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潔淨十個痲瘋病人 | 十個大痲瘋的故事

主在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潔淨了十個痲瘋病人的神蹟,只有路加福音才有記載──翻閱馬可福音十章32節。

在正常情況,這十個人是不會在一起的,因他們有些是 ...聖經教導>生命之道>18主所行的神蹟>第八課   潔淨十個痲瘋病人(經文:路加福音十七章11至19節)主在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潔淨了十個痲瘋病人的神蹟,只有路加福音才有記載──翻閱馬可福音十章32節。

在正常情況,這十個人是不會在一起的,因他們有些是猶太人,有些是撒瑪利亞人──翻閱約翰福音四章9節;然而,困難卻將他們聚合起來。

這十個人一直在遠處站著(12節),他們一見到主,便高聲呼求祂的憐憫(13節)。

主吩咐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14節),他們就聽命而行,去的時候痲瘋就得潔淨了。

當中只有一人回去感謝主(15至16節),其餘九個卻不見影蹤(17節)。

回去謝恩的那人,從主的口中特別獲得信心的確據(19節)。

我們從這次事件中得著5個簡單的教訓。

1.凡求告主耶穌的人,總不會徒然。

請看第13節。

他們懇切呼求主的施恩,因為連痲瘋病人也曉得主定必幫助他們。

感謝神,沒有人會因為太壞、犯太多罪、患太重病,或面對的困難太大,以致不能呼求主的施恩。

主不會偏待任何人,不管是猶太人或撒瑪利亞人,主都一視同仁──翻閱羅馬書十章11至13節。

姑勿論我們正在面對個人的困難,還是家庭、經濟、事業、身體、道德或屬靈上的困難,只要我們呼求祂,祂便會救助我們。

事實上,祂已給予我們一個特別關乎這方面的的寶貴應許──翻閱詩篇五十篇15節。

正如祂看見這十個痲瘋病人(14節),祂同樣也看見你和我,且願意隨時賜下祂的恩惠。

你的求告絕不會徒然──翻閱詩篇三十四篇56節和19節。

2.主並非用同一方式對待每一個人。

第14節告訴我們,耶穌如何按照利未記十四章2至4節的教導,去對待這十個痲瘋病人。

祂實質上是說:「祭司已判定你們是痲瘋病人,但如果你們相信我能夠治好你們,且現在就能夠治好你們,那麼,你們去向祭司展示自己的身體,讓他們看見你們已經好了」。

相對而言,我們在路加福音五章12至14節看到主醫治另一個痲瘋病人。

祂沒有吩咐那人去見祭司,卻藉著祂的話和用手觸摸,一下子便把他治好了。

此外,試回想乃縵,他要先到約但河浸七次,身上的痲瘋才得醫治──翻閱列王記下五章14節!我們在這裡得出的教訓是,在關乎救恩的整件事情上,主掌有最高的主權,祂會以不同的方式去處理不同的情況。

例如,試比較祂對待尼哥底母(約三章),跟井旁的婦女(約四章)是如何不同。

還有,試比較祂對待埃提阿伯的太監(徒八章)、跟大數的掃羅(徒九章),與哥尼流(徒十章)也並不相同。

他們各有不同的經歷!只有一條道路可到神那裡──翻閱約翰福音十章9節、十四章6節,使徒行傳四章12節;可是,卻有很多道路可來到基督面前。

3.只有走上順服的道路,才可得著屬靈的福氣。

第14節告訴我們,主吩咐十個痲瘋病人說:「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當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他們聽從耶穌的話去做,於是便得著主應許賜給他們,而他們又極之需要的祝福。

「他們去的時候」,耶穌便開始工作;換言之,他們一聽從,就立刻得著醫治。

我們若然渴望獲得豐盛的屬靈福氣,就必須有一顆願意遵從主吩咐的心。

正如一首古老詩歌這樣說:       信靠順服,       此外再無別法,       唯有信靠順服,       才能得主喜樂。

聖經清楚列明了哪些命令,唯有我們遵守才能得著福音的好處?(1)到主面前來──以賽亞書一章18節;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約翰福音六章37節;啟示錄二十二章17節。

(2)認罪悔改──馬可福音一章15節;路加福音十三章3節;使徒行傳十七章30節;羅馬書二章4節。

(3)棄絕罪惡──以賽亞書五十五章7節;馬太福音五章29節;羅馬書十三章14節;哥林多後書七章1節。

(4)相信──約翰福音三章16節;使徒行傳十三章39節;羅馬書一章16節;以弗所書二章8節。

(5)承認──馬太福音十章32節;羅馬書十章9節;提摩太前書六章13節;約翰壹書四章2節。

(6)受洗──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節;使徒行傳二章38節、八章38節、十章48節。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