他主觀性疾病,如纖維性肌痛和大腸激躁症,所以需要鑑別清楚。

表二臨床無法解釋的疲勞---持續的疲勞或復發的疲勞,是屬於新的發生或有正確的起病時間;不是因為目前體力活動的結果;休息不能緩解;症狀導致目前的職業、教育、社會或個人活動下降;以下症狀中4項或4項以上,在連續的6個月或更長時間內持續存在或復發,並且這些症狀不是發生在疲勞之前:(1)最近記憶力或注意力下降(2)頸部或腋窩淋巴結觸痛感(3)無紅腫的多發關節疼痛(4)肌肉疼痛(5)新發生的頭痛或原有頭痛的程度加重(6)睡眠後仍無法恢復體力或精力(7)運動後不適感持續≧24小時【註2】翻譯自第16版Harrison內科學手冊檢查進行壓力生理檢測--受測者進入壓力想像空間之中,量測其腦波、皮表溫度、指端脈搏、呼吸狀態、HRV等生理資料,讓受測者瞭解自己的壓力指數。

根據壓力指數,接下來做壓力管理或提出解決方案才會有所依據。

治療由於病因不是明確的,所以治療大都以對症處理為主,可包括:被動式運動:如按摩、熱敷、泡澡等SPA項目。

NSAIDs:能緩解頭痛、慢性疼痛和發燒。

抗組胺類藥:對控制鼻炎和鼻竇炎的症狀有幫助。

非鎮靜類的抗憂鬱藥物:能改善情緒和不易



3. 這9種症狀中了4種,你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每天都覺得睡不飽,可能已經是上班族的通病,但就算作息正常,也有可能還是一樣有睡不飽的問題,其實這可能是得了「慢性疲勞症候群」, ...Skiptocontent每天都覺得睡不飽,可能已經是上班族的通病,但就算作息正常,也有可能還是一樣有睡不飽的問題,其實這可能是得了「慢性疲勞症候群」,尤其找不到明確、單一原因的時候,就要注意可能是這種複雜重重的生理問題。

找不出單一原因的病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有很多不同種的定義,HEHO君以前的文章《再怎麼樣都睡不飽,你可能得了慢性疲勞症候群》中有提到,醫學界還沒有普遍接受的「慢性疲勞症候群」診斷標準,也還沒找到引發慢性疲勞的單一因子,所以有人認為,CFS是排除所有其他疾病可能的「新病」,也有人認為,它就是多種原因交雜造成的疾病。

要確認自己是慢性疲勞症候群,這種「無法透過休息來恢復」的疲勞感必須持續6個月以上,而且至少要包含4種以上的下列這些症狀。

不管是做什麼身體活動、或是精神活動,都會感到非常非常的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就算昨天晚上睡了覺,也完全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慢性失眠或是其他睡眠障礙肌肉痠痛很常覺得頭痛身體各處關節都覺得疼痛,但是外觀沒有紅腫發炎很常會莫名其妙的喉嚨痛頸部和腋下的淋巴結出現腫大的現象有時候慢性疲勞症候群會出現一種「循環」,覺得很累、突然恢復、一段時間之後更累、再度恢復,恢復的時候症狀幾乎會消失,但復發的時候感覺更難受。

為什麼會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目前推測,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是病毒、免疫系統低落、壓力、荷爾蒙不平衡都有可能造成,像是有10%的患者,都被檢測出身上帶有EB病毒(EBvirus),是人類皰疹病毒的一種,這種病毒感染症狀跟感冒很相似,就算痊癒後,因為病毒潛伏在鼻咽,也可能再誘發鼻咽癌、淋巴癌,如果入侵到腦部,甚至會出現幻覺。

其他皰疹病毒、肺炎病毒也有比較高的機率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所以底下這些疾病,都有可能是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原因之一。

但慢性疲勞症候群並沒有確定的一個「單一」原因,而且患者通常一動就累、就全身痠痛,所以並不是運動就能改善。

但這些疾病只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大部份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都是找不出原因的,只能先減緩症狀,試圖不要影響到日常生活。

