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毒@ 僕人 | 中間型食品中毒

依感染致病之方法又可分為感染型、毒素型及中間型。

1.感染型之食品中毒:為微生物經由食品被攝食進入人體,於體內大量繁殖引起疾病,因此必需要有 ...僕人一個國家的國力昌盛不是看國防、經濟,而是視國家如何對待人民中的鰥寡孤獨廢疾者而定。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0706072104食品中毒?醫藥【食品中毒】       「食品中毒」係指因攝食污染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化學物質或其他毒素之食品而引起之疾病,主要引起消化系統之不適,如嘔吐、腹瀉、腹痛等之症狀。

        依流行病學及美國疾病防治中心以往採用之定義──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發生相同的症狀,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便、嘔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者其他有關環境檢體(如空氣、水、土壤)中分離出相同類型(如血清型、噬菌體型)的致病原因,則稱為一件「食品中毒」,但如因攝食肉毒桿菌或急性化學性中毒時,雖只有一人,也可視為一件「食品中毒」。

        食品中毒依致病原因分類,可分為細菌性食品中毒、天然毒素食品中毒、化學性食品中毒。

(一)細菌性食品中毒       依感染致病之方法又可分為感染型、毒素型及中間型。

       1.感染型之食品中毒:為微生物經由食品被攝食進入人體,於體內大量繁殖引起疾病,因此必需要有足夠之活細胞繁殖,且可克服體內之免疫抵抗系統。

此類之食品中毒原因菌包括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等。

            (1)腸炎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存在於沿海海水中,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30-37℃)繁殖速度快,可在12-18分鐘內繁殖一倍,所以食物只要經少量的腸炎弧菌污染,在適當條件下,短時間內即可達到致病程度。

發病潛伏期2-48小時(平均12-18小時),主要症狀為噁心、腹痛、水樣腹瀉、微發燒。

發生腸炎弧菌中毒,主要原因食品是受污染的水產品,然而腸炎弧菌亦可透過菜刀、砧板、抹布、器具、容器及手指等媒介物間接污染食物而引起中毒。

              預防方法:                a.生鮮魚貝等海鮮類以自來水充分清洗後冷藏,以抑制微生物繁殖生長。

                b.熟食及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

手、抹布、砧板和廚房器具於接觸生鮮海產後均應用清水徹底清洗。

                c.廚師料理生鮮海產食品應小心處理,以免污染其他熟食。

                d.確保烹調的海產食物須經過100℃煮沸充分加熱﹔避免生食。

                e.煮熟的食物必須保存於夠高的溫度(高於60℃),否則即須迅速冷藏至5℃以下,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生食與熟食不宜放在同一冰箱或儲藏櫃,若不得已須存放同一地點,熟食也須放在上層,以免遭受生食食品之污染。

            (2)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食用受沙門氏桿菌污染之肉品、蛋、乳等高蛋白質之食品後,約8~48小時,病患出現噁心、腹痛、嚴重腹瀉、脫水、突發性頭痛,有時會有輕微發燒、腹瀉和食慾不振達數天之久。

除了引起前述症狀外,亦有可能進入血液而發展成敗血症,在身體一些部位造成病變(如心包膜炎、腦炎、關節炎、肺炎等),除了幼兒、老人或免疫能力較差的人外,一般情況下很少會引起死亡。

其發病期間通常為2到5天。

有腹瀉的患者在患病數日到數週內因排菌而具有傳染性。

              預防方法:                a.沙門氏桿菌在60℃加熱20分鐘時即死滅,因此食品應充分加熱煮熟,在加熱烹調後立即供食。

                b.即食食品如未及早食用,應保存於冰箱(5℃以下),以防止細菌繁殖並防止受到鼠、蠅、蟑螂等污染。

                c.烹調食品前以自來水用肥皂將手指及手掌充分洗滌乾淨。

                d.防止媒介病菌的鼠、蠅、蟑螂等侵入或將其去除;又不得將狗、貓、鳥等動物帶入食品調理場所。

        2.毒素型之食品中毒:食品於食用前病原菌已於其中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且此種毒素不被酵素分解消化也不會因消化道之環境而破壞。

此類之食品中毒原因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肉毒桿菌等。

            (1)金黃色葡萄球菌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