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早期察覺的失智症-額顳葉型... | 額顳葉 型 失 智 症

在失智症的分類上,大致分為兩類:退化性、血管性,而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為大腦神經細胞退化所造成的失智症。

額顳葉型 ...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隱私權保護政策×LINE會員找看護找長照資源熟齡來閱讀熟齡活動區搜尋首頁熟齡來閱讀病症知識不易早期察覺的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全部文章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新聞政策社會資源不易早期察覺的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91245人瀏覽2016/05/25作者愛長照編輯團隊額顳葉型失智症是形成早發性失智症最常見的原因,影響人的語言能力、判斷力、溝通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主要症狀包括早期人格變化、不合常理的行為(例如該安靜時卻一直講話)、語言表達不流暢,或者一直重複某些動作。

整理撰文/Brain在失智症的分類上,大致分為兩類:退化性、血管性,而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為大腦神經細胞退化所造成的失智症。

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LobarDegeneration,簡稱FTLD)則是腦部額葉、顳葉漸漸萎縮的一種腦部退化性疾病。

額顳葉型失智症是形成早發性失智症最常見的原因,影響人的語言能力、判斷力、溝通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主要症狀包括早期人格變化、不合常理的行為(例如該安靜時卻一直講話)、語言表達不流暢,或者一直重複某些動作:例如來回走到某個地點、重複讀同一本書、不停開關抽屜等,平均好發年齡在五十歲以後,比阿茲海默症早,且早期較難被周遭的人發現。

  而與阿茲海默症較大的不同是,疾病的初期,並不會出現神智混亂或是健忘的症狀。

部分患者的情緒與行為都有很大的改變,像是變得冷漠、自私、沒有同理心,且患者本身並無病識感。

  ▋ 發病以行為問題與語言障礙為主 由於額葉掌管人的高等思考、行為、智能、個性等,如果退化的問題出在額葉,早期會以個性改變為主要徵兆,患者變得被動、行為判斷出問題,因此對社會規範所不允許的事物也視若無睹,例如超市裡的東西拿了就吃;可能口無遮攔、重複同一行為、固執而沒有彈性等。

  若退化問題出在顳葉,則早期症狀多與語言表達有關,例如比較複雜的話語,已經無法表達或聽不懂,常說不出生活周遭物品的名稱或是人名,額顳葉型失智症的日常生活功能通常可以保持良好,直到疾病晚期之後,有時日常生活功能看起來漸漸變差,主要是受到語言能力受損的影響。

 言語退化分為,表達能力逐漸變差的「非流利性漸進性失語症」,以及患者漸漸無法使用、理解、想不起語詞的「語意型失語症」。

 除了上述這些症狀之外,額顳葉型失智症患者的其他行為能力相對的並未變差;照樣可開車、打扮、工作等,外表看來雖與常人無異,但判斷力卻有很大的問題,因此要格外小心。

  (圖片來源:Justin-S.-Campbell@flickr,CCBY-SA2.0) ▋ 生活上的安全照顧 在額顳葉型失智症中比例最高的行為變異型患者,會出現安全上的問題。

 患者可能穿著不適當的衣服、在廚房未關爐火而離開爐子、在外遊蕩或是迷路、出現攻擊行為或表現出其他具有危險性的行為。

 照護專家建議,可先將家中可能對患者產生安全疑慮的物品,換置為安全設備,例如使用有自動關火機制的安全爐具,接著為患者規劃每天規律化的生活作息;包括患者原本就熟悉及喜歡的活動,並安排,每次至少30分鐘的運動。

 運動有益健康,還可幫助入眠,良好的睡眠也有助於保持認知功能及穩定情緒。

  ▋ 診斷額顳葉並不容易  額顳葉型失智症診斷不易,懷疑是否罹患此病時,第一步要做的便是獲得準確的診斷。

雖然目前並無根治或是逆轉額顳葉型失智症的療法,但是用藥物治療,或改變生活方式都可以協助減輕症狀。

而且早期發現,尋求醫療的幫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及早學習和額顳葉型失智症患者的共處之道。

   ▶想了解更多失智症相關知識、活動訊息、線上報名等資訊,可洽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查詢。

▶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全面的關懷與照顧,推動失智症照護政策、倡導失智症預防。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失智者照顧協會社團法人台南市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失智症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社團法人屏東市失智症服務協會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長庚紀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