慢性感染肺結核骨髓炎癑瘍EB病毒感染(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萊姆病(Lymedisease,壁蝨造成的細菌感染)免疫系統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紅斑性狼瘡內分泌失調纖維肌痛症甲狀腺功能低下延伸閱讀再怎麼樣都睡不飽,你可能得了慢性疲勞症候群90%的人曾感染EB病毒!可能得中邪般的愛麗絲夢遊症候群文/盧映慈圖/許嘉真1分鐘看懂!新冠肺炎、流感、感冒症狀有何差異2020-03-21新冠肺炎「症狀」已經改變!但有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2020-03-23「心包油」讓心血管死亡率上升!心臟科名醫曝控制這項是關鍵2021-01-02《紐約時報》評台灣防疫:鎖國非長久之計,好運能維持多久?2021-01-03人體地圖人體地圖腦神經心血管骨骼、關節腸胃腎臟、泌尿系統症狀查詢常見症狀新冠症狀過敏咳嗽頭痛便祕健康百科科研新知用藥安全營養衛教中醫養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育兒親子罕見疾病醫學故事傳染疾病請問專家醫生說中醫師說藥師說護理師說營養師說治療師說科學家說專家側寫醫學專區新冠肺炎專區居家防護專家科研獨家專訪圖解疫情糖尿病專區糖友必知預防保養專家科研飲食與運動更多醫學專區十大學者專訪流感疫苗專題美豬開放爭議未來醫學專區急診室直擊圖解健康圖解健康居家保養健康知識穴道運動食物營養漫話健康漫話科普圖解疫情癌症百科治療癌症認識癌症協助資源康復調理抗癌新知預防癌症抗癌故事影音健康圖解健康動起來HehoTopicsHehoYoga瑜珈Heho專家說健康管理健康檢查自我檢測討論版



4. 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就是這樣的一種疾病。

診斷標準必須經過臨床的評估,為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疲勞,而且患病超過6個月,並非因過度運動引起,充 ...慢性疲勞症候群首頁 健康新知 慢性疲勞症候群2018-08-010COMMENTS慢性疲勞症候群身心科喻劍飛醫師當我們身體不舒服或功能異常,覺得生了病(ilness),就會去找醫師。

而醫師會下診斷(diagnosis),再根據診斷決定治療方式。

診斷大致上分二類,一類是身體方面的疾病,英文用disease表示,這類疾病大多都能找出身體上的病因;另一類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因為很少能找出身體方面的病因,所以英文用disorder這個字,表示身體功能失調、失序。

還有一些診斷更是模糊,不但找不到身體上的病因,甚至能不能成為一個診斷,專家的意見都不一致,於是就把相關的症狀聚集在一起,稱為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就是這樣的一種疾病。

診斷標準必須經過臨床的評估,為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疲勞,而且患病超過6個月,並非因過度運動引起,充份休息也不會好,且因此活動明顯減少。

至少要包括以下4個或更多的症狀:1.自覺記憶障礙2.喉嚨痠痛3.淋巴結壓痛4.肌肉痛5.關節痛6.頭痛7.睡不飽8.運動後超過24小時仍感到疲勞無力此外,也必須排除因其他身體或精神疾病引起這些症狀的可能。

治療方法基本上仍要針對病因治療,可能的身體病因包括感染、肌肉問題、神經內分泌問題等等,可能的精神病因包括憂鬱、焦慮、性格、生活壓力、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等等。

若有可治的病因,當然要對症下藥;其次,則要協助澄清生活壓力,以及解決之道;若發現有憂鬱、焦慮情緒,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是很好的選擇。

