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嬰兒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認識嬰幼兒的『沙門氏菌腸炎』

等症狀。

其他一般「腸道沙門氏菌」則以引起腸炎(急性或慢性均有可能,大部分會解 ...首頁>>兒童腸胃科>>衛教資訊【認識嬰幼兒的『沙門氏菌腸炎』】馬偕兒童醫院李宏昌醫師沙門氏菌約有二千二百種,其中有一種「傷寒性沙門氏菌」,會使人得到傷寒;另一種名為「副傷寒沙門氏菌」,則會引發「副傷寒」的疾病。

這二種目前均為法定傳染病,皆會引起「高燒不退」、「腹痛」、「肝腫大」……等症狀。

其他一般「腸道沙門氏菌」則以引起腸炎(急性或慢性均有可能,大部分會解血絲便)為主,通稱「沙門氏菌腸炎」。

底下簡介「沙門氏菌腸炎」。

 「非傷寒沙門氏菌」所引發的病,雖非法定傳染病,但病的嚴重程度並不見得比「法定傳染病」輕鬆。

非傷寒沙門氏菌腸炎,不僅在亞熱帶地區流行,就是在歐洲或北美洲,也是名列前茅的病菌性腸炎o一般在吃到污染物後十二?廿四小時症狀出現。

輕則黏便、水便、腹痛、發燒;重則血便、腹脹、高燒不退、劇烈腹痛。

典型的沙門氏菌腸炎之糞便,是深綠惡臭的,就像是「無人清理的臭水溝中,長滿青苔的污泥」一樣,如有血絲便,更像「長滿青苔的污泥,又加上一些番茄汁」o由於腸道黏膜受損較一般病毒性腸炎嚴重,因此除急性期症狀較一般腸炎更「毒」之外,引發「長期慢性腹瀉,導致營養不良」的機會亦遠較其他腸炎為高。

腹瀉會造成的急性脫水和休克,是任何一種腸炎均可能發生的,沙門氏菌腸炎也不例外。

除此之外,沙門氏菌腸炎在急性期容易引發「高燒不退」(30%)、敗血症(8%)、壞死性腸炎、腸出血和腸破裂穿孔(1~2%)。

如果病兒抵抗力不足,病菌侵入血液後導致菌血症、敗血症之外,尚可能侵入腦膜而成腦膜炎,或造成肝腫瘍、肌肉腫瘍、骨髓炎……等。

通常,年紀愈小,合併症機會愈多,嬰兒或新生兒得敗血症及腦膜炎的機會遠超過學齡前幼兒o一旦有這些合併症出現,一定得用抗生素,而且施用時間需較長。

急性期過後,雖然病人之症狀已獲得改善,甚至外觀看來完全正常,但是,「非傷寒沙門氏菌」還是可能在病人體內停留一段時間(即所謂帶菌者,腸壁、膽、泌尿道均是其隱藏的地方),造成公共衛生上的問題,而病人在某些時候(如病毒感染或體力變差時),亦有再病發之可能。

沙門氏菌號稱「五月殺手」,好發於夏天。

但在台灣,卻是一年四季均流行,且病例似乎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十五年前,馬偕醫院小兒科每年約100~200病例,現在,則大約每年600~800人次。

造成病例數增加的原因和公共衛生絕對有關,如:水污染、垃圾問題無法解決……等o事實上,有一個大家都會接觸卻常被忽略的感染源,就是「雞蛋」。

雞蛋的蛋穀上幾乎都遭雞糞污染。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的資料顯示,一個雞蛋的蛋殼約含三萬四千個細菌,這其中當然有可能含許多的沙門氏菌。

因此如果我們從巿場買回的雞蛋,不經清潔就放入冰箱,則很有可能污染到其他的食品。

不過,標準的「洗選蛋」,則可除掉大部分細菌(並非絕對)。

沙門氏菌不僅污染「蛋殼」而已,它也會侵犯蛋本身,所以,喜歡吃生蛋或半熟蛋的人得小心受感染。

沙門氏菌會在蛋或蛋殼上出現,主要是因雞、鴨等家禽是其主要的宿主之一。

蒼蠅也是病媒之一,假如它沾過病人的糞便或含沙門氏菌的雞糞,再沾到我們的食物上,將有致病的可能。

除此之外,資料顯示,鮮奶、魚蝦、火腿、小寵物(如小烏龜)……等均是主要感染源。

然而,感染到沙門氏菌並不見得會發病,發病後的症狀也有輕重之別。

這些都和個人的抵抗力有關。

譬如,沙門氏菌怕酸,正常人的胃酸則有抑制其成長的功能;即使病菌到了小腸,腸道的抗體又是一個重要的保護關卡o一般說來,一個正常成人,約須吃下十萬隻以上的沙門氏菌才會得病(赤痢或痢疾菌則約1000隻就會罹病)o嬰幼兒及老人家,體力、抵抗力差者,或因消化性潰瘍而長期吃大量制酸劑的人,均較容易得病。

