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感染 | 沙門氏桿菌病

大多數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的病人只會表現出腸胃炎的症狀,只有約5%的病人會發展成菌血症,尤其是在免疫功能有異常的病人(如糖尿病、肝硬化、自體免疫疾病等) ...download前往主要內容區塊:::搜尋搜尋進階搜尋a1a2a3國軍高雄總醫院回首頁網站導覽EnglishRSS常見問答院長信箱雙語詞彙院內同仁目錄認識我們PROFILE&INFORMATION醫療團隊MEDICALTEAM便民服務SERVICE衛教專區HEALTH聯絡我們CONTACTUS首頁認識我們醫療團隊便民服務衛教專區聯絡我們::::::目前位置:首頁>衛教專區>腸胃科>衛教文章內容腸胃科-衛教文章沙門氏菌感染返回列表大多數人所知道的腸胃炎症狀不外乎上吐、下瀉、腹痛,歸究其原因大部分是食入受汙染或不潔、腐敗的食物所致。

許多細菌的感染都會造成人體腸胃炎症狀,沙門氏菌即為其一。

感染沙門氏菌後不只會在人體造成腸胃炎的症狀,一旦沙門氏菌通過人體腸胃道的防禦機轉進入血液循環後,就會產生各種嚴重的併發症,造成治療上的困難。

分類沙門氏菌為革蘭氏陰性菌,一般分類將沙門氏菌區分為傷寒桿菌及非傷寒沙門桿菌。

另外可再以血清型的差異或者是細菌呈現的抗源(O抗原、H抗原、及Vi抗原)來分類。

各種不同血清型的沙門氏菌有其特定的宿主,如傷寒桿菌只以人為其宿主。

盛行率 全世界每年約有2百多萬的傷寒病例,其中以在東南亞及印度最盛行。

而在國內,據疾病管制局統計全台在2009年有80例傷寒確定個案。

另外,家禽、家畜、爬蟲類及兩棲類是非傷寒沙門氏菌的主要宿主,主要寄生在其腸胃道中。

據統計大於90%的爬蟲類及兩棲類的腸胃道中帶有非傷寒沙門氏菌。

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的病人大多小於一歲,原因可能是現代的父母至大賣場購物時喜歡將小孩和家禽、肉類一同放在購物車內,家中飼養爬蟲類或兩棲類、食用受污染的配方奶、或是跟其他受感染小孩接觸等因素有關。

致病機轉  以往沙門氏菌傳染大多是經由受污染的食物如魚、肉、奶、蛋、水傳染,但近年來沙門氏菌傳染的來源大多和飼養寵物(如爬蟲類及兩棲類)與至高風險地區旅遊有相關。

大多數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的病人只會表現出腸胃炎的症狀,只有約5%的病人會發展成菌血症,尤其是在免疫功能有異常的病人(如糖尿病、肝硬化、自體免疫疾病等)。

感染傷寒沙門氏菌後,細菌會經由腸道侵入血液,再順著血流侵犯到腸道淋巴結、肝臟,脾臟,及身體其他各處。

大約5%被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的病人會恢復但變成無症狀的帶原者,在其大便及小便內可發現傷寒桿菌,一旦帶原者的排泄物沒有處理妥當,污染到食物或飲水,就會爆發群聚感染,如著名的傷寒瑪莉即為一例。

症狀  傷寒常見的症狀為發燒、畏寒及腸胃炎症狀(腹瀉、腹痛),有些病人會伴隨咳嗽、頭痛、皮膚玫瑰斑點、肝脾腫大等症狀,潛伏期約5至21天。

若不治療,有可能會導致小腸出血或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副傷寒的症狀較傷寒來的輕微,且以腸胃炎症狀為主要表現,潛伏期約1至7天。

其他非傷寒沙門氏菌造成的感染潛伏期約12小時至3天,也是以腸胃炎症狀為主。

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後導致菌血症的小孩大多介於3個月到5歲,大多會有腹瀉症狀,原因可能是這個時期免疫力還沒有健全所致。

診斷  根據症狀來診斷沙門氏菌感染的專一性不高。

確定診斷還是需要從病人身上的血液,尿液,糞便,玫瑰斑點或骨髓培養出細菌。

治療  感染傷寒和副傷寒需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療。

而非傷寒沙門氏菌感染造成的腸胃炎以症狀及支持性治療為主,一般5至7天會自然痊癒,若有嚴重腹瀉者要多給予水分補充,避免脫水,一旦病菌轉移到血液造成菌血症後即需要抗生素治療。

併發症  沙門氏菌造成的腸胃感染,病人有可能會併發菌血症。

細菌順著血流到達全身各處,會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如感染性主動脈瘤、心內膜炎、腦膜炎、骨髓炎等,更增加治療的困難。

預防  預防沙門氏菌感染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衛生及飲食習慣,避免路邊攤小吃,吃東西前多洗手,避免生冷的食物,蛋類、家禽、肉類需完全煮熟,適當保存及冷藏食物,避免飼養及接觸爬蟲類及兩棲類動物。

至於疫苗注射方面,目前美國FDA已核准兩種疫苗:Ty21a口服疫苗及ViCPS肌肉注射疫苗,兩種疫苗的有效率不高,介於50%到80%,因此即使打了疫苗也要保持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

結語  沙門氏菌感染並不少見,只要保持良好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