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 痢疾中醫

中醫文獻記載痢疾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

(2019年5月22日)請加上合適的文內引註來改善這篇條目。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8月1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痢疾"—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2021年4月2日)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顯微鏡下糞便樣品中的志賀氏菌痢疾,是一種傳染病。

依傳染性的致病生物體不同而分為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元朝皇帝元順帝和唐朝皇帝唐太宗便是死於痢疾。

目錄1細菌性痢疾1.1症狀2阿米巴痢疾2.1症狀3處理4中醫文獻記載5預防6參考資料7參考書籍8外部連結細菌性痢疾[編輯]主條目:細菌性痢疾感染痢疾阿米巴原蟲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於痢疾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假膜性腸炎(纖維素性炎)。

痢疾桿菌由上皮細胞直接侵入腸黏膜。

病變多局限於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內,以大量纖維素伸出形成假膜性炎為特徵,假膜脫落伴有不規則淺表潰瘍。

分為急性細菌性痢疾、慢性細菌性痢疾、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菌痢主要是通過帶菌者的手傳播擴散。

經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的菌痢多發於夏季。

細菌性痢疾流行範圍廣,傳播快,發病率高。

發病多見於青少年及小童。

病後僅有短暫和不穩定的免疫力,人類對菌痢普遍易感,引起該病爆發流行,特別是洪澇災害地區,一旦水源受污染,更容易發生流行。

菌痢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期症狀[編輯]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腹痛、里急後重、膿血樣大便、發熱。

阿米巴痢疾[編輯]主條目:阿米巴痢疾阿米巴痢疾是因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感染結腸引起,主要是通過糞便污染所傳染。

多見於熱帶地區衛生較差的農村,夏秋季發病率較多,其中以成年男性患者較多。

患者病後沒有免疫能力,故易出現重覆感染。

嚴重患者會出現如腸出血、腸穿孔、腹膜炎。

症狀[編輯]部份病人會出現無症狀。

一般起病較慢,沒有發熱,腹瀉糞便惡臭伴腹脹氣,右下腹腹痛。

體弱及營養不良病者有機會出現暴發症狀:起病急、高熱、劇烈腹痛、水樣便。

處理[編輯]臥床休息半流質或流質食物,避免進食刺激性或易引致腹脹的食物立即看醫生(切勿自行購買成藥服食)中醫文獻記載[編輯]中國歷代文獻有關痢疾記載:《黃帝內經》,唐朝整理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稱「腸癖」或「赤沃」《傷寒論》,《金匱要略》,東漢張仲景撰,稱「下利」,對其病機多責之「以有熱故也」,並開始有方藥記載,制定了白頭翁湯,桃花湯(赤石脂,乾薑,粳米)等有效方劑,開清熱解毒,溫澀固下之先河。

《千金要方》,唐朝孫思邈著,將本病稱為「滯下」,並記載102首方劑。

《嚴氏濟生方》,南宋嚴用和,正式提出「痢疾」這一病名。

治療上主張「先導滌腸胃,次治根本,然後辨其風冷暑濕而為之治法」。

《河間六書》,金元四大醫學家之一劉完素等撰、明朝吳勉學等編校,認為本病之所以急迫,是由於火性的原因。

對本病的治療創「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的原則。

《丹溪心法》元代金元四大醫學家之一朱震亨著述、明朝程充校訂,提出「痢赤屬血,白屬氣」,「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傳染相似」。

按痢疾症狀分證,有白痢或稱濕痢、赤痢亦名熱痢、赤白痢亦名濕熱痢、噤口痢、休息痢(慢性痢疾)、疫毒痢(中毒性痢疾)、寒濕痢、虛寒痢等。

預防[編輯]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

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潔瓜果,不吃變質食物。

切生熟菜的刀具及砧板最好能分開。

如無條件者,至少在每次切熟食前洗淨,並用開水燙一下。

注意身體鍛鍊,增強身體素質。

1.保持地方及廚房器皿清潔,並把垃圾妥為棄置。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