一旦得到沙門氏菌腸炎,如果無其他器官或組織之合併症出現,很多醫生主張不要用抗生素,理由是,將造成「抗藥性菌」增加的可能性,而使病人變成慢性帶菌者。

事實上,抗藥性的產生和雞農很有關係。

養雞人家常會在飼料中加入消炎藥或抗生素,以利雞之成長,這其中就會增加沙門氏菌對某些藥物的「抗性」,間接影響到人類得病時施用抗生素的功效。

沙門氏菌腸炎固然愈來愈多,卻是可預防的。

注意公共衛生,及上述感染源之隔絕或預先處



2. 兒童沙門氏菌感染

沙門氏菌. 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是台灣地區夏天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大多以急性腸炎表現。

當寶寶有腹瀉、持續高燒3~4天不退,明顯腹脹與嘔吐,小心是否是 ...兒童沙門氏菌感染     沙門氏菌       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是台灣地區夏天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大多以急性腸炎表現。

當寶寶有腹瀉、持續高燒3~4天不退,明顯腹脹與嘔吐,小心是否是沙門氏菌感染,應及早就醫。

 沙門氏菌(salmonella)是一種格蘭氏陰性桿菌。

會引起人類的傷寒病的傷寒沙門式菌,近年來因醫藥衛生的進步,台灣雖已少見,但另一種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是台灣地區夏天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

沙門氏菌主要的宿主是動物,包括家禽、家畜及爬蟲類(如烏龜、蜥蜴)這些動物的糞便或分泌物,經由動物製品(雞蛋)或人類吃下被污染的食物或飲用水有可能被感染。

沙門氏菌引發的急性腸胃炎,常人體在接觸污染的食物六至八小時後發作,感染初期症狀以惡心、嘔吐及腹絞痛最常見;接者,出現帶有黏液或血絲的腹瀉,偶有水瀉。

且合併有頭痛、不適、肌肉痠痛、發燒;此時,若施以支持性療法,上述症狀一般於二至七天內緩解。

 一旦併發菌血症或局部感染,則會有發燒、寒顫、發汗、厭食等症狀,可持續數天到數週之久。

如果血液培養呈陽性反應,約一成沙門氏菌菌血症患者併發局部化膿性感染;最常見的感染部位為骨骼、關節腔、腦或腦膜、肺,其次為腎臟、心內膜、心包膜。

一般說來,沙門氏菌腦膜炎常見於嬰幼兒,預後通常不好,即使存活,也可能有神經學方面的後遺症。

  沙門氏菌腸胃炎若無併發症。

不須給予抗生素治療,否則,不但不能縮短病程,反而會延長沙門氏菌排泄的時間。

如果感染者走出生不足三個月嬰兒、罹患惡性腫瘤者、免疫功能不全者、接受免疫抑制性藥物治療或有嚴重結腸炎等高危險群,則須小心使用抗生素。

   絕大多數的兒童,若不幸得到沙門氏菌感染,是以急性腸炎來表現,通常病兒會有發燒、腹痛及腹瀉的症狀,大部分的沙門氏菌腸炎經過症狀治療,都可以在1-2週內康復。

但是有少數病人,卻可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脫水、敗血症、腦膜炎或是腸阻垂、腸穿孔,對於這一群病人,如能早期診斷,並投以適當的抗生素治療是最重要的課題。

  研究發現年於較小(3歲以下),病發時有嚴重血液學的變化(白血球上升,不成熟白血球增加及急性發炎指數上升)及感染到某些較侵犯性的血清理,是發生腸道外沙門氏菌感染(如敗血症或腦膜炎)的重要危險因子。

   很少數厲害合併症如:嚴重腸炎,導致腸子破裂而需要緊急開刀治療,根據分析,持續高燒超過4天,嚴重腹脹、感染指數持續升高,X光願示大腸前後徑大於5公分,超音波顯示嚴重腸壁腫大均在統計學上。

明顯與發生腸子破裂有相關性。

   治療這些重症沙門氏病童,適時矯正脫水及早給予有效的第三代抗生素與腸導減壓(包括插胃管與肛管引流腸液、糞便、空氣),可以減少腸子破裂的產生,並可縮短病程。

 防治上,注意環境的清潔與衛生,特別是家裡有飼養家禽、家畜,或是有養寵物的,應適善處理糞便或分泌物,並應多洗手,勿食用未經煮熟的食物(沙門氏菌一般在攝氏55度以上一小時或60以上15分鐘即可被殺死)。

  發現寶寶有腹瀉、持續高燒3~4天不退,明顯腹脹與嘔吐,應儘速就醫治療,以免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針對沙門氏菌腸胃炎,目前市面上有三種疫苗可用(台灣未上市)一、注射型,對四至七歲兒童保護效力為51-76%;二、口服型,保護效力可達96%。

但六歲以上兒童方可接種;三、肌肉注射純化多醣體疫苗,   保護效力為64-72%,兩歲以上兒童接種才有效。




3. 沙門氏菌腸胃炎

當寶寶因解血便或粘液便被帶來求診,父母被告之以可能是沙門氏菌腸胃炎,需進一步做大便的細菌培養時,父母會常問:「是如何被感染的呢? 」「有沒有什麼危險 ...