簡單的說,面對慢性疲勞症候群,可以採取『盡性知命』的態度。

盡性,就是盡力瞭解這個疾病,除了自己認真搜尋相關知識外,也要信任專家的意見,配合醫師的治療與建議,努力維持該有的生活與作息。

知命,就是要知道醫學雖然還有進步的空間,但不要因為檢查的結果正常,反而懷疑有檢查不出來的不治之症,而要求更進一步的檢查。

只要不危及生命,試著學會與症狀共存,避免過度的焦慮與憂鬱,以防止症狀惡化。

 身心科Leaveareply顏瑞儀熱門新聞【防疫公告】就醫陪探病民眾敬請配合74392020-07-01發燒、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單側」疼痛別大意!1524682019-12-27【防疫公告】居家檢疫、隔離者需再加「7天自主健康管理」1068892020-07-03過量維生素D和鈣恐罹癌?醫師釋疑:搞懂4原則不怕補錯444382019-04-2220歲迪士尼男星因癲癇猝逝老人小孩最好發、醫師點出8大前兆222482019-07-09大吃大喝、肥胖害到膽囊!膽結石、膽息肉如何處理?175212020-05-05骨科魏志定主任接受專訪【年代電視台聚焦2.0】172232018-01-17【公告】「振興三倍券」使用說明162572020-07-09膝蓋退化有9大部位骨科醫坦言:不一定得換人工關節133072019-10-08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武漢肺炎】防疫宣導88362020-01-09手舉不起來,小心變退化性關節炎!醫師提出3種療法50282019-12-05禮聘甲狀腺權威陳廣天醫師蒞院服務成立甲狀腺外科49592011-08-225月5日世界手部衛生日,「手」護健康一起來49192019-04-25尿液顏色無奇不有?!可能的變色原因48912019-08-06本院提供【自費流感/自費肺炎疫苗接種服務】37462020-03-01西園醫院陳淳院長專訪【常春月刊】36652013-06-07【公告】成立關節中心特聘「關節中心主任王大翊醫師」36392019-09-12新聘醫師介紹【新陳代謝科馬文雅醫師】36372019-03-26脊椎壓迫性骨折(骨科魏志定主任)36172016-12-05頭痛的煩惱(神經內科賴思佳醫師)31092016-12-05Photostream近期文章【防疫公告】就醫陪探病民眾敬請配合2020-07-01【公告】2021春節期間除夕至初三急門診時間2021-02-04【公告】本院新增「部分民眾自費檢測COVID-19」服務2021-01-29【公告】110年公費流感疫苗擴大開放施打2021-01-28賀!本院【腸胃內科陳炳憲主任】取得國立陽明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博士學位2021-01-20【公告】2021新春活動「名家揮毫闖關贈春聯」2021-01-20康泰失智症家屬互動聯誼會【110年1月~12月活動】轉載訊息2021-01-18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合法聘



5. 經常睡不飽、一直很累,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懶人包 ...

你是否覺得動動腦或動動身體都讓你覺得好累,休息多久都沒用,怎麼睡都睡不飽?來認識慢性疲勞症候群!2019年3月13日星期三經常睡不飽、一直很累,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懶人包)女人,內科,白映俞,西醫一般科,免疫系統,家庭醫學科,神經系統,健康好人生,精神科,醫師你會不會常常覺得很累呢?生活是有重量、有壓力的,每天忙得團團轉的我們,偶爾都有沉重感。

然而有一群人的累更為沉重,無論是動動腦或動動身體都讓他們覺得好累,甚至休息多久都沒用,怎麼睡都睡不飽,一樣累。

更特別的是,如果他們到醫院檢查,抽血、影像等結果都沒什麼問題。

我們稱其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fatiguesyndrome)」。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主要症狀是連續六個月來,患者都覺得疲憊不堪,即使臥床休息仍不覺改善,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活動力。

患者還可能會有以下症狀:●注意力差● 記憶力差● 肌肉關節痛,但關節沒有紅、沒有腫脹● 有感冒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會突然消失不見,患者又恢復到正常的狀況,但後來還是有機會再度復發。

為什麼會有慢性疲勞症候群呢?醫學界現在還無法完整的解釋慢性疲勞症候群,大家對這個病的成因提出不少討論,像是:★這會不會是種病毒感染?確實有些患者認為自己是先有一個病毒感染後才開始有這類症狀發作的。

