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吃什麼藥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憂鬱症/躁鬱症吃藥會好嗎?有什麼注意事項?

但要躁鬱症患者冒著復發風險停掉?這根本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不了解這種病。

我為了持續作追蹤,每個月都得跟醫師見一次面,每天睡前確認自己吃藥了 ...嚕哩貓的四季情歌跳到主文春晨寫下一整頁的筆記夏浪拍打青春的痕跡秋風吹來月夜的傾訴冬雪覆蓋又一年的回憶部落格全站分類:心情日記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pr24Wed201315:29憂鬱症/躁鬱症吃藥會好嗎?有什麼注意事項?如果要說有沒有「康復」,我覺得這個名詞在定義上就有點微妙。

我已經服藥很久了,病程總共六年(2004~2010)。

從重度憂鬱發作就開始吃,前四年都規律吃,後來因為感覺有變好了,就斷了一陣子。

沒想到躁症爆發,就又開始乖乖吃。

這之後的兩年,一直規律服藥,從來沒間斷過,狀況控制得非常好。

不可能完完全全平穩;跟一般人一樣,有時也會心情不大好,但都很快就過去了。

直到今天(2016.5.25),仍維持睡前五顆的劑量,而且為避免復發,打定主意是不停藥了。

 有一位朋友,曾三番兩次提起「那些藥對身體不好,能不能就不要吃了?」我就直白告訴她,能不吃,我也不想吃;但很多時候,人就不能照著心意走。

就像糖尿病之類的慢性疾病,該吃就是得吃,跟藥物本身好或不好無關。

另一位好友曾罹患癌症,儘管早已動過手術將癌細胞除淨,每天早上仍必須服藥,維持現狀。

凡慢性病治療,大抵上都是如此,沒什麼好抱怨的。

 有些人可能會誤會,認為只要意志力夠堅定,就可以徹底不用服藥。

但我必須強調,每個人狀況不一樣。

而且事實上,堅定地服藥也需要很大的意志力,很多病友都是用極大的意志力在持續治療。

今天一個單極性憂鬱症的病人,他可能可以經醫師指示慢慢停藥,終其一生都不需再接受治療。

但要躁鬱症患者冒著復發風險停掉?這根本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不了解這種病。

我為了持續作追蹤,每個月都得跟醫師見一次面,每天睡前確認自己吃藥了沒;對於情緒始終保持自覺,在心情起伏不定時找出可能原因,這些無非都要用到意志力。

 至於到底會不會好?要怎樣才算好? 事實上,控制得宜不就好了嗎? 我們都只企盼一切正常,正常工作、正常睡覺、正常看電視、正常作白日夢…如果能接受「吃藥恢復正常」,而不要太過期望「停藥後的正常」,心理會好受許多。

 我相信吃藥痊癒的人不在少數,只是他們病癒後恐怕不見得樂意分享。

這種病本來就要吃藥吃很久才能恢復穩定,且斷續服藥復發率很高。

有這種自覺的病友,都是先做過功課或有經歷過才比較清楚,也會更嚴格地督促自己服藥。

當然,因病症不同,恢復的時間長短也不一,很難一概而論。

但要下結論說「只要還在吃藥,就不算痊癒」,恐怕有失公允。

 那麼,憂鬱症/躁鬱症會好嗎?答案是:我相信大部分的情況下會好,只是並不容易,大多數的病友都花了非常久的時間。

而且,我們必須了解,身心症要回復穩定,有幾項要件:1.找到合適的藥物(通常要當白老鼠試很多種藥、甚至要多請教幾個醫師。

最好要把藥名抄下來,上網查詢,多作點了解)2.有按時服藥(超級無敵重要,請把它當作日常習慣)3.不會在醫師的指示以外,自行調藥(有時醫師會說可以根據當下的狀況調藥,但劑量要抓穩,不能自己亂調)4.不自行停藥(停藥一定是根據醫師的指示去做,千萬不要自認為可以凌駕專業)5.不吃藥配酒,不攝取過量咖啡因6.無論是否康復,都盡量別碰觸太多可能造成情緒失衡的事物(病友往往較敏感;我本來有點藝術家性格,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還算樂觀,但某部份其實也很纖細、愛胡思亂想。

