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 | 胃炎

胃炎是指胃壁內部的發炎反應,有可能短促而劇烈,也可能是長期持續的過程。

最常見的症狀是上腹痛,其他可能症狀包含噁心、嘔吐、腹脹、食慾不振,以及心 ...胃炎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胃炎H&E染色的病理標本顯示為胃炎。

症狀上腹痛、噁心、嘔吐、腹脹、食慾喪失、胸口灼熱[1][2]併發症失血,胃潰瘍,胃腫瘤,惡性貧血[1][3]病程短或長期[1]肇因幽門螺旋桿菌,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酒精,抽菸,古柯鹼,重病,自體免疫疾病[1]診斷方法內視鏡、上消化道檢查、血液檢查、糞便檢查[1]相似疾病或共病心肌梗塞,胰臟炎,膽囊疾病,潰瘍疾病[2]治療抗酸藥物、H2阻抗劑、氫離子阻斷劑、抗生素[1]盛行率將近50%的人都有經歷[4]死亡數498000(2015中國大陸)[5]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腸胃道疾病ICD-9-CM535.41、535.4、535.40、535.00、535.01、535.0DiseasesDB34500MedlinePlus001150eMedicine176156[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胃炎是指胃壁內部的發炎反應,有可能短促而劇烈,也可能是長期持續的過程。

最常見的症狀是上腹痛,其他可能症狀包含噁心、嘔吐、腹脹、食慾不振,以及心灼熱[1][2];甚至有患者是沒有症狀的。

胃炎的併發症可能有出血、胃潰瘍、胃腫瘤等。

[1]若患者因體內有胃幽門螺旋桿菌之抗體所引發的自體免疫疾病,進而造成缺乏維生素B12導致紅血球低下,這種症狀稱為惡性貧血。

[3]常見的胃炎成因包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相對少見的胃炎成因則包含:喝酒、吸菸、吸食古柯鹼、自體免疫疾病、放射治療、克隆氏症及其他嚴重疾病。

[1][6]內視鏡檢查、上消化道的X光檢查、血液檢查和糞便檢查,皆有助於診斷病況。

[1]有時胃炎僅是疾病表徵,如心肌梗塞、胰腺炎、膽囊疾病和消化性潰瘍,均可能引發胃炎。

[2]避免接觸引發胃炎的事物是預防的最好做法。

[4]能夠使用的藥物治療包括抗胃酸藥物、抗H2藥物、氫離子阻斷劑。

[1]在急性發作的時候,糊狀利多卡因可能會有所幫助。

[7]胃炎也可能是因為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所引起的。

如果檢測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話,建議合併使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黴素。

[1]如果合併發生惡性貧血,口服或注射補充維他命B12會有所幫助。

[3]停止食用對胃部造成壓力的食物會有所幫助。

[8]全球有半數的人都有胃炎的困擾。

[4]症狀發生的頻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變得更為頻繁。

[4]胃炎常常併發十二指腸炎,在2013年造成六萬人死亡。

[9]幽門螺旋桿菌在1981年,首次由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醫師發現。

[10]目錄1胃炎症狀1.1急性胃炎1.2慢性胃炎2參考文獻胃炎症狀[編輯]上腹部不適、胃痛、腹脹、消化不良、打嗝、噁心嘔吐、腹瀉。

胃炎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

按臨床發病緩急,一般可分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和特殊類型胃炎。

急性胃炎[編輯]急性胃炎發病急驟,多因食物中毒、化學品、藥物刺激或嚴重感染所引起,輕者僅有食欲不振、腹痛、噁心、嘔吐;嚴重者可出現嘔血、黑便、脫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有細菌感染者常伴有全身中毒症狀。

急性胃炎除小部分病人轉變為慢性胃炎外,大多在短期內痊癒。

 慢性胃炎[編輯]慢性胃炎可分為肥厚性、萎縮性、淺表性和疣狀胃炎四種,以淺表性較多見。

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症狀,症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

大多數患者常無明顯症狀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

肥厚性有時胃炎與消化性潰瘍很相似。

萎縮性胃炎患者大多伴有胃酸過少或缺乏,有轉變為胃癌的可能性,病變局限於胃竇部,稱胃竇炎,伴有黏膜腸腺化生與間變者,可能發展為胃癌。

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症狀,個別伴有黏膜糜爛的患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

參考文獻[編輯]^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Gastritis.http://www.niddk.nih.gov.No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