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不開的寶貝談幼兒童的分離焦慮 | 3歲 分離焦慮

小敏3歲多了,還是沒辦法接受媽媽離開一步,到陌生情境、遇到陌生人,更使出無尾熊抱,黏在媽媽身上不願下來,若媽媽作勢要離開,小敏更會放聲大哭……」.亞東院訊電子報第148期(2012年3月)  離不開的寶貝談幼兒童的分離焦慮精神科江淑蓉臨床心理師   「小敏3歲多了,還是沒辦法接受媽媽離開一步,到陌生情境、遇到陌生人,更使出無尾熊抱,黏在媽媽身上不願下來,若媽媽作勢要離開,小敏更會放聲大哭……」  許多父母都可能經歷過上述孩子依賴、拒絕分離的情況,這種兒童與主要照顧者分離時,產生壓力而有哭鬧等負向情緒或特殊行為表現的情形,稱之為「分離焦慮」。

一般說來,1歲多是分離焦慮反應的高峰期,2歲後會減緩下來,若是持續出現強烈的焦慮表現,就會影響人際、情緒的發展,以及學習成效。

有研究更指出,兒童期的分離焦慮若未獲得適當處理,待日後青少年期可能有較高的風險出現其他的焦慮疾患,或遇到人生中的依戀或穩定的關係被中斷、受威脅時,會有極大的痛苦感受,影響決定與表現。

如何因應這樣常見、關鍵的兒童發展任務,協助孩子安然渡過呢?各位爸媽,就讓我們從頭說起。

分離焦慮怎麼來?    孩子3-4個月大時,開始有分辨主要照顧者與陌生人的能力;到了5-6個月大時會認定一個特定照顧者,藉由照顧者穩定的支持、情感互動,約莫在孩子2歲時會發展完成安全的依附關係。

在這段6個月到2歲的發展過程,孩子會先經歷對特定照顧者的依賴、對陌生人與情境的排斥或害怕,然後在照顧者的支持下,逐漸往外探索世界。

過程中,常會見到孩子短暫離開照顧者,往前走幾步、玩一下,又回頭投入照顧者的懷抱,若此時照顧者能提供安撫,稱讚孩子的勇敢探索行為,接著鼓勵孩子再次往外探索,孩子多半能順利通過此發展任務,有穩定的依附感受,對世界有安全感,對自我能力有信心,也就能避免後續的分離焦慮。

而上述照顧者提供的穩定支持,即是早期有名的兒童精神學家溫尼考特〈Winnicott〉所說的「gentlypush」,亦即父母擔當孩子的安全堡壘,輕輕地把孩子推向外界的世界,讓他得以成為一個獨立個體來發展。

 安然渡過分離焦慮期 所以在建立安全依附、減緩分離焦慮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盡量提供一個這樣的教養環境,幫忙孩子順利發展,包括:*給予穩定、安心感受:幼兒時期宜多陪伴孩子,增進親密的親子關係,生活作息、平時的行程安排要讓孩子有預期感*擔任安全堡壘:與他人遊戲或互動過程,家長可先坐在孩子身旁,漸漸地稍退到斜後方,讓孩子稍適應獨立,但也可以看到或容易找到您,當孩子回頭尋求撫慰時,可以抱抱他,同理他的感受,鼓勵他剛剛的勇敢表現,可給予支持力量,也可避免孩子擔心照顧者突然消失*增加探索經驗:多提供孩子人際、遊戲活動經驗,可帶孩子一起加入進行,家長以身作則,表現對外界的正向感受、期待,讓孩子得以仿效學習,形成對世界的安全認知,避免常對孩子說「這很恐怖、要小心;不要弄這個、這個不好」*提高我能感:鼓勵、誘導孩子嘗試新事物,對於孩子的努力給予稱讚,甚至偷偷協助成功,增加嘗試動機與自信心,讓孩子認為自己有因應外在世界與事物的能力*照顧者的心理準備:家長要能自我調適,要有允許孩子離開的準備心情,對孩子的離去不要太依依不捨,像是鼓勵孩子留在身邊*預告離開:當孩子對陌生情境較具適應力時,家長可嘗試預告離開,緩緩地說再見,堅定地保證回來的時間,並留下代表性物品陪伴在孩子身邊(如:小毯子、媽媽的包包、鑰匙等),然後在短暫離開後依約定再次出現,後續視孩子適應情況,逐漸拉長離開時間避免做的事 孩子在練習分離的階段,其實是在建立安全感與學習因應情緒,但照顧者有時會用了不佳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結果強化了孩子害怕、焦慮的感受,也迫使孩子用壓抑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對於後續的人格發展恐怕會有負向影響。

因此在處理的時候,會建議家長避免以下幾點作法:*避免強迫孩子分離,在孩子哭鬧的情況下轉身離開*不說恐嚇、威脅的話語(像是「你不乖,所以爸爸/媽媽不要你了」)*減少使用欺騙孩子的說法(如說去拿個東西卻沒再回來)或偷偷離開 需專業協助的情形  倘若家中的寶貝已超過3歲,仍有明顯的分離焦慮表現,家長仍可先嘗試上述的方法、原則,亦即增進親密感、同理孩子感受、陪伴嘗試與漸進式分離,孩子的焦慮表現若能逐漸減輕就不需要擔心。

但若有持續的情形,且已影響孩子的生活、社會功能,宜考慮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由精神科(兒童心智科)的專業醫療人員一起幫忙,透過親職諮詢、遊戲治療、行為減敏感法、環境支持等方式,減緩與逐步消除孩子的焦慮。

另外,爸媽們也可想想孩子的分離焦慮是一直存在,或是近來有特殊事件發生(如上幼稚園、有恐懼事件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