研究EBV,HPV-6,德國麻疹病毒等病毒可能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但並非每個得過德國麻疹的人後來都會很累是吧!究竟為何有些人後來發病,有些人不會,就是目前還無法解答的了。

★ 會不會是免疫系統出問題?確實這類的患者免疫系統的功能似乎比較不好,但還不能確定這是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疾病的「因」,還是「果」。

★ 會不會是荷爾蒙異常?或心理壓力太大?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抽血檢測起來,可能荷爾蒙的數值會有些異常,但異常的程度似乎與症狀嚴重程度不成正比。

所以目前還不確定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致病原因,很可能是綜合上述病毒感染、環境、心理、或內分泌,甚至基因遺傳等問題而導致的。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好發族群最常見是30幾歲到50歲的女性患者,但其實每個年紀都有可能發作,甚至孩童也有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會。

女性患此病的機會是男性的二到四倍。

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好吧!也有這樣的疾病呢!一直很累的一個病啊!」其實要下這個診斷並不容易。

這樣的患者常是因為疲憊不堪而接受了很多檢查,想想看,血糖高也會讓人覺得累,飲食狀況失調也會讓人覺得累,所以當主訴是「覺得累」時,醫師會先看看患者是否有感染、糖尿病、心情差、癌症、營養不良等問題,因為這些原因也都可能會讓你很疲倦。

要先排除這些可以治療、或可能致命的原因,才能說患者這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醫師在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時,會先排除以下幾個問題:●睡眠障礙:平常會失眠,常常睡不好或難以入睡,或有睡眠呼吸中止。

● 慢性疾病: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糖尿病、心肺功能欠佳、肥胖● 神經精神疾患: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多發性硬化、纖維肌痛症以上疾病都可能會讓患者累累的,或有表現與慢性疲勞症候群相似之處,診斷前須先排除。

不過這樣一來就代表著,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常做了一堆檢查,卻好像都沒什麼問題。

甚至患者本身雖然覺得很累,但人看起來還好,這樣的患者通常並不是眼睛凹陷、瘦骨嶙峋、站都站不直,病懨懨的模樣,沒有「病人」的樣子。

然而實際上,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即使做一般運動量或工作量的事情,都覺得非常疲憊,愈來愈難應付工作或生活上的各種挑戰,平日生活壓力愈來愈大,甚至後來很難出門,無法工作,生活幾乎完全受限。

說了這麼多,請大家不要因為「有時候我覺得好累」,就自我診斷這個病!如果你常常都覺得疲憊,可以就診讓醫師找出讓你疲憊的原因究竟為何,並從多方面輔助,及時尋求幫助,才能活出健康。

搜尋附近的診所: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超過78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追蹤照護線上超過78萬好友,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熱門文章蛋白質這樣吃!這樣算!一次圖表攻略(懶人包)你的累,皰疹都知道–醫師的叮嚀濕疹!到底是皮膚太濕,還是皮膚太乾?讓醫師來解答!血糖多少才OK?糖尿病問題多,醫師圖文解說十大警訊愛注意!治療巴金森症醫師圖文解說手麻、冰冷,原來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懶人包)不只皮膚癢!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與心血管疾病高度相關,醫師圖文解說36歲下肢癱瘓,竟是主動脈剝離!心血管外科醫師圖解說明168斷食當紅,你該知道這幾點(懶人包)



6. 總覺得沒睡飽?認識慢性疲勞症候群

上班或上課總是精神不濟,回到家累得不想做事,這樣的情節是否天天上演呢?要注意,如果這樣的情形持續六個月以上,就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跳到內容大腦與神經»其他腦神經與認知疾病總覺得沒睡飽?認識慢性疲勞症候群醫學審稿:姜冠宇醫師|文:徐佳蓁更新日期:2020-12-07.閱讀時間:3分鐘馬上分享每天睡醒後,卻還是覺得沒有睡飽?上班或上課總是精神不濟,回到家累得不想做事,這樣的情節是否天天上演呢?要注意,如果這樣的情形持續六個月以上,就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FatigueSyndrome,簡稱CFS)喔!本文帶你認識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成因、診斷以及治療方法。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成因慢性疲勞症候群也被稱為肌痛性腦脊髓炎(MyalgicEncephalomyelitis,簡稱ME),在醫學上對此的具體成因有許多推論,但確切原因仍未知,所以也沒辦法像其他慢性疾病一樣可以事先預防。