4. 沙門氏菌感染住院回憶錄– 媽媽經|專屬於媽媽的網站

_23441_5650_Z咖部落客-啦啦 發表於2017-06-28 收藏文章這是發生在去年九月的事情了,當時飛寶才六個多月,正逢開始覺得這個世界好好玩的階段,殊不知就這個時候給了媽咪最大的考驗。

 2016/9/19,以往排便還算順利的飛寶,突然在上大號的時候大哭起來,而且屁屁發出「一聽就知道是拉肚子」的聲音,雖然這在新生兒階段很常聽到,但是對於已經開始吃副食品、便便逐漸成型的飛寶而言,是不正常的聲音,換尿布的時候,發現了第一個狀況: 症狀1:排便顏色正常,但是有紅屁股。

飛寶其實小時候也得過尿布疹,後來勤換尿布再擦藥後有好轉,但是這次的症狀是大便偏稀、紅屁股還紅到陰部去,而且塗了藥也沒有好轉的現象,事後才知道這是因為當時已經感染了沙門氏菌所以排出來的便便基本上也算汙染物,隨著病情好轉,紅屁股現象後續也會改善。

 由於沒經驗,所以換完尿布後當下也沒想那麼多,讓飛寶喝完睡前奶後便哄她入睡,到了2016/09/20凌晨四點,她突然驚醒大哭,並且出現第二種狀況: 症狀2:排便出現血絲(或呈現青綠色),伴隨發燒。

原以為是夜驚,將她抱起來哄,結果聞到她疑似有排便,換尿布的時候發現尿布裡有血絲,當時嚇得我還請阿飛確認自己有沒有看錯,阿飛也看傻了眼,手忙腳亂地換完,飛寶還是不停地大哭,此時發現她全身在發燙,一量體溫發現達到38.7度,後來讓她吃點退燒藥、並用冷毛巾讓她降溫才讓她再度沉沉睡去。

 原本這時候我就有想讓孩子去掛急診,可是阿飛說孩子好不容易睡著了,先讓孩子休息。

到了2016/9/20早上,我帶著飛寶去附近的婦幼醫院小兒科看診,結果醫生的話讓我有點不敢置信:「還是可以喝奶阿!濃度不能調整比較稀!照常吃、搭配藥一起吃就好!這還好啦!不需要禁食!」基本上我對這段話半信半疑,因為飛寶其實早在三個月大的時候就得過腸胃炎住院過一次,當時是被禁食,這個故事以後會再提及,症狀跟這次又不太一樣。

(推薦閱讀:吃壽喜燒沾生蛋染沙門氏桿菌,兩歲雙胞胎敗血症險死)只是,我聽了醫生的話,直到當天晚上六點多換尿布的時候讓我完全驚呆!是血便、一大片的血便,搭配我女兒紅屁股疑似快破皮的痕跡!我當下看著整個人快哭出來,隨即打包好物品準備送大醫院小兒科,準備的東西如下: 1.尿布5片。

→總是要換尿布的吧!尤其是拉肚子的小孩。

2.兩餐份量的奶。

→不用先泡好,依照醫生指示看看能不能餵3.濕紙巾、衛生紙、毛巾。

→擦拭身體用。

4.寶寶換洗衣物一套。

→怕有狀況而把衣服弄髒5.寶寶健保卡。

6.寶寶手冊。

7.整理一下最近的症狀。

→讓醫生了解。

8.寶寶大便過的尿布。

→給醫生查看用,如果不想帶,手機拍照也可以,都比口述來得清楚。

(推薦閱讀:爸媽看這邊!盤點小兒夏天常見五大疾病)緊急送大醫院後,醫生說依照整個狀況看起來像是沙門氏菌感染,要先禁食、住院觀察,會讓她打點滴使她維持體力不脫水,但是還是要採樣確認,要抽血、驗尿驗糞,醫生還說她之後有可能會排出青綠色的糞便,表示這也是沙門氏菌感染的特徵之一;另外會排血便也是這種細菌感染造成腸壁黏膜受傷而出血。

