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生長痛就長不高?孩子睡前腳就疼! | 小兒 骨 頭痛

據小兒神經科醫師說:「生長痛」不是骨頭痛,而是軟組織疲勞產生一種牽拉疼痛。

這種疼痛多發於2〜13歲的孩子,且一般夜間發作,發病率從2.6%〜49.4%不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

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媽媽經更新於2020年03月18日03:24•發布於2020年03月18日00:30前不久,一位媽媽經歷了一場虛驚:她5歲的兒子,在沒有任何外傷的情況下,一到睡前就喊腿疼。

而且最近一周,疼痛更加頻繁,甚至有幾次還從睡夢中疼醒了。

更詭異的是,只要到了第二天早晨,孩子的腿痛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踪,能跑能跳,絲毫沒有生病的跡象。

送往醫院檢查後,媽媽才安心不少。

原來這種疼痛就是典型的「生長痛」。

據小兒神經科醫師說:「生長痛」不是骨頭痛,而是軟組織疲勞產生一種牽拉疼痛。

這種疼痛多發於2〜13歲的孩子,且一般夜間發作,發病率從2.6%〜49.4%不等,在4〜6歲的孩子中高達36.9%。

究其原因,無外乎如下三點:1.骨骼生長迅速孩子們每天的活動量大,長骨生長迅速,而其周圍的神經、肌腱、肌肉的生長則相對較慢。

這就造成了局部肌肉筋腱生長發育不太協調,引起了關節酸痛等不適。

2.代謝物堆積孩子在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不協調,會造成酸性代謝產物堆積,使肌肉產生酸痛感。

3.脛骨內彎若孩子過早學習走路,腿部肌肉力量不夠,可能會導致小腿脛骨向內彎曲和膝關節外翻。

隨年齡的增長,腿部肌肉力量足以支撐起身體重量,脛骨內彎和膝關節外翻會得到矯正,這時幼兒會無意識地繃緊腿部肌肉,產生疼痛。

雖然「生長痛」痛的厲害,但這真不是病,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生長痛」的3個錯誤認知錯誤認知1:生長痛是缺鈣孩子出現生長痛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補鈣。

雖有些孩子在這段時間會缺鈣,但補鈣對緩解生長痛沒有幫助。

因為生長痛原因不在骨頭,而在軟組織疲勞。

盲目的補鈣不僅不會緩解疼痛,還不利於骨骼生長,影響身高發育。

錯誤認知2:沒有生長痛就長不高許多家長在了解「生長痛」這一概念後,若是自家孩子沒出現生長痛也會很焦慮,以為孩子未出現生長痛就長不高。

事實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生長痛,且生長痛與身高並無關聯性。

生長痛,長高,補鈣,發育期,關節疼痛錯誤認知3:發育期的關節痛都是生長痛雖然生長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著並不是說發育期的關節疼痛都是生長痛。

就在上個月,一名14歲女孩手臂疼,家長以為是「生長痛」,沒有在意。

誰知疼痛越來越嚴重,手臂竟然腫了起來,連書包都背不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患了骨癌。

有些疼痛和生長痛症狀很像,不注意區分確實容易誤判。

若是孩子腿疼時還伴有如下症狀,家長們一定不能輕視:■持續性疼痛或關節腫脹、積液。

■除了骨和關節疼痛外,還伴有高燒、臉色蒼白等症狀。

■晨醒後關節僵硬。

■單側疼痛,且活動受限、關節觸痛、關節活動時疼痛。

生長痛是一種軟組織的疼痛,不會造成紅、腫、熱、痛,且一般能自行緩解,若是疼痛持續時間過長,則需及時就醫。

如何判斷生長痛?面對孩子疼痛,難以判斷是否為「生長痛」時,可以通過如下特徵進行辨別:1.疼痛時間白天孩子活動量較大,不易察覺疼痛,到夜間,血流減慢,疼痛就會非常明顯。

因此,生長痛一般在夜間發作。

且持續時間不長,一般在幾分鐘到1個小時不等。

2.疼痛部位生長痛最常發生部位是下肢,膝、踝關節上下的腿部。

偶爾會在腹股溝區,疼痛一般在關節以外的地方,且一般為兩條腿同時疼,少有單側疼痛,更不會出現按壓性疼痛。

還有些身高增長較快的兒童,會因胃腸的血液供應不足,而產生痙攣性收縮,隨之出現陣發性腹痛,也屬於生理性疼痛。

3.疼痛性質生長痛主要是間歇和陣發式的肌肉疼痛,會有酸脹和鈍痛感,但關節或骨骼不會疼痛。

生長痛是一種生理性,自限性的良性疼痛,一般不會特別劇烈,在孩子能忍受的範圍內,一般也無需用藥。

生長痛,長高,補鈣,發育期,關節疼痛孩子生長痛,如何應對?那面對孩子生長痛,我們就束手無策了麼?當然不是。

我們可以通過如下方法緩解孩子的疼痛:1.給孩子局部熱敷生長痛發作時,應讓孩子充分休息,睡前可用溫水給孩子泡腳、用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