以下是可能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原因:病毒感染:1980年代之後,醫學界開始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與病毒有關,例如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virus,簡稱EB病毒)、黴菌感染、萊姆病(Lymedisease)、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第六型人類疱疹病毒(HHV-6)、腸病毒等有關。

免疫系統問題:部分研究也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可能是慢性發炎所導致。

荷爾蒙失調:下丘腦(Hypothalamus)、腦下垂體(Pituitarygland)產生的激素或是腎上腺素(Adrenaline)分泌異常,都有可能導致慢性疲勞症候群。

憂鬱症:憂鬱症(Depression)也被視為導致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主因之一。

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當身體經過詳細的檢查,並排除其他慢性疾病因素,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disease,簡稱AID)、慢性感染或發炎、精神疾病、內分泌疾病等,有連續六個月以上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虛弱疲勞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話,就可能會被歸類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各年齡層都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案例,但好發族群為40~50歲的成年人,特別是無法適當調節壓力的人,而且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多。

不過,可別因為覺得疲憊就認為自己有慢性疲勞症候群,也要參考有無其他症狀,包含:低度發燒(35~38.5度)或畏寒。

喉嚨痛。

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結(直徑小於兩公分)。

全身肌肉無力。

肌肉痠痛。

即使從事過去可勝任的活動,仍會產生全身疲倦感並持續24小時以上。

廣泛性頭痛。

移動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無紅腫現象)。

精神或神經症狀,如畏光、暫時性視盲、健忘、躁動不安、思考力衰退、無法集中精神、憂鬱等。

睡眠障礙,如嗜睡或失眠。

過度疲勞不一定是慢性疲勞症候群,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前兆,所以建議先請醫師診斷,再配合治療。

(同場加映:慢性疼痛患者有福了!這樣改善睡眠品質)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因為慢性疲勞還沒有確切的成因,所以也沒有專屬的治療方式,但目前在醫學界較支持的方法為運動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法。

適度的運動可以提升體能,且運動會讓大腦分泌腦內啡(Endorphin),可以讓人的心情變好;認知行為治療法則是由專業的醫師或心理治療師,每週一次、每次約一小時的治療,瞭解病患對疾病的想法,找出病患對症狀或疾病本身的錯誤的認知,並給予調適正確心態的技巧,並給予情緒上的支持,進而改善症狀。

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態不同,醫師有可能會搭配其他藥物或治療方式,例如:改變生活方式:鼓勵病患暫時減少非必要的活動,避免身體活動量過大而負荷不了,也減少心理上的壓力。

調整飲食:建議病患可以依照衛生福利部修正的「國民飲食指標」及「每日飲食指南」,依照個人年齡、性別和活動強度,找出合適的熱量需求及建議的份數,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治療神經方面的疾病:某些情況下,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患可能會診斷出憂鬱症,醫師會開抗憂鬱的藥物,並且要求病患進行談話治療,但一般來說,病患不會因為憂鬱症治好,就能同時治好慢性疲勞症候群。

止痛: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會有頭痛、關節痛或是肌肉疼痛的情況,醫師會選擇開阿斯匹靈(Aspirin)、普拿疼(Panadol)等藥,幫助減輕病患疼痛。

