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痢疾 | 痢疾中醫

中醫內科學/痢疾 ... 痢疾是因外感時行疫毒,內傷飲食而致邪蘊腸腑,氣血壅滯,傳導失司,以腹痛腹瀉,里急後重.,排赤白膿血便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具有傳染性的外感疾病。

中醫內科學/痢疾跳轉到:導航,搜索醫學電子書>>《中醫內科學》>>外感病證>>痢疾中醫內科學外感病證感冒外感發熱濕阻痢疾瘧疾中醫內科學目錄痢疾是因外感時行疫毒,內傷飲食而致邪蘊腸腑,氣血壅滯,傳導失司,以腹痛腹瀉,里急後重.,排赤白膿血便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具有傳染性的外感疾病。

痢疾,古代亦稱「腸游」、「滯下」等,含有腸腑「閉滯不利」的意思。

本病為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夏秋季節為最多,可散在發生,也可形成流行,無論男女老幼,對本病「多相染易」,在兒童和老年患者中,常因急驟發病,高熱驚厥,厥脫昏迷而導致死亡,故須積極防治。

中醫藥對各類型痢疾有良好的療效,尤其是久痢,在辨證的基礎上,採用內服中藥或灌腸療法,常能收到顯著的效果。

《內經》稱本病為「腸游」,對本病的病因、症状、預後等方面都有所論述,如《素問.太陰陽明論》說:「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臟則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辯。

」指出本病病因與飲食不節有關。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火淫所勝,……民病泄注赤白,……腹痛溺赤,甚為血便。

」指出本病的病因與氣候有關,症状為腹痛,便下赤白。

漢《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將本病與泄瀉合稱「下利」,制定了寒熱不同的白頭翁湯和桃花湯治療本病,開創了痢疾的辨證論治,兩方一直為後世醫家所喜用。

隋《諸病源候論》有「赤白痢」、「血痢」、「膿血痢」、「熱痢」等20餘種痢候記載,對本病的臨床表現和病因、病機已有較深刻的認識。

唐《備急千金要方》稱本病為「滯下」,宋《嚴氏濟生方》正式啟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謂痢疾者,古所謂滯下是也」,一直沿用至今。

金元時期,《丹溪心法》明確指出本病具有流行性、傳染性:「時疫作痢,一方一家內,上下傳染相似」,並論述痢疾的病因以「濕熱為本」。

清代,出現了痢疾專著,如《痢疾論》《痢證論》等,對痢疾理論和臨床進行了系統總結,學術上也有所創新。

中醫學的痢疾與西醫學的痢疾病名相同,部分臨床表現一致。

包含了西醫學中的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以及似痢非痢的疾病,如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結腸直腸惡性腫瘤等,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處理。

【病因病機】1.時邪疫毒時邪,主要指感受暑濕熱之邪,痢疾多發於夏秋之交,氣候正值熱郁濕蒸之際,濕熱之邪內侵人體,蘊於腸腑,乃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因素。

《景岳全書.痢疾》說:「痢疾之病,多病於夏秋之交,古法相傳,皆謂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熱之毒蓄積為痢。

」疫毒,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溫疫論.序》),「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溫疫論.原病》),即疫毒為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致病邪氣,故稱之癘氣。

疫毒的傳播,與歲運、地區、季節有關。

時邪疫毒,混雜傷人,造成痢疾流行。

2.飲食不節一是指平素飲食過於肥甘厚味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損傷脾胃;二是指食用餿腐不潔的食物,疫邪病毒從口而人,積滯腐敗於腸間,發為痢疾。

痢疾為病,發於夏秋之交,這個季節暑、濕、熱三氣交蒸,互結而侵襲人體,加之飲食不節和不潔,邪從口人,滯於脾胃,積於腸腑。

故痢疾的病理因素有濕、熱(或寒)、毒、食等,濕熱疫毒之邪為多,寒濕之邪較少。

病位在腸腑,與脾胃有關,這是因邪從口而人,經胃脾而滯於腸之故。

故《醫碥.痢》說:「不論何臟腑之濕熱,皆得人腸胃,以胃為中土,主容受而傳之腸也。

」隨著疾病的演化,疫毒太盛也可累及心、肝,病情遷延,也可窮及於腎,《景岳全書.痢疾》說:「凡里急後重者,病在廣腸最下之處,而其病本則不在廣腸而在脾腎。

」痢疾的病機,主要是時邪疫毒積滯於腸間,壅滯氣血,妨礙傳導,腸道脂膜血絡受傷,腐敗化為膿血而成痢。

腸司傳導之職,傳送糟粕,又主津液的進一步吸收,濕、熱、疫毒等病邪積滯於大腸,以致腸腑氣機阻滯,津液再吸收障礙,腸道不能正常傳導糟粕,因而產生腹痛、大便失常之症。

邪滯於腸間,濕蒸熱郁,氣血凝滯腐敗,腸間脂膜血絡受損,化為膿血下痢,所謂「蓋傷其臟腑之脂膏,動其腸胃之脈絡,故或寒或熱,皆有膿血」。

腸腑傳導失司,由於氣機阻滯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