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 | 巴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簡稱PD)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统。

它的症狀通常隨時間緩慢出現,早期最明顯 ...帕金森氏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帕金森症候群。

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帕金森氏症同義詞原發性帕金森症候群、運動減弱僵直症候群、震顫麻痺症候群威廉·理查·高爾斯(英語:WilliamRichardGowers)繪製的帕金森氏症插圖,此圖首見於1886年出版的《神經系統疾病手冊》(AManualofDiseasesoftheNervousSystem)。

症狀顫抖、肢體僵硬(英語:Spasticity)、運動遲緩、步態異常(英語:gaitabnormality)[1]併發症失智、憂鬱、焦慮[2]常見始發於60歲以上[1][3]類型突觸核蛋白病[*]肇因未知[4]風險因子殺蟲劑、頭部外傷[4]診斷方法根據症狀[1]相似疾病或共病路易氏體失智症、進行性上眼神經核麻痺症(英語:progressivesupranuclearpalsy)、本態性顫抖(英語:essentialtremor)、抗精神病藥使用[5]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1]藥物L-多巴、多巴胺受體激動劑(英語:dopamineagonist)[2]預後預期壽命約15年[6]盛行率620萬人(2015年)[6]死亡數117,400人(2015年)[7]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神經內科ICD-9-CM332.0、332OMIM616710、616361、168600DiseasesDB9651MedlinePlus000755eMedicine1831191Orphanet2828[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Parkinson'sDisease」的各地常用別名中國大陸帕金森病、震顫麻痺臺灣帕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港澳柏金遜症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disease,簡稱PD)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統。

它的症狀通常隨時間緩慢出現,早期最明顯的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和步態異常(英語:gaitabnormality)[1],也可能有認知和行為問題;失智症在病情嚴重的患者中相當常見,超過三分之一的個案也會發生重性抑鬱障礙和焦慮症[2]。

其它可能伴隨的症狀包括知覺、睡眠、情緒問題[1][2]。

帕金森氏症帶來的主要運動症狀合稱為帕金森症候群[4][8]。

帕金森氏症的成因目前還不清楚,但普遍認為和遺傳與環境因子相關。

家族中有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人較可能得到此病,暴露於特定農藥、曾有頭部外傷者風險也比較高;但有吸菸習慣、常喝咖啡或茶者風險較低[4][9]。

帕金森氏症主要的運動症狀導因於中腦黑質細胞死亡,使患者相關腦區的多巴胺不足[1]。

細胞死亡的原因目前瞭解很少,但已知和神經元蛋白質組成路易氏體(英語:Lewybodies)的過程有關[4]。

典型的帕金森氏症主要靠症狀診斷,神經成像也能協助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1]。

帕金森氏症目前無法治癒[1],初期症狀常用L-多巴治療,當L-多巴效果降低後則配合使用多巴胺激動劑(英語:dopamineagonist)。

隨著病程惡化,神經元將持續流失,因此必須隨之增加藥物劑量,但藥量剛增加時又會產生以不自主抽動為首的異動症(英語:dyskinesia)副作用[2][10]。

飲食計畫和復健對症狀改善有些效果[11][12]。

對於藥物無效的嚴重患者,可以考慮神經外科的腦深層刺激手術,這種手術利用微電極放電以減少運動症狀[1]。

至於非運動相關症狀的帕金森氏症(如以睡眠干擾或情緒問題為主的患者)治療效果通常較差[4]。

2015年,全球約有620萬人患有帕金森氏症,並造成11.7萬人死亡[13][14][7]。

帕金森氏症通常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人,約有1%的老人罹患該病.[1][3];男性較女性容易得到帕金森氏症[4]。

若患者在小於50歲發病,則稱為早發性帕金森氏症[15]。

帕金森氏症確診後的預期餘命約為7-15年[2][6]。

此病以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為名,他在1817年發表了《論震顫性麻痺》(AnEssayontheShakingPalsy)一書,書中首次詳述了帕金森氏症的相關症狀[1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