治療過敏反應:醫師會開抗組織胺藥和去充血劑,緩解過敏症狀。

Hello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這



7. 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累?—慢性疲勞症候群

除此之外,醫學上也會有一些疾病造成慢性的疲倦感,很難藉由休息得到恢復,例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各種感染症、內分泌疾病等,但是這些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康健好書醫療保健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累?—慢性疲勞症候群收藏瀏覽數147,8992013/04/24·作者/蕭美君·出處/康健出版放大字體一生的健康與自在作者/蕭美君了解更多精神科醫師蕭美君,開設亞洲首創的「婦女身心特別門診」,針對不同時期的女性身心需求提出解決之道;守護17-70歲女人的身心健康。

許多上班族或身心症的個案常常抱怨:「好累」、「怎麼睡都睡不飽」,往往這些個案已經接受一大堆的檢查,結果還是找不出病因。

早期常常見到醫師以「神經衰弱」或「自主神經失調」等診斷來告訴病人。

事實上,疲勞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在人體經過腦力激盪或劇烈運動,甚至焦慮不安之後,就會有暫時性的疲勞感出現,通常只要經過一番適當的休息與調養,都會在短時間內恢復。

除此之外,醫學上也會有一些疾病造成慢性的疲倦感,很難藉由休息得到恢復,例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各種感染症、內分泌疾病等,但是這些在臨床細心診察下,多半可以發現病因,對症下藥。

 有一些例外的病患,總是無法找出真正的原因。

在醫學上整理了此類病人的共通點後,定義出「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診斷名稱,用來統稱這些長期受疲勞倦怠所苦,卻又找不出病因的疾病。

在診斷標準上,「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定義是非常嚴謹的,首先必須具備持續達六個月以上無法因休息而緩解的不明原因的疲勞感,且要排除掉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病因;另外,疲勞的嚴重程度必須至少使日常活動力降低到正常狀態的一半以上,然後還必須符合八個次要標準或六個症狀,以及兩個徵象。

一、主要標準新近存在持續性或反覆衰弱性疲勞,或個體感到易於疲勞,而無類似症狀史,不因休息而緩解,活動量減少五成,一次至少持續六週。

必需透過患者病史、身體檢查和適當的實驗室檢查,排除其他可能產生類似症狀的臨床狀況。

二、次要標準1.症狀標準(至少六個月): .輕度發燒。

.咽喉部疼痛。

.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乏力。

.無法解釋的頸前、後,或咽峽部淋巴結疼痛。

.肌肉的不適或疼痛。

.長時間動腦或勞力活動後,感到很長時間的全身疲勞。

.頭痛。

.遊走性關節痛,但無紅腫。

.一個或多個精神症狀。

.睡眠障礙。

.所述症狀在疾病早期的幾小時至幾天內存在。

 2.生理指標: .低燒。

.非滲出性咽炎。

.頸前、後部或咽峽部淋巴結觸痛。

「慢性疲勞症候群」一般多發生在上班族,而且女性的發生率較男性高,患者以二十五至四十五歲的女性較多。

美國社區研究顯示,一般民眾的盛行率為千分之一至三。

除了上述的症狀之外,通常還會有千變萬化的症狀,例如:腸胃不適、心悸、呼吸急促,甚至口乾舌燥等。

這類病患的治療方式並沒有特定或特別有效的方式,必須視情況而定,除了一些藥物的治療之外,可能還必須加上一些支持性的療法,如:運動、休息、心理諮商等輔助治療。

廣告慢性疲勞症候群是由於長期處於工作、生活緊張,以及情緒、精神過度處於壓力及超負荷狀態,所產生一系列身心疾病及症狀。

慢性疲勞症候群通常會突然發病,症狀像感冒、非常疲勞,病患去醫院就診,但是醫師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可能是感冒等),服藥後也無顯著改善,然而症狀好好壞壞持續超過半年,造成病患極大的困擾,使他因而放棄許多日常活動。

許多病患症狀逐漸改善,少數人會完全痊癒,有些人則嚴重受挫折、甚至辭職、完全打亂生活步調。

慢性疲勞症候群常伴有不同形式的身心症狀,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案例有憂鬱症或憂鬱發作。