所以康復之後,會刻意避開太過傷感的事物,或是投射太多情感在創作上。

日本三大文豪皆自殺身亡,不是沒有道理的。

或許這種疾病能成就一些偉大的藝術家,但能因病變成大師的人,其實也不算多,頂多就是比較有個人特色罷了。

可以的話,還是盡量以保持平穩為目標吧。

或許聽起來平庸,然而靠著這樣的生活所能造就的事物,或許比想像中還來得多!) 另外,想跟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藥盒。

  左邊的圓盤放的是我每天睡前該吃的藥,右邊則是帝拔癲。

有在服用這款藥的人,建議原廠盒子不要丟,這是專利設計,既能保持乾燥、又可以防水。

帝拔癲很容易受潮,放在這個原廠盒子裡就可以完全放心。

 之所以放圓盤的原因,當然不外乎就是為了提醒自己。

而且,有一點很



2. 躁鬱症藥物治療的注意事項

躁鬱症藥物治療的注意事項 · 1.情緒穩定劑療效. 1.1可協助病人穩定情緒,對於躁症或憂鬱的症狀都有療效,尤其是躁症。

· 2.情緒穩定劑的副作用. 2.1鋰鹽-口渴、多尿、腹部絞 ...首頁精神科躁鬱症藥物治療的注意事項:::最新消息焦點新聞本院公告各科新聞門診公告人事徵才招標資訊杏林溫情重大政策資訊圖像化衛教資訊:::精神科友善列印分享至fb分享至line躁鬱症藥物治療的注意事項發佈單位:網管中心發佈日期:110年04月02日1.情緒穩定劑療效1.1可協助病人穩定情緒,對於躁症或憂鬱的症狀都有療效,尤其是躁症。

1.2能夠有效調節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例如正腎上腺素及血清素的分泌量。

2.情緒穩定劑的副作用2.1鋰鹽-口渴、多尿、腹部絞痛、解稀便、噁心、嘔吐、手抖、手腳無力、倦怠、思考遲緩、體重增加、皮膚長粉刺、甲狀腺腫大、臉部及足踝水腫。

2.2癲通-頭暈、白血球數量減少、暈眩、頭痛、嗜睡、皮膚紅疹、腸胃不適。

當白血球減少時易產生發燒、黏膜潰爛、皮膚疹之症候群。

2.3帝拔癲-胃腸不適、無力、倦怠感、噁心、體重增加、短暫掉髮、口齒不清。

3.處理方法3.1口渴可以多喝白開水、勤潄口、口含冰塊或嚼口香糖以促進唾液分泌來改善。

3.2若手抖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則可與醫師討論治療此副作用。

4.注意事項 4.1須規則和持續服用才有效,且不可挑藥吃。

4.2服用的劑量需經醫師決定,因劑量不足時其治療效果不好,過量時則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副作用,故要規則回診治療。

4.3注意水份及飲食足夠之攝取。

4.4如遇有嚴重腹瀉、發高燒、步態不穩、嗜睡或身體疾病時,需與醫師聯繫服藥問題,若未能聯繫,可暫時停藥然後再大量飲水,並儘速至醫院抽血測藥物濃度。

4.5服藥期間,如有合併其他藥物治療,需與醫師討論所需注意事項。

4.6為確知劑量是否適當,請依照醫師安排的時間來院做定期的抽血檢查。

4.7抽血檢查時間是在前一次服藥後10-12小時內,需空腹抽血。

4.8預計懷孕或已懷孕的女性,須與醫師討論服藥問題。

5.參考資料連寶珠、廖肇安、劉宜釧(2019).精神科藥物治療.於蕭淑貞編著,精神科護理概論:基本概念及臨床應用(10版,173-183頁).台北市:華杏。

楊翠媛(2018).抗憂鬱劑及情緒穩定劑.於蕭淑貞總校閱.精神科護理學(四版,187-191頁).新北市:新文京。

  國軍桃園總醫院關心您!瀏覽人次:3,302更新日期:110-04-06回前頁 至頂端



3. 躁鬱症治得好嗎?

