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也會脫臼?!小心保母肘~ 兒科醫師陪你養寶包,爸媽育兒 ... | 保母肘

抱著她安撫時,發現她左手抬不起來,觸碰到就哭得更大聲且持續不斷,只好到診所求助。

阿包醫生檢查後,確認是俗稱的保母肘(Nursemaid ...首頁關於我最新消息寶包健康寶包教養媒體活動聯絡我預約掛號2016-07-22小孩也會脫臼?!小心保母肘寶包健康|2016-07-22一位一歲小妹妹被帶來門診,爸媽主述妹妹晚上自己在床上玩,突然一直大哭,雖然爸媽不清楚她的遊戲過程,但確定她沒有撞到東西或跌落。

抱著她安撫時,發現她左手抬不起來,觸碰到就哭得更大聲且持續不斷,只好到診所求助。

阿包醫生檢查後,確認是俗稱的保母肘(Nursemaidelbow),也就是橈骨頭脫位(Radialheadsubluxation),我小心翼翼地幫小妹妹復位,勇敢的她還算配合。

成功復位後,她馬上舉起左手揮手跟我掰掰,再次碰她的左手也不會崩潰大哭,一切狀況恢復正常,爸媽終於能安心地帶她回家。

橈骨頭脫位好發於一至五歲間的孩子,研究顯示左手臂發生的機率較右手臂高,而且女孩發生的機會稍高於男孩一些。

由於六歲以下孩子的前臂的橈骨還未發育完成,加上周邊韌帶較鬆弛,一旦突然遭受到外力的牽引或拉扯,橈骨頭部就容易滑出關節,產生呈半脫位狀態。

常見的表現是孩子一隻手臂突然不太敢動,一旦移動或碰觸到那隻手臂,孩子就會瘋狂大哭,而且他的手臂會緊靠身體,前臂常彎曲向內,有時還會扶著手腕來支撐手臂和手肘。

詢問病史時,最常發現症狀發生在孩童手臂被拉扯後,例如拉著孩子的手腕玩盪鞦韆遊戲。

雖然有時未必是突然拉扯造成,但一些不適當的動作仍可引發此結果,像是在穿脫衣服時跌倒、或是孩子自己大力亂揮手臂等。

醫師檢查時會需要和一些疾病做鑑別診斷,例如上肢骨折、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或腫瘤,如果孩子的手臂有明顯外傷、紅腫、或硬塊等異常症狀,通常會考慮是否為其他疾病。

保母肘的治療,通常採用簡單復位術就能在短時間內讓孩子脫離疼痛。

醫師只要診斷正確,再利用復位術,有將近八至九成的機率可成功復位,馬上讓孩子手臂再度活動自如。

不過保母肘復位後,仍有再次發生的可能,所以爸媽應避免突然用力拉扯孩子手臂,並提醒他們切勿過度用力揮動手臂,以免造成復發。

附上復位影片:封面圖片出處:http://www.slideshare.net/birajsanjay/radioulnar-and-wrist-joints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FacebookPostedin寶包健康|Nocomments較新的文章較舊的文章首頁0意見:張貼留言訂閱:張貼留言(Atom)巫漢盟醫師DJ琦琦暖心家庭JessicaWayneFu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FB粉絲專頁兒科醫師陪你養寶包精選文章腸病毒不侵?!–除菌噴霧劑大比較(2018.05更新)孩子急性過敏該用什麼藥?文章分類媒體活動寶包健康寶包教養BlogArchive► 2021(3)► 一月(3)► 2020(25)► 十二月(1)► 十一月(2)► 十月(4)► 九月(2)► 八月(1)► 七月(1)► 六月(4)► 五月(2)► 四月(1)► 三月(3)► 二月(2)► 一月(2)► 2019(24)► 十二月(1)► 十一月(1)► 十月(2)► 九月(1)► 八月(1)► 七月(4)► 六月(4)► 五月(2)► 四月(3)► 三月(2)► 二月(1)► 一月(2)► 2018(16)► 十二月(3)► 十一月(1)► 十月(1)► 九月(1)► 六月(1)► 五月(2)► 四月(1)► 三月(1)► 二月(3)► 一月(2)► 2017(23)► 十二月(2)► 十一月(2)► 十月(2)► 九月(1)► 八月(2)► 七月(3)► 六月(3)► 五月(1)► 四月(2)► 三月(3)► 二月(1)► 一月(1)▼ 2016(23)► 十二月(4)► 十一月(2)► 十月(1)► 九月(1)► 八月(2)▼ 七月(1)小孩也會脫臼?!小心保母肘► 六月(1)► 五月(3)► 三月(3)► 二月(3)► 一月(2)► 2015(9)► 十二月(4)► 十一月(3)► 八月(1)► 一月(1)► 2014(1)► 二月(1)相關網站禾馨民權婦幼診所禾馨新生婦幼診所合作夥伴合作夥伴合作夥伴合作夥伴合作夥伴合作夥伴Copyright©2015阿包醫生的診療育兒故事網頁維護:WFUBLOG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