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疹濕疹分別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濕疹熱痱分別】皮膚經常又紅又痕!濕疹、熱痱護理方法大 ...

「熱痱」又稱「汗疹」 因過熱而起. 「熱痱」是夏天常見的皮膚問題,由於汗水積聚易令毛孔堵塞,皮膚就會出現輕微炎症的 ...UA-75313505-6cookeys健康資訊All全部醫療新聞醫療科技焦點新聞醫療專欄All全部專科醫生註冊中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及其他醫學專科All全部疾病資訊乳腺及婦產科皮膚科腸胃肝臟科耳鼻喉科心臟及胸肺科眼科骨科及運動醫學腫瘤科精神及心理健康內分泌及糖尿科牙科兒科腎病及泌尿科腦神經科中醫健康生活All全部健康護理保健產品醫療保險健康飲食All全部食物營養健康煮食素食主義運動與健身All全部健身塑身運動新冠肺炎All全部疫情消息新型肺炎病徵防疫方法世界心臟日All全部UL專題43702urbanlife-health0desktop1064650320242859【熱痱濕疹分別】皮膚經常又紅又痕!到底是濕疹還是熱痱?護理方法又有何不同?醫學專科.健康生活.健康護理.皮膚科ByUrbanLifeHealthon22Apr2020踏入夏季,走在街頭不消幾步就已經大汗淋漓,一不容易身上就會長出又紅又癢的疹粒。

不過,你又懂得分辨這些疹粒究竟是「熱痱」還是「濕疹」嗎?如不想因為用錯處理方法而令皮膚情況惡化就要留意下文。

種類成因徵狀出現位置護理方法熱痱汗水積聚令毛孔堵塞小水泡;紅色丘疹出汗較多、皮膚摺合位以乾爽為主濕疹主要因敏感、免疫功能而起皮膚變厚、粗糙;泛紅、乾燥;小水泡;水泡結痂常發於面部位置、亦可發於全身以保濕為主「熱痱」又稱「汗疹」 因過熱而起「熱痱」是夏天常見的皮膚問題,由於汗水積聚易令毛孔堵塞,皮膚就會出現輕微炎症的反應。

熱痱體積細小,多為密集的紅色水泡或丘疹狀,常發於出汗較多的位置及皮膚摺合部份,例如後頸、手臂、膝蓋背、大脾內則、後背等。

無論是成人或小童,都有生熱痱的可能,而部份家長常擔心小朋友著涼而要他們多穿衣服,亦是令熱痱出現的原因,加上如果嬰兒本身已需要穿著尿片,就更容易逼出熱痱。

熱痱患處會泛紅、痕癢,若過度抓癢更可導致毛囊炎。

「濕疹」屬「異位性皮膚炎」 主要因敏感而起「濕疹」與「熱痱」看似相似,但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皮膚問題。

濕疹屬「異位性皮膚炎」,雖然目前濕疹尚未有確切成因,但一般都主要因敏感、免疫功能異常而起,而季節轉變、皮膚乾燥或食物都會有影響。

而不同於熱痱,濕疹則常發於面部位置,如面頰、唇邊、額邊,亦可以發於全身,如手腕、小腹、膝背等位置出現。

濕疹患處皮膚會得厚硬及粗糙、亦會泛紅及乾燥;有時更會形成一些細小水泡,水泡破後會結成痂。

5種夏天皮膚護理貼士1、熱痱者要維持乾爽熱痱的處理方法其實非常簡單,最重要是要及時採取「物理性降溫」,於出汗後以濕毛巾抹乾汗水,讓皮膚維持乾爽狀態,或走到陰涼通爽的地方讓體溫下降,已可令熱痱於數小時或短期內自動消退。

不過,要令皮膚乾爽亦有一點需要注意。

坊間聲稱可以令皮膚感到涼快的「熱痱水」(CalamineLotion),其實大部份都可能含有酒精類的揮發性溶劑,雖然塗抹後可即時帶走身體熱力,但其實同時亦會令皮膚水份蒸發,使皮膚變得乾燥。