至於要服藥多久,則沒有一個定論,必須是臨床症狀與患者的狀況而定。

一般而言,第一次發作的話,可以先觀察看看,不一定要急著開始「維持性藥物治療」;第 ...Library心靈圖書館首頁心靈圖書館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躁鬱症治得好嗎?作者:陳俊欽    躁鬱症治得好嗎?這是很多患者與家屬最關心的問題。

  事實上,無論是「躁狂發作」還是「重鬱發作」,即使不治療,也多半會自己恢復,只是通常都會再復發。

藥物治療能縮短發作的時間,讓患者早日恢復正常,卻不能一勞永逸、永遠根治躁鬱症。

  只有少數的患者會只發作一次,然後就再也沒有第二次發作,也就是治癒了。

其他多數的患者都會多次發作。

而且,發作的次數越多,復發的機率就越大,間隔的時間就越短——起初可能每隔三年發作一次,一次持續兩個月,過了十年後,可能就變成兩年發作一次,到後來,可能變成一年發作一次,甚至一年發作很多次。

發作形式也會偏向憂鬱——也就是說:年紀較輕的時候,發生躁狂發作的機率較大,隨著年紀增加,重鬱發作的比例就會上升。

  無論是鋰鹽、抗癲癇藥物,甚至是電氣痙攣療法,通通不能根治躁鬱症。

抗憂鬱劑雖然可以縮短重度憂鬱發作,卻可能反而誘發躁狂發作。

這些治療至多只能縮短疾病發作時間(例如:原本可能持續半年的發作期,縮短成一個月),卻不能阻止疾病的復發。

  雖然這樣,藥物的重要性還是不能忽略的。

躁狂發作與重鬱發作都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破壞患者人際關係,能讓發作時期縮短一天、患者將來的生活障礙就會少一分,最忌諱的是堅持不服藥,任疾病惡化下去,這樣子,發作頻率不但會越來越高,患者的人生也會被破壞殆盡。

  唯一可以減低復發機率的方法是:維持性藥物治療。

也就是說,即使在躁狂發作或重鬱發作恢復後,繼續服藥(但藥量可以減少),倘若有復發跡象,即快速恢復一般劑量,等到症狀減弱了,再次減量下來。

在這情形下,復發機率會被減到最低,即使復發,症狀也不會太強。

  至於要服藥多久,則沒有一個定論,必須是臨床症狀與患者的狀況而定。

一般而言,第一次發作的話,可以先觀察看看,不一定要急著開始「維持性藥物治療」;第二次發作後,就建議至少服用藥物五年。

倘若長時間都未曾發作,患者又不想服用藥物,可與醫師討論、在門診中慢慢減藥;密切注意是否有症狀復發的跡象,倘若有,則必須盡量恢復用藥;千萬不要擅自停藥,否則為了少吃幾顆藥而讓疾病復發,反而得住院、吃更多的藥物,豈不是得不償失?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對抗躁鬱症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耐心,不要被江湖術士或神棍所蠱惑,放棄早已被證實有效的治療,而投向一些毫無根據的偏方或神跡。

雖然「不能治癒」這個事實是很令人沮喪的,但是,倘若只要每天規律服下幾顆藥物,就能換回原有的美好人生,那又何必自暴自棄?較舊的一篇回上一層選單較新的一篇-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杏語心靈花園圖書館正在整建中,尚未全面開放,您要收尋的文章經過核對,發現尚未收錄在新的杏語心靈花園裡頭。

暫時且陳列於此。

資料內容均不變。

一旦本文收錄進杏語心靈花園,將自動跳轉到新的頁面,諸多不便,尚請見諒。

線上諮詢線上約診線上約診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