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即將大爆發,怎麼辦?情緒起伏大容易發脾氣,為什麼最近 ... | 情緒起伏大怎麼辦

情緒即將大爆發,怎麼辦? 當我們有負面情緒時,通常會有兩種極端的錯誤做法。

... 回到家,衝著正在看電視的孩子大聲質問:「作業寫了嗎?您現在的位置:華文健康>心理情緒即將大爆發,怎麼辦?2020-10-2011:14:53心理棕媽親子教育觀點「丟了一顆釘子,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這是發生在15世紀英國的一個真實歷史事件。

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細節決定成敗,也可以看做是連鎖反應,蝴蝶效應。

某個微小的事件,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失,或是發生不可逆轉的災難。

同樣,情緒也是如此。

當我們有負面情緒時,通常會有兩種極端的錯誤做法。

第一種:情緒傳遞。

比如說,某天有個人被老闆臭罵了一頓,於是憋著一肚子氣下班。

公交車上,對著按照慣例叮囑他「刷卡」的司機師傅一頓怒吼;回到家,衝著正在看電視的孩子大聲質問:「作業寫了嗎?給我好好學,別整天一副沒出息的樣子!」孩子媽媽在一旁看不下去,說了幾句,於是怒火又朝她燒了過去......就這樣,壞情緒就像一根鏈條,不斷傳遞下去,鏈條上的每個人,都難逃一劫。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

人受到環境的影響,會產生負向情緒,如果沒能妥善地處理,負向情緒就會像一根鏈條一樣向下傳遞。

而人性中趨利避害的意識,會讓我們選擇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是小動物來發洩情緒。

一般來說,當外部給我們一個刺激,我們會做出相應的反應。

通常我們是把刺激和反應連在一起的,這叫做「猝不及防的反應」。

自己都沒反應過來,情緒就發洩出去了。

正向的事情我們做不做反應,都沒有關係。

但一旦發生負向的事情,就需要把刺激和反應拉開,否則,很容易形成「踢貓效應」。

負情緒鏈條,一環扣一環,製造著破壞,最容易「躺槍」的,則是我們最親密的人。

假如我們有了負向情緒,應該怎麼做呢?不要把不屬於家人之間的情緒帶回家庭。

回家之前,可以通過一些動作來給自己做心理暗示。

比如說拍一拍身體,把一天在工作中的不痛快都拍掉,不帶進家門;或者做深呼吸,把所有的煩惱都撥出去,不留在體內。

當我們養成了覺察意識,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負向情緒的傳遞。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過「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的10%,是由發生在人們身上的事情組成。

而另外的90%,則是由人們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的。

所以說,如何處理負向情緒,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們的生活質量和親密關係的質量。

第二種:生憋。

我們知道隨意發脾氣會讓孩子受到傷害,所以有時候會選擇有脾氣忍著不發,但其實,「生憋」同樣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當我們「生憋」時,所表現出來的溫和是裝的,只是表面不發作而已,心早已是波濤洶湧,暴風驟雨。

別小看孩子,他們是很敏銳的,「出廠設定」都自帶X光全套裝置,時時關注著跟他有著親密關係人的情緒狀態,可以分分鐘完成對我們內心和情緒的透視,然後再展開「打假」行動。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明明看上去沒有發脾氣,努力保持著「溫和」,但孩子仍然跟我們對抗的原因。

關注「生憋」的過程會發現,負向情緒有一個堆積的過程,像病毒一樣不停裂變,當聚合到一定量級的時候,在一個完全預測不了的點位上「砰」地一下,就炸了。

所以,憋也是白憋,早晚會爆發。

而且,憋的越久,脾氣越大,火力更猛,破壞力更強。

那麼,「生憋」的破壞力都有哪些呢?第一,嚇壞孩子。

想象一下畫面:一大一小,表面上看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尤其是大人。

突然,大人再也受不了了,「嚎」一聲,原地爆炸。

這一前一後的反差實在是太大了,就像是犯了病,還是那種突然發作的精神病。

第二,親子關係惡化。

假如類似的情形發生多了,孩子會自行做出一個判斷:「爸爸媽媽對我不好,總是無緣無故發脾氣,他們不愛我了。

」長年累月堆積下來,親子關係很難再「親」,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也被破壞了。

第三,孩子對自己不認同。

孩子會從自己的角度做出判斷:「我不好,很差勁,很糟糕,不值得被爸爸媽媽愛。

」從心理學角度看,孩子幼小的時候,長年生活在原生家庭中,很多東西會根植於孩子的內心深處,內化成根深蒂固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