聽完後我都暈了,最後飛寶在抽完血、打點滴的過程哭得超級悽慘,聽得我柔腸寸斷,一番折騰後,又面臨她想喝睡前奶卻因為被禁食而不能如願,只能讓她吃奶嘴、邊哭邊睡著。

只是飛寶其實也沒有睡很好,半夜護士會來巡房,要求吃退燒藥、換點滴、或者打抗生素,再來就是由於打點滴的關係,尿布會非常大一包,通常三個小時就是最大極限了,而且到了隔天早上飛寶真的如同醫生所預言的大出了青綠色的便便,那種綠色跟配方奶的顏色不同,真的像是青草原上的那種顏色,反正一看就知道不正常。

整個折磨下來她睡不好,我也快身心俱疲,縱使醫生一直告訴我其實他自己也看過很多媽媽都有做到消毒作業、日常生活也都很小心,最後寶寶還是生病的案例。

然而事實上不管再怎麼說,還是敵不過身為母親心中的那份自責的煎熬。

後來飛寶住院四天,在第三天的時候可以餵食無乳糖奶粉,並且濃度由稀慢慢轉濃,且慢慢加量。

後續醫院在觀察之餘也做了腹部超音波確認,判定飛寶排便狀況改善、沒有再發燒、沒有再莫名哭鬧後就出院回家休養,結束這次的震撼教育。

 經歷了這次故事,是想跟大家分享沙門氏菌的症狀與特徵,以及要注意的是,有些時候寶寶有狀況即便看了醫生不會改善的時候,勢必還是要有警覺性地再送往其他醫療院所,以免延長寶寶受苦難的時間。
<



5. 嬰幼兒沙門氏菌腸炎,咩咩9m住院經驗

幼兒腹瀉是常見的問題,原因很多,嚴重程度也差別很大,像沙門氏菌,就是一種重要的腸炎,因此寶寶如果是沙門氏菌造成的拉肚子,父母千萬不可 ...關閉廣告啾寶&咩咩的family~~~跳到主文活蹦亂跳啾寶chubow&meimei的成長記事合作事宜請到啾寶&咩咩粉絲團私訊https://www.facebook.com/chubow2011部落格全站分類:婚姻育兒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Chu-bow(啾寶)Aug09Thu201821:34*嬰幼兒沙門氏菌腸炎,咩咩9m住院經驗不可輕忽的沙門氏菌腸炎症狀有:反覆高燒39度40度以上,不停地拉肚子甚至持續有血絲  先來介紹 什麼是嬰幼兒沙門氏菌腸炎幼兒腹瀉是常見的問題,原因很多,嚴重程度也差別很大,像沙門氏菌,就是一種重要的腸炎,因此寶寶如果是沙門氏菌造成的拉肚子,父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沙門氏菌(salmonella)是一種格蘭氏陰性桿菌,無芽胞,無莢膜,具有鞭毛,能運動。

在普通培養基中易生長繁殖。

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強,在水、乳類及肉類食物中能生存數月。

沙門氏菌感染大都經由污染的飲食傳播。

會引起人類的傷寒病的傷寒沙門式菌,近年來因醫藥衛生的進步,台灣雖已少見,但另一種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是台灣地區夏天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

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是台灣地區夏天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大多以急性腸炎表現。

當寶寶有腹瀉、持續高燒3~4天不退,明顯腹脹與嘔吐,小心是否是沙門氏菌感染,應及早就醫。

沙門氏菌的傳染源及傳染途徑(一)傳染源 傳染源沙門氏菌主要以動物為其儲存宿主,家禽如雞、鴨、鵝,家畜如豬、牛、羊、馬等;野生動物如鼠類、獸類均可帶菌。

感染動物的肉、血、內髒可含有大量沙門氏菌。

也存在於蛋類(雞蛋、鴨蛋等)和其它食物(醃肉、臘肉、火腿、香腸等)中。

因此,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家畜、家畜及鼠類。

病人及無症狀帶菌者亦可成為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1.食物傳播為引起人類沙門氏菌感染的主要途徑。

沙門氏菌在食物內可以大量繁殖,因此進食被病菌污染而未煮透的食品如肉類、內臟、蛋類等即可引起感染;牛奶、羊奶也可被沙門氏菌污染,故食用未消毒的牛、羊奶亦可感染。

2.水源傳播沙門氏菌通過動物和人的糞便污染水源,飲用此種污水可發生感染。

供水系統被污染,亦可引起流行。

3.食入經接觸或經用具污染的食物或飲水來傳播沙門氏菌:此種傳播方式可見於醫院中,以嬰兒室、兒科病房較為常見。

感染可通過醫務人員的手帶菌或污染的醫療用具傳播,也可以見於家庭由老鼠、蟑螂、蒼蠅等偷吃食品成為傳染的媒介。

(三)人群易感性:一般人對沙門氏菌無免疫力,感染後發病情形與菌種毒力及宿主免疫狀態有關。

一般幼兒和老年以及慢性疾病患者,感染嚴重,尤其一歲以內嬰幼兒由於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所以易於感染。

