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體 | 立克次體染色

革蘭染色陰性,著色較淡。

常用Giménez法染色呈鮮紅色,效果好;姬姆薩法染色呈紫色或藍色;Macchiavello法染色呈紅色。

普氏立克次體(圖2). 儲存宿主是 ...立克次體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立克次體立克次體(圖1)立克次體(Rickettsia)是介於最小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類獨特的微生物,它們的特點之一是多形性,可以是球杆狀或桿狀,還有時出現長絲狀體。

立克次體長0.3微米~0.8微米,寬0.3微米~0.5微米,絲狀體長可達2微米。

一般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

目錄1簡介2習性與繁殖3名稱由來4常見種類4.1普氏立克次氏體4.2莫氏立克次氏體4.3立克次氏立克次氏體4.4恙蟲病立克次氏體5病因病理6鑒別與診斷7相關疾病7.1立氏立克次體斑疹熱7.2非典型肺炎8參看簡介立克次體立克次體可引起多種疾病,臨床表現為起病突然,持續一至幾周發熱,頭痛,疲乏,虛脫,外周血管炎以及大多病例具有的典型皮疹。

立克次體病包括4組:斑疹傷寒---流行性斑疹傷寒,Brill-Zinsser病,鼠(地方性)斑疹傷寒和恙蟲病;斑點熱---落基山斑點熱,東方蜱傳立克次體病和立克次體痘;Q熱和戰壕熱。

埃里希體病是由埃里希體屬微生物(一種類立克次體)引起的,經蜱傳染給人。

立克次體目大多成員為嚴格細胞內寄生多形性的球杆菌。

雖然它們需生長在活細胞內,但它們是真正的細菌,因為它們具有代謝酶,細胞壁,需氧和對抗生素敏感。

大多立克次體通過在動物宿主和可感染人類的昆蟲媒介(通常為節肢動物)之間的循環存在於自然界。

由於許多立克次體的生長只局限於某些地理區域,因此病人的居住地或新近的旅遊處等信息常有助於診斷。

某些立克次體在節肢動物吸附處增殖,產生局部損傷(焦痂)再穿過皮膚或粘膜,在小血管內皮細胞中增殖,引起內皮細胞增殖,血管周圍滲出和血栓等血管炎。

血管內膜炎引起出疹,腦症状和皮膚,組織的壞疽。

  習性與繁殖立克次體(圖2)立克次氏體是一類嚴格的活細胞內寄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它的許多生物學性狀接近細菌,比如:有與細菌相似的細胞壁結構,也是一個分成兩個,兩個分成4個的二分裂方式繁殖,它有比較複雜的酶系統,對多種抗生素敏感,等等。

它能引起人類患病,如引起斑疹傷寒、斑點熱、恙蟲病等;它與一些昆蟲關係密切,如森林蜱、體蝨,都可以是立克次體的宿主或儲存宿主,通過它們作為傳播媒介而感染人。

  名稱由來這種微生物為什麼叫立克次氏體呢?這與發現它的故事以及為此獻身的人有關係。

立克次氏體是1909年國病理學副教授立克次(HowardTaylorRicketts,1871–1910),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熱時首先發現的。

第二年,他不幸因感染斑疹傷寒而為科學獻身。

1916年羅恰.利馬首先從斑疹傷寒病人的體蝨中找到,並建議取名為普氏立克次氏體,以紀念從事斑疹傷寒研究而犧牲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學家普若瓦帥克。

1934年,我國科學工作者謝少文首先應用雞胚培養立克次體成功,為人類認識立克次氏體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立克次氏體也是個龐大的家族,科學家把它們分為3個屬,12個種。

它們有些與動物有關,有些與人類有關。

  常見種類普氏立克次氏體普氏立克次體(圖1)普氏立克次體(R.prowazekii)是流行性斑疹傷寒(蝨傳斑疹傷寒或稱典型斑疹傷寒)的病原體,用為研究斑疹傷寒而獻身的捷克科學家Vonprowazek的姓氏命名。

流行性斑疹傷寒在世界各地均可發生流行。

普氏立克次體呈多形態性,以短桿形為主,大小為長0.6~2.0mm,寬0.3~0.8mm,在胞質內呈單個或短鏈狀存在(圖20-1)。

革蘭染色陰性,著色較淡。

常用Giménez法染色呈鮮紅色,效果好;姬姆薩法染色呈紫色或藍色;Macchiavello法染色呈紅色。

普氏立克次體(圖2)儲存宿主是病人,傳播媒介是人蝨,病人是惟一的傳染源。

感染方式是蝨-人-蝨-人。

人蝨叮咬病人,立克次體進人人蝨體內,在腸管上皮細胞內生長繁殖,破壞腸管上皮細胞,並隨糞便排出體外,感染7~10天後死亡。

當感染的人蝨叮咬健康人時,立克次體隨糞便排泄於人的皮膚上,由於瘙癢而抓傷,立克次體便可侵入人體內致病(圖20-2)。

由於立克次體的感染性在乾燥的蝨糞中能保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