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完癌症手術,接下來到底該做化療還是放療? | 腫瘤切除後

手術、放療與化療是傳統治療癌症的3種方式,絕大多數的癌症病患在動手術切除惡性腫瘤後,都要面對是否繼續進行化療或放療的抉擇,然而到底 ...Skiptocontent手術、放療與化療是傳統治療癌症的3種方式,絕大多數的癌症病患在動手術切除惡性腫瘤後,都要面對是否繼續進行化療或放療的抉擇,然而到底該如何做出決定,除了醫師的專業診斷之外,癌友和家屬也有必要弄清楚這兩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與差異,然後才能全心配合醫療行動,繼續與癌細奮戰。

放療與化療有什麼不同?要談化療與放療的差異,可以從治療本質、適應病症、治療副作用等3個面向來探討,這兩種治療方式也可以視患者病況採取單一或聯合進行的作法。

一、治療本質:放射線治療就是使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射腫瘤,以抑制和消滅癌細胞的治療方式,放療可以單使進行,也可以做為手術治療和化療搭配的輔助治療方式,以提高癌症的治癒率。

而針對某些腫瘤較大的患者,可以在手術切除前先進行一段時間的放療,使腫瘤體積縮小,讓原本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得以動手術切除腫瘤;而對於部份晚期癌症患者,則可以透過姑息性放療達到緩解症狀與止痛的效果。

至於化療則是用化學合成藥物治療癌症的方法,是治療腫瘤與部份自身免疫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效果是避免癌細胞擴散、減緩癌細胞增殖、緩解腫瘤引發的不適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大部份的腫瘤化療會進行4到6個療程,並且聯合使用2到3種化療藥物,以增強效果,降低毒性。

二、適應病症:放療一般是針對比較局部性的實體腫瘤癌症的根治治療,例如頭頸部的腫瘤、肺癌、食道癌、皮膚癌等等,此外,放療也可以針對一些癌症進行術前或術後的輔助治療,例如乳腺癌、子宮頸癌、胃癌或直腸癌,或者是對骨或腦轉移的腫瘤病患進行姑息性放療,但化療對於白血病等全身性的腫瘤則效果有限。

醫界分析,目前有70%的癌症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階段需要接受放射線治療,可見得放療在癌症治療中的重要地位。

至於化療適用的癌症範圍較廣,可以用於全身性的腫瘤,來抑制癌細胞的擴散,適用的癌症包括淋巴癌、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的癌症,還有乳腺癌、胃癌、肺癌、與生殖系統腫瘤等等。

化療的效果取決於腫瘤的類型與病情的程度,對於有些癌症可以治癒,但更多的效果是在抑制腫瘤的生長與擴散。

三、治療副作用:放療的副作用是以身體的局部反應為主,例如患部表面皮膚紅腫發癢、口腔與食道黏膜發炎、消化不順、排便異常,食慾不振、容易疲倦。

而化療的副作用反應會比較全面性,例如口腔黏膜破損、骨髓疼痛、胃腸不適、腹瀉、噁心嘔吐、大量落髮,以現在醫藥生技發展進步的狀況,過去化療時常出現肝腎功能損傷、心肺功能受損,或劇烈嘔吐的臨床反應已經大幅減少。

放、化療兩種方式並不互斥,也沒有絕對的優劣對比放療與化療雖然有上述3項主要的差異,但並非完全互斥的兩種治療癌症方式,例如在肺癌與乳腺癌等癌症,就常是放、化療兼用的綜合治療方式,完全視病患病程分期、身體狀況,由醫師進行綜合判斷後再做出決定,而放、化療醫治效果也要看病患的具體病情而定,沒有哪一種治療方式優於另一種的說法。

延伸閱讀癌症的疼痛到底有哪幾種?如何使用止痛藥才能減輕癌痛?聽到這兩個字就害怕,癌症「化療」真的有用嗎?癌症治好了就沒事嗎?70%病患會擔心復發問題癌症患者放寬心!放射線治療副作用機率只有20%文/陳亦云圖/許嘉真COVID-19/新增本土個案!華航機師同住家人也感染暴露史曾在台北清真寺2021-04-23新冠肺炎「症狀」已經改變!但有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2020-03-231分鐘看懂!新冠肺炎、流感、感冒症狀有何差異2020-03-21夏天容易長又癢又腫的「汗皰疹」!家醫科醫師:這些食物暫時不要吃2020-05-24人體地圖人體地圖腦神經心血管骨骼、關節腸胃腎臟、泌尿系統症狀查詢常見症狀新冠症狀過敏咳嗽頭痛便祕健康百科科研新知用藥安全營養衛教中醫養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育兒親子罕見疾病醫學故事傳染疾病請問專家醫生說中醫師說牙醫說藥師說護理師說營養師說治療師說科學家說專家側寫輔大專家說醫學專區新冠肺炎專區新冠疫苗居家防護專家科研獨家專訪圖解疫情糖尿病專區糖友必知預防保養專家科研飲食與運動更多醫學專區心血管專區十大學者專訪流感疫苗專題美豬開放爭議未來醫學專區急診室直擊圖解健康圖解健康居家保養健康知識穴道運動食物營養漫話健康漫話科普圖解疫情癌症百科治療癌症認識癌症協助資源康復調理抗癌新知預防癌症抗癌故事影音健康健康生活醫療新知吃出營養運動教室健康管理健康檢查自我檢測討論版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