而老年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白血病、淋巴瘤、肝硬化等,發病率高,可產生嚴重症狀。

(四)可傳染期:患者感染後至恢復期為傳染期。

病菌存留在排泄物中均為傳染期,一般傳染期約為幾天至數週。

約有1.0%的感染成人及5.0%小於五歲感染的孩童病菌存留在排泄物中可大於一年。

(五)流行特徵:本病呈全球性分布,近年來沙門氏菌特別是鼠傷寒桿菌,對多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已成為流行病學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本病全年均可發病,但多發生於夏秋季,有病情急、潛伏期短、集體發病等流行特徵。

病後免疫力不強,可反覆感染。

發病原理和病理變化(一)發病原理1.沙門氏菌侵入人體後發病與否取決於細菌的型別、數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狀態。

各型沙門氏菌的致病力差別明顯,有的沙門氏菌型可引起無症狀感染;有者引起胃腸炎,亦可進入血循環引起敗血症;有者引起敗血症和遷徙性病灶。

此外宿主的免疫狀態也有重要作用。

有人發現,攝入大量的沙門氏菌(105?106)才能引起健康人胃腸炎,而嬰幼兒、年老體弱、慢性疾病患者則少量沙門氏菌即可致病。

胃酸減少,胃排空增快,腸蠕動變慢、腸道菌群失調等,可增加沙門氏菌的感染機會。

2.沙門氏菌經口腔進入人體內,克服了共生細菌的抑制和小腸粘膜吞噬細胞的作用,得以在腸道大量繁殖,從而引起局部微絨毛變性、粘膜固有層充血、水腫和點狀出血等炎症反應,分泌物增加,並使腸蠕動增快,產生嘔吐、腹瀉等



6. 3 種人染沙門氏菌恐併發症致命!新生兒染菌命垂危,做好這些 ...

名1歲以下的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個案,年紀最小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便為你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隱私權政策我同意你還沒有登入/加入會員唷!馬上成為會員就可以收藏你喜歡的文章囉!登入/加入會員收藏成功已複製連結播出時間:CH56週五上午8點週六日下午2點、晚上7點意見反映:[email protected]觀眾服務專線:02-2656-1599©TVBSMediaInc.AllRightsReserved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51號|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醫療3種人染沙門氏菌恐併發症致命!新生兒染菌命垂危,做好這些事全家都安全曾金月報導2020/10/1211:40字體放大除了關心流感疫情,家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要注意!林口長庚醫院近期收治3名1歲以下的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個案,年紀最小僅出生10天,產生壞死性腸炎及敗血症等併發症,性命垂危。

醫師提醒,家長餵食時應徹底清潔雙手,若嬰幼兒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

 示意圖/TVBS 3種人染腸炎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沙門氏菌腸炎好發於夏天,每年7月到10月是沙門氏菌感染盛行的季節,通常是因為生食或吃了未煮熟受污染的食物製品或水所引起,大都以急性腸胃發炎表現。

5歲以下幼兒是好發族群,尤其是1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

 一般病患在感染後約6-72小時會有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症狀,有時糞便會帶有黏液和血絲便等。

健康的成人和年齡較大兒童發生沙門氏菌腸炎大多會自行痊癒,症狀也僅持續10天或更短的時間。

 然而若是嬰幼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此菌,則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併發症,如敗血症、肺炎、骨髓炎、腦膜炎或是腸穿孔等等,未及時救治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延伸閱讀:「父親流感重症住院是我害的…」她淚崩自責!醫還原事實真相 沙門氏菌常隱藏在雞、鴨、蛋殼邱政洵指出,雞、鴨等家禽是沙門氏菌的主要宿主之一,因此不僅會污染蛋殼,也可能侵犯到蛋本身,所以吃生蛋或半熟蛋,就有可能遭受感染。

 不過嬰幼兒主要的營養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為何也會有沙門氏菌感染呢?根據長庚研究團隊研究,推估可能是家長處理肉品之後沒有徹底清潔雙手,或處理肉類和水果蔬菜類的砧板和刀具沒有分開使用,造成食材和廚房環境污染,用了帶菌的手或者在帶菌的環境下調製配方奶,或是準備副食品給幼童吃,就有可能沾上沙門氏菌,導致嬰幼兒得到沙門氏菌感染。

延伸閱讀:腹瀉疫情上升!病菌最愛躲這裡4守則避免腸胃炎上吐下瀉超過3天速就醫 5大關鍵預防沙門氏菌兒科醫師李建忠及蔡安黎提醒家長,為了預防幼兒得到沙門氏菌感染,以下5點建議,尤其嬰幼兒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