如患者因熱痱痕癢而搔破皮膚,溶劑就有機會刺激皮膚,或可引致刺激性皮膚炎。

廣告廣告2、濕疹者維持乾爽外亦重保濕濕疹患者於夏天首先要注意保持身體乾爽,與熱痱的處理方法一樣,如有出汗應立即以毛巾印乾,以減少汗水刺激皮膚令情況加劇。

然而,患者於夏天的洗澡、洗面次數可能會變得頻密,但要留意過度清潔亦有可能會對皮膚造成損害,故對濕疹患者而言,於洗澡、洗面後應更注意為皮膚保濕,可以盡量選用一些成份天然的沖涼液及潤膚乳滋潤肌膚。

3、選擇透氣衣物於夏天可以穿著一些寬鬆、透氣的棉質素色衣服,幫助身體散熱、吸汗及調節體溫。

由於人體的熱力是通過輻射、對流、蒸發等方法向外擴散,而深色衣服比素色衣服更吸熱,穿著深色衣服就有可能令人體的汗液及部分熱力留在身體,故在夏天穿著素色的寬鬆衣服就會比較涼快,可令皮膚保持乾爽。

4、常備濕紙巾夏天皮膚經常出油、出汗,加上紫外線的照射,乾燥的冷氣環境等,不斷的冷熱交替容易加快皮膚老化。

然而,流汗後以強力去油的產品洗面、洗澡可將原本保護皮膚的油脂沖洗掉,反而令皮膚變加額外乾燥。

夏天期間建議常備濕紙巾,於出汗、出油的地方輕輕按壓抹走酒脂,其實已可即時紓緩黏笠感,部份濕紙巾產品更可阻隔空氣中的微粒,保持皮膚乾淨清爽。

5、預防曬傷紫外線中的「UVA」及「UVB」均可對皮膚造成傷害,前者可以



2. 汗疹又熱又癢怎麼辦?醫:預防痱子、治療汗疹這樣做

分秒掌握血氧數據,隨時掌握你的健康效能!訂閱早安健康一年,即贈【小米手環6】,最後30組!立即搶購X為提供更多優質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內容接受並關閉視窗會員會員權益登入/註冊我的收藏會員登入忘記密碼登入Facebook快速登入/註冊LINE快速登入/註冊還不是會員嗎?立刻註冊搜尋文章/影音會員權益登入/註冊我的收藏facebooklineInstagramsms熱門:瘦子也糖尿病 走路甩內臟脂肪 指甲變黑罹癌? 乳房保健全書 更年期調養  Yahoo奇摩健康頻道合作夥伴健康健康話題養生保健健康飲食對抗老化健康小撇步保健新聞醫療新聞看更多身心健康失眠問題銀髮族健康/長期照護情緒調適壓力紓解憂鬱症狀生理期調適兩性關係家庭關係兒童教育其他身心健康看更多中醫健康穴道導引氣血不足調養濕氣體質節氣養生中醫養生健康生活清潔/打掃防蚊/除蟲省電身體清潔旅遊生活淨化空氣食物保存除臭收納除黴/除濕生活智慧看更多健康醫療藥品安全西醫醫學疾病迷思疼痛醫學頭痛/偏頭痛腰痠背痛肩頸痠痛關節疼痛生理痛腳底痛坐骨神經痛看更多今日熱門文章精選文章醫學博士:回春關鍵就在50歲後少吃這類食物肚痛暴瘦…8歲女童腎癌末30天亡!醫點名傷腎地雷食物關節疼痛消失了!教授1招抬腿啟動抗老荷爾蒙捐千萬照拂無子西瓜族!