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周雅荃 | 額顳葉 型 失 智 症

額顳葉型失智症與阿茲海默氏症最大差異點在於病人初期症狀並非記憶功能下降,而是行為問題的產生、人格的轉變或語言功能的退化。

此類型失 ...成大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全球資訊網意見信箱│網站導覽:::最新訊息中心簡介中心緣起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成員ADRC老師簡介失智症中心設置辦法組織架構與成員交通位置ADRC(English)服務內容失智症中心服務內容失智症照護諮詢門診表衛教專區失智症衛教資料失智症專業教材彩虹失智專刊總覽成大彩虹失智專刊愛心捐款107年度捐款106年度捐款105年度捐款104年度捐款103年度捐款102年度捐款101年度捐款100年度捐款活動剪影影音連結新聞連結活動資訊系列演講活動報名外部活動連結:::全文檢索快速選單失智症中心行事曆文章分享失智症中心成員文章白醫師專欄特邀專文100年徵文活動下載專區相關連結捐款專區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登錄人數:4,296人◆男性人數:1,774人◆女性人數:2,522人==[2021.02.28]==:::瀏覽位置:首頁>特邀專文字級選擇特邀專文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周雅荃發佈日期:2016-09-14「我只覺得人生很苦,為什麼是我遇到。

」這是訪談其中一位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的過程中,記下的幾個字。

除了閱讀過去文獻所知,與額顳葉型失智者、其照顧者對談過程中,也稍能體悟其中涵義。

額顳葉型失智症與常見的阿茲海默症有什麼不同?額顳葉型失智症與阿茲海默氏症最大差異點在於病人初期症狀並非記憶功能下降,而是行為問題的產生、人格的轉變或語言功能的退化。

此類型失智者多前往精神科、神經內科就診,但目前並無藥物可治癒與改善症狀,甚至因非典型失智症表現延誤就醫、確診困難無獲得適當處置;社會資源部分,因額顳葉型失智者多屬早發型失智症,發病時年齡低於65歲,目前並無在長期照顧、社會福利主要涵蓋範圍內,且專門提供給額顳葉失智症家庭的服務也較少;加上疾病無法及早確診,儘管有資源,也無法及時傳遞於額顳葉型失智者家庭。

照顧任務對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的影響照顧經驗上,與其他失智症照顧者不同的是,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在回憶病人發生異樣時,通常是發現他們思考或判斷上的改變,而非記憶功能下降,此項表現較難讓他們聯想為失智症。

在心理層面,會因為病人日常行為功能低落,例如:額顳葉型失智者部份會有飲食過量、飲食速度過快、誤食的問題,用餐時刻需緊盯個案;問題行為的產生,例如:重複敘述、大喊、不合時宜的舉止,讓照顧者感受到更大的負荷;且當病人出現躁動、無法控制、異常行為、冷漠時,也會讓照顧者會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

而過去也有研究指出,相較於阿茲海默症照顧者,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會經歷到較大的壓力與負荷、更多情緒上的痛苦以及有較低的控制感。

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的需求過去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的需求研究在2012年前僅有1篇。

為Nicolaou等人於2010年進行額顳葉型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照顧者需求、負荷與心理壓力的比較,該篇文獻所選用需求測量工具共29題,其中僅2題內容將焦點置於照顧者,分別為照顧者對於資訊的需求與照顧者的心理壓力,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需求仍有待釐清。

因此2016年學生經白明奇醫師、范聖育老師指導進行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的需求探討。

研究過程中,也因額顳葉型失智症確診並不容易,為確保主要照顧者資料有較高代表性,邀請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與住院醫師數名定期舉行個案討論會,除了建立額顳葉型失智症的診斷流程,並針對每一個案進行討論,提高診斷的正確性。

研究結果主要發現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未滿足需求程度高於阿茲海默症照顧者,且當照顧者未滿足需求程度越高時,情緒壓力也會越高。

特別在「疾病診斷和症狀」與「溝通困難或無法處理病人的行為」兩需求項目上,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未滿足需求程度顯著高於阿茲海默症照顧者。

「疾病診斷和症狀」部分,推測為額顳葉型失智者的疾病特性導致,因為相較於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不易被確診;「溝通困難」部分,因額顳葉型失智者常出現冷漠、不合適的行為,甚至若疾病亞型為語意型失智症(semanticdementia,SD)與漸進性非流暢型失語症(progressivenon-fluentaphasia,PNFA)失智者更會出現言語失用、說話次數減少的情況,照顧者若與其照顧對象無法溝通、互動,則容易出現無法與病人溝通的問題。

未來服務設計上,針對額顳葉型失智症照顧者,可特別針對照顧對象年紀較輕的族群提供服務,協助(1)了解額顳葉型失智症;(2)提升照顧技巧,教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