延伸閱讀:洗菜、洗魚蝦、備料時一個錯誤小動作,恐增加高血壓及食物中毒風險 1.加強洗手,尤其是烹調食物與用餐前,包含餵食嬰幼兒前,務必洗手。

2.購買肉品回家應立即處理,並以適度溫度保存。

3.砧板刀具應區分生熟食外,也要區分肉品與蔬果類專用。

4.雞蛋、肉品應徹底煮熟後再食用,避免使用未消毒或未煮過的水源如井水或礦泉水等。

5.嬰幼兒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TVBS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流感連續2周沒好?小心併發重症恐致死預防6招快學兒童不易染新冠肺炎?醫師說5歲以下幼兒也有危重症風險別輕忽!男嬰持續腹脹嘔吐竟是罕見惡性「胃畸胎瘤」急性腸胃炎腹瀉半熟蛋洗手腹絞痛血絲腦膜炎延伸閱讀爸爸得「皮蛇」妻女接連長水痘!醫師警告:當心這些致命併發症2020/10/0711:27新生兒持續吐奶要警覺!小兒科醫師:這是可怕的地雷2021/01/0716:22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糖友不只控糖3處沒顧好小心致命併發症2019/11/1118:40關節保養不分年齡!全家一起做「下肢訓練」4招2020/01/1610:00每10名新生兒就有1名早產!她出生時體重比手搖飲還輕住院76天終於回家了2020/11/2416:47乳糖促進有益菌、加強鈣質吸收!新生兒



7. 出生10天就感染沙門氏菌引敗血症?原來是家長沒 ...

先前也有發生寶寶喝母奶感染沙門氏菌的案例。

一名新手媽媽前幾天發現2月大寶寶老是哭鬧、拉肚子,先是給寶寶補充益生菌仍未見好轉,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說明。

我知道了0%首頁育兒寶貝健康出生10天就感染沙門氏菌引敗血症?原來是家長沒洗手導致作者:周品攸發表日期:2020-10-12收藏關鍵字:母乳、嬰幼兒、飲食、沙門氏菌、腹瀉10月到了,還是要小心寶寶感染沙門氏菌!近日有一名僅出生10天的新生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並有腹膜炎、腸穿孔、敗血症等併發症,性命垂危。

經了解,很可能是大人在切完肉未洗手就泡配方奶餵寶寶,不慎讓細菌進入寶寶腸道。

 每年7月~10月都是感染沙門氏菌的高峰期,食物若未妥善保存容易感染沙門氏菌,然而,喝配方奶的寶寶竟也會染上沙門氏菌?究竟怎麼回事呢?林口長庚醫院近期收治了3名未滿1歲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其中最小的僅出生10天,他感染沙門氏菌後引發壞死性腸炎、腸穿孔、腹膜炎以及敗血症等併發症,性命垂危。

根據了解,可能是大人在處理肉品時雙手不慎汙染到沙門氏菌,未徹底清潔手部後就泡奶給寶寶喝,以至於細菌侵襲寶寶的腸道。

2月嬰喝母乳後狂腹瀉又發燒,糞便驗出沙門氏菌先前也有發生寶寶喝母奶感染沙門氏菌的案例。

一名新手媽媽前幾天發現2月大寶寶老是哭鬧、拉肚子,先是給寶寶補充益生菌仍未見好轉,甚至1天腹瀉7次,又高燒38.6℃,趕緊向醫師求助。

寶寶住院期間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有改善,在醫護人員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下,病況有短暫的好轉,但很快的,寶寶又開始出現腹瀉和發燒,直到糞便化驗結果出爐,才知道原來是沙門氏菌在做怪。

得知寶寶感染沙門氏菌,媽媽感到不解,林口長庚醫院兒科醫師吳昌騰請她回想照顧寶寶的細節,她說每次擠出來的母乳都放在家裡冰箱的上層,並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

而前幾天她發現從外婆家帶回來的雞蛋破掉,使得蛋液流得冰箱到處都是。

這下真下大白,吳昌騰醫師研判可能是破掉的雞蛋蛋殼帶有沙門氏菌,才感染了冰箱內的母乳儲存袋。

一般來說,給寶寶餵食的母乳應該單獨冷藏,不能與其他食物放在一起,特別是雞蛋,因為沙門氏菌主要就是藏在雞蛋蛋殼裡。

不僅如此,雞、鴨、豬等肉類也要小心,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歷經三年多的追蹤並運用精密的基因體比對研究方法,針對近年來台灣沙門氏菌感染疫情作深入的探討,發現沙門氏菌更常在豬肉雞肉等未經烹煮的肉品上驗出,再由這些肉品直接或間接造成一般人的感染。