王建煊夫婦:照顧老人就是照顧未來的自己血管硬化就回不去了!5種食物讓血管一直年輕洗澡後只要2步驟,立即將浴室黴菌黃垢清光光飲食健康食材薑黃水煮蛋優格豆漿花椰菜優酪乳黑木耳黑豆薏仁地瓜咖啡香蕉綠茶/茶類可可酪梨椰子油奇異果海苔黑巧克力肉桂看更多營養成分維生素鐵質茄紅素鈣花青素葉黃素膳食纖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他營養素看更多聰明飲食營養均衡保健食品健康食譜中醫食療低GI飲食低卡飲食預防癌症飲食高血壓/糖尿病飲食生酮飲食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斷食法/輕斷食蔬果汁食譜看更多超級纖維PHGGPHGG便秘纖維素腸躁症今日熱門文章精選文章早餐愛吃米飯還是麵包?一個改變遠離高血糖、擊退內臟脂肪!糖化害你全身發炎、蛋白質失去作用!抑制糖化吃B群就有效抗癌蔬菜明星「玉米筍」降三高!這2種人要少吃玉米筍天天運動、吃蛋白質,卻練不出肌肉?專家:想增肌還缺這一樣早餐別再嗑吐司了!醫師眼中最養胃控糖早餐這樣吃竹筍幫助降膽固醇,夏天吃最棒!簡單步驟讓竹筍能放更久瘦身健康瘦身健康減肥方法瘦身體操減重飲食食材享瘦下半身瘦小腹瘦大腿瘦下半身瘦腰臀部減肥醫學中醫減肥西醫減肥輕盈上半身瘦手臂瘦背後贅肉瘦臉/小臉/消水腫今日熱門文章精選文章中年發福不是代謝率下降害的!3款燃脂運動練下半身抗老不用特地節食!貓伸懶腰減肥法,1個月腰瘦10公分早上起床做10秒不再小腹凸凸!腰痛、駝背也改善「一口飯」決定你會不會瘦!健身教練打造吃不胖體質的私房祕訣狂瘦30公斤不復胖!金曲歌后曹雅雯防疫期還靠這招多甩4kg日本網友票選最有效減肥法Top10!第一名不是斷食和戒糖運動放鬆紓緩運動瑜伽伸展運動紓緩痠痛運動運動養生懶人運動消水腫提高代謝運動瘦身減重運動改善便秘運動矯正姿勢運動運動好處辦公室體操氣功/平甩功/八段錦看更多運動健身深蹲核心訓練有氧運動慢跑/跑步走路/健走運動重量訓練/重訓健身訓練今日熱門文章精選文章皮拉提斯鍛鍊核心肌!胸背肩臂都練到,美胸再升級1個cup驚喜改善慢性疼痛!2組流動瑜珈,解除一身緊繃換整夜好眠袋鼠式深蹲,改善腰痛、下盤腫骨盆底肌衰弱,腰痛漏尿報到?左右5圈躺著練能救回!骨盆不同高讓人變胖、代謝差!睡前腳踝運動幫你正骨盆又瘦腿胸部下垂還縮水?一招鍛鍊肩胛、胸肌重拾堅挺胸型專欄體重控制/肥胖醫學汪國麟醫師郭育祥醫師吳佳鴻醫師營養師/營養醫學劉博仁醫師吳映蓉博士蔡正亮營養師Donna營養師Stella營養師蘇妍臣營養師啾啾營養師林俐岑營養師呂美寶營養師好食課營養共筆看更多中醫師樓中亮中醫師吳明珠中醫師陳潮宗中醫師張文馨中醫師羅珮琳中醫師陳曉萱中醫師張家蓓中醫師李嘉菱中醫師林佑彥中醫師臻觀中醫/澄觀中醫全真中醫看更多生活、飲食達人邱品齊醫師王明勇食療養生專家鉅亨買基金潘懷宗藥理所教授生活魔法家陳映如賴宇凡營養治療師美味人妻KT謝凱婷健行筆記農委會農業兒童網食醫行市集養生專欄雲門教室綠藤生機梅門看更多健康顧問H2UCLUB北醫大醫療體系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藥害救濟基金會健康醫療網健談問8線上健康諮詢良醫健康網愛長照商業周刊Smart智富大數聚網路溫度計看更多健身減重塑身筋肉家族塑身班史考



3. 運動流汗後更容易造成過敏!汗疹、濕疹同時發作怎麼辦?

