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中醫病證名。是以痢下赤白膿血,腹痛 | 痢疾中醫

痢疾,中醫病證名。

是以痢下赤白膿血,腹痛,里急後重為臨床特徵。

主要病因是外感時邪疫毒,內傷飲食不潔。

病位在腸,與脾胃有密切關係。

病機為濕熱、疫毒、寒濕結於腸 ...痢疾痢疾,中醫病證名。

是以痢下赤白膿血,腹痛,里急後重為臨床特徵。

主要病因是外感時邪疫毒,內傷飲食不潔。

病位在腸,與脾胃有密切關係。

病機為濕熱、疫毒、寒濕結於腸腑,氣血壅滯,脂膜血絡受損,化為膿血,大腸傳導失司,發為痢疾。

暴痢多實證,久痢多虛證。

痢疾的治療,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澀,熱痢宜清,寒痢宜溫,寒熱虛實夾雜者宜通澀兼施、溫清並用。

對具傳染性的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應重在預防,控制傳染。

基本信息中文名:痢疾別名:腸澼、赤沃傳染病:是就診科室:傳染科主要病因:外感時邪疫毒、飲食不潔分類:內科—脾胃系疾病名詞解釋痢疾是以大便次數增多,腹痛,里急後重,痢下赤白黏凍為症狀。

是夏秋季節常見的傳染病。

歷史沿革1、《內經》稱本病為“腸澼”、“赤沃”,指出感受外邪和飲食不節是兩個致病的重要環節。

2、《難經》稱之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

3、《傷寒論》、《金匱要略》將痢疾與泄瀉統稱為“下利”,其治療痢疾的有效方劑白頭翁湯等一直為後世沿用。

4、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有“天行毒氣,夾熱腹痛下痢”之說,以“痢”稱本病,逐步為後世醫家所接受。

5、《千金要方》稱本病為“滯下”。

6、宋代《濟生方》正式用“痢疾”病名:“今之所謂痢疾者,古所謂滯下是也”。

7、《丹溪心法》進一步闡明痢疾具有流行性、傳染性,指出“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並論述痢疾的病因以“濕熱為本”,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則。

8、清代有痢疾專著,如吳道瓊的《痢症參匯》、孔毓禮的《痢疾論》。

痢疾與西醫病名的關係本節討論的內容以西醫學中的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為主,而臨床上潰瘍性結腸炎、放射性結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出現類似本節所述痢疾的症狀者,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1、外感時邪痢疾預防本病多由感受時令之邪而發病,感邪的性質有三:一為疫毒之邪,內侵腸胃,發病驟急,形成疫毒痢;二為濕熱之邪。

濕鬱熱蒸,胃腸氣機阻滯,發為濕熱痢;三為夏暑感寒傷濕,寒濕傷中,胃腸不和,氣血壅滯,發為寒濕痢。

2、飲食不潔(節)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誤食餿腐不潔之物,釀生濕熱,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損傷脾胃,中央受困,濕熱或寒濕、食積之邪內蘊,腸中氣機阻滯,氣滯血瘀,與腸中腐濁相搏結,化為膿血,而致本病。

病機痢疾病位在大腸,與脾、胃相關,可涉及腎。

病理因素以濕熱疫毒為主,病理性質分寒熱虛實。

基本病機為邪蘊腸腑,氣血壅滯,傳導失司,脂絡受傷而成痢。

病理性質:初期多為實證,因濕熱或寒濕所致。

下痢日久,可由實轉虛或虛實夾雜。

病理演變:濕熱疫毒內侵,毒盛於里,熏灼腸道,耗傷氣血,為疫毒痢。

如痢疾失治,遷延日久,或收澀太早,關門留寇,正虛邪戀,可發展為下痢時發時止,日久難愈的休息痢。

診查要點診斷依據1、以腹痛,里急後重,大便次數增多,排赤白膿血便為症狀。

2、暴痢疾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惡寒、發熱等;久痢疾起病緩慢,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疫毒痢病情嚴重而病勢兇險,以兒童為多見,起病急驟,腹痛、腹瀉尚未出現之時,即有高熱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淺表,神昏驚厥,而痢下、嘔吐並不一定嚴重。

3、多有飲食不潔史;急性起病者多發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四季皆可發生。

病症鑑別痢疾與泄瀉兩者多發於夏秋季節,病位在胃腸,病因亦有相似之處,症狀都有腹痛、大便次數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數多而量少,痢下赤自膿血,腹痛伴里急後重明顯。

而泄瀉大便溏薄,糞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無赤白膿血便,腹痛多伴腸鳴,少有里急後重感。

泄瀉、痢疾兩病在一定條件下,又可相互轉化,或先瀉後痢,或先痢後瀉。

一般認為先瀉後痢病情加重,先痢後瀉病情減輕。

相關檢查糞便常規、血常規檢查。

大便培養出致病菌是確診的關鍵。

必要時可行X線鋇劑,結腸鏡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

辨證論治辨證要點1辨久暴,察虛實主次暴痢發病急,病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