延伸閱讀:4大夏季常見小兒傳染病預防重點懶人包每年7~10月,務必小心「沙門氏菌」沙門氏菌主要存在動物腸道中,常見於動物糞便,因下蛋與排便地點通常相近,所以容易造成蛋的外殼遭到污染。

若買蛋回家後,未清洗乾淨,直接打蛋或蛋掉落地面裂開,均可能汙染蛋液,萬一又將蛋液長時間放在室溫中,恐加速細菌大量繁殖,造成感染。

沙門氏菌感染症臨床症狀以急性腸胃炎表現,寶寶在感染後約6至48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瀉及甚至解血便,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等,通常發燒72小時內會好轉,但嬰兒可能較嚴重,容易因菌血症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

延伸閱讀:大人愛吃的美味食材,做成副食品給孩子吃恐引發食物中毒*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易受污染食物致病菌易受污染食物沙門氏菌肉類、蛋類與乳製品;此外,花生奶油、嬰幼兒配方奶與水果等非葷食物,仍有可能。

大腸桿菌牛肉、蘋果西打、菠菜、生奶與受污染的水源等。

志賀桿菌番茄、蘿蔔、生蠔與牛肉等。

諾羅病毒葉類蔬菜、草莓、生菜沙拉與生蠔等。

 如何預防寶寶感染沙門氏菌?1.食物要煮熟沙門菌對熱耐受力較差,100℃立即死亡,70℃煮5分鐘、65℃煮15~20分鐘、60℃煮1小時,都可以殺滅它。

2.生熟砧板要分開除了蛋類,家禽、 肉類製品等也是沙門氏菌的主要藏身地,廚房裡的砧板如果生熟不分,也容易引起沙門氏菌在生熟食物中交叉感染。

3.烹煮前洗乾淨蛋類要洗乾淨,別給年紀太小的孩子吃生菜、生蛋或沒煮熟的蛋製品,水果則一定要洗乾淨,以降低感染風險。

參觀農場或牧場後必須將手清洗乾淨才可進食,且不可直接飲用未經消毒的生乳。

4.母乳分開冷藏家庭情況許可,建議母乳可以存放在另一個冰箱,若沒辦法,最好能用密封的容器裝母乳儲存袋,像是透明保鮮盒,隔開母



8. 家有嬰幼兒應注意:來自沙門氏菌的威脅|長庚醫療財團法人 ...

沙門氏菌腸炎流行嬰幼兒家長應提高警覺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要注意了,林口長庚醫院近期收治3名1歲以下的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長庚體系關於長庚醫院訊息記者會資訊醫院訊息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醫療體系關於長庚醫院訊息人員招募記者會資訊2020-10-11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邱政洵副院長沙門氏菌腸炎流行嬰幼兒家長應提高警覺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要注意了,林口長庚醫院近期收治3名1歲以下的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個案,其中年紀最小僅出生10天,並產生壞死性腸炎、腸穿孔、腹膜炎以及敗血症等併發症,性命垂危。

醫師提醒家長餵食時應徹底清潔雙手,若嬰幼兒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邱政洵副院長表示,沙門氏菌腸炎好發於夏天,每年7月到10月是沙門氏菌感染盛行的季節,通常是因為生食或吃了未煮熟受污染的食物製品或水所引起,大都以急性腸胃發炎表現。

5歲以下幼兒是好發族群,尤其是1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

一般病患在感染後約6-72小時會有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症狀,有時糞便會帶有黏液和血絲便等,常常嚇壞不少患者和家屬。

所幸一般健康的成人和年齡較大兒童發生沙門氏菌腸炎大多會自行痊癒,症狀也僅持續10天或更短的時間。

然而若是嬰幼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此菌,則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併發症,如敗血症、肺炎、骨髓炎、腦膜炎或是腸穿孔等等,未及時救治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沙門氏菌從哪裡來?邱政洵副院長指出,雞、鴨等家禽是沙門氏菌的主要宿主之一,因此不僅會污染蛋殼,也可能侵犯到蛋本身,所以吃生蛋或半熟蛋,就有可能遭受感染。

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歷經三年多的追蹤並運用精密的基因體比對研究方法,針對近年來台灣沙門氏菌感染疫情作深入的探討,發現沙門氏菌更常在豬肉雞肉等未經烹煮的肉品上驗出,再由這些肉品直接或間接造成一般人的感染。

不過嬰幼兒主要的營養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為何也會有沙門氏菌感染呢?長庚研究團隊藉由病童家長的問卷調查,推估可能的原因是家長處理肉品之後沒有徹底清潔雙手,或是處理肉類和水果蔬菜類的砧板和刀具沒有分開使用,造成其他食材和廚房環境污染,因此用了帶菌的手或者在帶菌的環境下調製配方奶,或是準備副食品給幼童吃,就有可能沾上沙門氏菌,導致嬰幼兒得到沙門氏菌感染。