Skiptocontent這幾年運動風潮盛行,不管是爬山、健身、健行、瑜伽的族群變多,不少人也會特別換上講求功能的運動內衣,雖然拍照拍起來更好看,但就皮膚科醫師臨床觀察發現,也越來越多的運動者因為皮膚問題前就診,甚至有點濕疹、汗疹同時大爆發,很多其實都是因為衣服「穿出問題」。

嚴重反覆過敏出現濕疹!年長者更容易感染一名30歲詹小姐假日偕友爬山,穿上新買的時尚感運動內衣,暢快流了一身汗,沒想到胸罩邊條和肩帶等部位發癢,抓得紅又腫,也難以入眠。

讓她以為是工作壓力引發帶狀皰疹,就醫後診斷才發現是對衣服過敏引起的「接觸性濕疹」。

其實類似這樣的個案是很常見的,「對年輕人本身如果沒有過敏體質,可能多休息就會好轉,但對於年長者可能因為不斷抓癢而導致破皮,嚴重甚至可能導致細菌的感染。

」阮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劉昭宏解釋。

出現濕疹、汗疹需改穿寬鬆衣服一週內會恢復到頭來很多人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就是因為運動完大量流汗所造成,特別是如果你有穿上緊身的運動內衣,劉昭宏說:「合身型衣物因為與皮膚磨擦,而導致鬆緊帶處、關節摩擦處或是胯下等身體皺褶部位,產生汗疹、濕疹。

」嚴重者可能兩汗疹、濕疹同時都出現。

濕疹:因為對衣物質料過敏加上大量流汗導致,在皮膚和衣物摩擦部位會明顯呈現大片紅腫,磨擦或搔抓破皮而有刺癢感。

汗疹:因爲汗腺阻塞的發炎反應,在大量流汗的部位,如胸口、胯下、屁股、背部等,觸摸會有顆粒狀粗糙感。

汗疹、濕疹同時出現:局部上有刺痛感,甚至起水泡。

劉昭宏指出:「無論汗疹、濕疹,沒有造成過敏者,通常多休息減少流汗,穿寬鬆衣物、吹冷氣或風扇讓體溫下降,一般3天至一週內會逐漸恢復。

」運動衣物必須先洗再穿!減少過敏機會但如果是肥胖、糖尿病或是免疫力低下者,就要小心抓破皮,如果反覆部會出現濕疹、汗疹,就容易造成細菌、黴菌感染,甚至引起併發症。

若水泡、紅疹刺激過敏發作,而引起異位性皮膚炎,就得長期吃抗過敏藥物。

隨著運動風氣興盛,被汗疹、濕疹困擾的「運動咖」也更多見了!劉昭宏建議:「購買暈動衣物後,先將殘留化學成分清洗過再穿。

特別當運動後發現身上有紅疹,宜暫時避免流汗,換穿寬鬆衣服,待皮膚逐漸恢復正常後再做運動。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延伸閱讀季節交替「濕疹」癢個不停!一次看懂病因與舒緩辦法胸部刺痛竟然是內衣太髒惹禍!2、3天都穿同一件小心皮膚病上身運動時身體很熱,為什麼卻還是流不出汗?Heho熱門文章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Delta變異株更像重感冒2021-06-292.整理包/高端疫苗今日開打!保護力?副作用?什麼時候打?五大重點一次看2021-08-233.整理包/頭痛?發燒?AZ、莫德納、BNT、國產疫苗副作用大解析2021-07-204.COVID-19/重改意願不影響接種排序!怎麼更改疫苗預約登記?2021-08-275.COVID-19/BNT疫苗明下午開放登記!指揮中心:優先給學生打2021-08-27影音健康【營養TalkTalk】增加抵抗力維生素D不可少!獲得足夠攝取量有這2方法2021-08-24【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Heho微動畫】盤點8種腳部不舒服可能的身體徵兆!2021-03-05更多影音熱門關鍵字標籤不節食減肥乳酸菌伸展操優格免疫力可可味噌咖啡咖啡因基礎代謝奇異果家庭主婦循環心血管懶人瘦身打掃抗發炎按摩掰掰袖核心運動淋巴深蹲清洗清潔清潔劑減肥減重瘦小腹瘦腿瘦身瘦身操發酵食品納豆肌肉鍛鍊肝病肝硬化肥胖膳食纖維膽固醇運動醋降血壓非酒精性脂肪肝食慾黑巧克力關注Heho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