甚至有報告顯示,病患中有八成患有輕到中度憂鬱。

長期就醫卻無法改善身心疲勞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你是否罹患了「慢性疲勞症候群」呢?根據專家的建議,如果您發現自己出現下列症狀的時間長達三個月以上,那你可真的要請醫師好好替你檢查一下: .經常頭痛。

.肩頸肌肉痠痛。

.頸部淋巴結腫大。

.注意



8. 慢性疲倦症候群

然而慢性、長期性的疲倦,則可能是健康狀況亮起紅燈的警訊,稱之為慢性疲倦症候群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慢性疲倦症候群常見的原因,可能為以下幾種 ...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慢性疲倦症候群家庭醫學科  黃柏誠主治醫師(104年10月)疲倦的感覺,是人體正常的自我保護機制,在經過漫長的工作或長期的身心壓力之後,身體發出疲倦的訊號,提醒我們該適度休息。

然而慢性、長期性的疲倦,則可能是健康狀況亮起紅燈的警訊,稱之為慢性疲倦症候群(ChronicFatigueSyndrome)。

慢性疲倦症候群常見的原因,可能為以下幾種:感染:急性感染通常會以發燒來表現,但一些慢性感染例如肺結核、骨髓炎、癑瘍等等,則不一定會出現典型的症狀,而是以疲倦來表現。

通常抽血檢驗會發現一些特定的變化,如白血球增加、發炎指數上升等等,可協助醫師作進一步鑑別診斷。

貧血:紅血球擔任體內氧氣運輸的重要功能,當造血原料(鐵質、葉酸、維他命B)攝取不足,或是身體正在出血(如女性生理期經血量太多、腸胃道潰瘍或腫瘤導致的出血)時,也會造成貧血,也有些人是因為製造紅血球的遺傳基因變異,例如地中海型貧血,或是腎臟製造紅血球生成素(EPO)的能力不足,例如慢性腎衰竭的患者,而導致貧血。

糖尿病:糖尿病是血糖的代謝機轉出問題所導致的全身性疾病,會影響到大小血管,進而引起中風、心肌梗塞、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痛等問題。

當血糖控制不佳,患者也可能會抱怨容易疲倦。

只要遵從醫師的醫囑,按時服藥及追蹤,這是一個可以穩定控制的慢性疾病。

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位在頸部氣管前方,負責身體的新陳代謝、心跳的速度、體溫及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等。

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發生在更年期女性身上,除了導致疲倦,更可能造成膽固醇堆積,造成高脂血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可能是腦部掌管呼吸的中樞出問題,或者呼吸道阻塞所造成,會導致夜間睡眠時缺氧,病人常抱怨明明睡了很久,早上醒來時還是覺得沒有睡飽。

進一步確診的方式是多項睡眠生理檢查,記錄睡眠時的腦波圖、眼動圖、下顎肌電圖、心電圖、口鼻呼吸氣流、胸腹呼吸動作、睡眠時血中含氧濃度、姿勢等。

藥物副作用:長效型安眠藥在起床後藥效若未完全消失,會導致白天活動時沒有精神。

如果本身有慢性肝腎疾病,或老年人生理機能退化,時常影響藥物的作用,或延長藥物代謝所需時間。

另外,多重用藥的患者,因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也可能會影響彼此代謝。

因此看診時最好和醫師討論,將用藥儘量精簡。

惡性腫瘤:機率不高,且通常會視腫瘤發生的器官系統,有更明確的臨床表現,比如肺癌造成的久咳、肝癌造成的黃疸、水腫,大腸直腸癌造成的便秘、便血等等。

國民健康署有針對常見的幾種癌症(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直腸癌)提供民眾篩檢,早期發現就能及早治療。

如果疲倦持續六週以上,伴隨著喉嚨痛、全身痠痛、淋巴結腫等問題,或已經對工作和日常活動有顯著影響,就有可能是慢性疲倦症候群,建議您求助家庭醫學科醫師,協助進一步的診治。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聯絡信箱│網頁維護:[email protected]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2013KMUHAllRightsReserveda建議使用IE4.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