預防沙門氏菌的關鍵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李建忠醫師及兒童感染科蔡安黎醫師提醒家長,為了預防幼兒得到沙門氏菌感染,有以下幾點建議:1.加強洗手,尤其是烹調食物與用餐前,包含餵食嬰幼兒前,務必洗手。

2.購買肉品回家應立即處理,並以適度溫度保存。

3.砧板刀具應區分生熟食外,也要區分肉品與蔬果類專用。

4.雞蛋、肉品應徹底煮熟後再食用,避免使用未消毒或未煮過的水源如井水或礦泉水等。

5.嬰幼兒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

上一則回列表下一則



9. 泡配方奶沒洗手台灣10天大嬰兒染沙門氏菌引發敗血症

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綜合報導)林口長庚近期收治3名1歲以下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住院,其中一人還只有10天大,性命垂危。

研究發現, ... |首頁食安健康示意圖/GettyImages示意圖/GettyImages(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林口長庚近期收治3名1歲以下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住院,其中一人還只有10天大,性命垂危。

研究發現,沙門氏菌常在豬肉、雞肉等未煮的肉品驗出,家長餵食嬰孩應徹底洗手。

林口長庚醫院指出,近期收治3名1歲以下的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個案,其中年紀最小僅出生10天,並產生壞死性腸炎、腸穿孔、腹膜炎以及敗血症等併發症,性命垂危,所幸經過治療,病況都穩定下來。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受訪表示,沙門氏菌腸炎好發於夏天,每年7月到10月是沙門氏菌感染盛行的季節,通常是因生食或吃了未煮熟受污染的食物製品或水所引起,大都以急性腸胃發炎表現。

5歲以下幼兒是好發族群,尤其是1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

邱政洵說,今年因2019冠狀病毒疾病盛行,大家都很注意呼吸道健康和衛生習慣,但食源性的傳染病,如沙門氏菌感染卻沒有減少,顯示飲食衛生安全可能有被忽略。

根據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歷經3年多的追蹤和研究,針對近年來台灣沙門氏菌感染疫情深入探討,發現沙門氏菌更常在豬肉、雞肉等未經烹煮的肉品上驗出,再由這些肉品直接或間接造成一般人的感染。

此外,雞、鴨等家禽是沙門氏菌的主要宿主之一,因此不僅會污染蛋殼,也可能侵犯到蛋本身,所以吃生蛋或半熟蛋,就有可能遭受感染。

嬰幼兒主要的營養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為何也會有沙門氏菌感染?根據長庚研究團隊藉由問卷調查進行感染沙門氏菌與未感染者的對照研究,結果發現,感染的孩童,家長常在傳統市場買肉品,且回家處理完肉品後,沒有徹底清潔雙手,或處理肉類和水果蔬菜的砧板和刀具沒有分開使用,造成其他食材和廚房環境污染。

然後當家長用了帶菌的手或在帶菌的環境下調製配方奶,或是準備副食品給幼童吃,就有可能沾上沙門氏菌,導致嬰幼兒得到沙門氏菌感染。

一般病患在感染沙門氏菌後約6至72小時會有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症狀,有時糞便會帶有黏液和血絲便等,常常嚇壞不少患者和家屬。

所幸一般健康的成人和年齡較大兒童發生沙門氏菌腸炎大多會自行痊癒,症狀也僅持續10天或更短的時間,致死率很低。

邱政洵提醒,但若是嬰幼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此菌,則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併發症,如敗血症、肺炎、骨髓炎、腦膜炎或是腸穿孔等,未及時救治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李建忠、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蔡安黎提醒,家長應加強洗手,尤其是烹調食物與用餐前,包含餵食嬰幼兒之前,務必洗手;購買肉品回家應立即處理,並以適度溫度保存。

砧板、刀具應區分生熟食外,也要區分肉品與蔬果類專用。

此外,雞蛋、肉品應徹底煮熟後再食用,避免使用未消毒或未煮過的水源如井水或礦泉水等。

嬰幼兒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

嬰幼兒沙門氏菌Tweet兒童腸胃炎該怎辦?醫:有四大症狀盡速就醫2021/03/0411:04重金屬超標近7倍!消基會抽驗20件嬰幼兒米製副食品 4件鎘含量超標2020/12/1416:46萬聖糖糖危機!歐洲小兒消化醫學會:7歲以下兒童一天吃超過四顆糖就算過量2020/10/2812:21嬰幼兒急性腹瀉人次增近5成 疾管署:台灣進入腸胃炎好發季節 2020/10/2717:01台灣再輸出三例武漢肺炎到日本?其中兩例還是嬰幼兒2020/10/2115:57更新時間:2021-03-1822:04GMT+08:00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