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母肘: 橈骨頭端脫位 | 保母肘

外力造成的橈骨頭端脫位(保母肘) ... 去移動他的手臂就會瘋狂哭鬧,手臂緊緊靠著身體,前臂彎曲內翻,有時會扶著他的手腕來支撐手臂和手肘。

WFU最新文章發燒衛教育兒知識疾病資訊兒急分享時事評論理財人生家庭生活2013年11月7日星期四保母肘:橈骨頭端脫位    外力造成的橈骨頭端脫位(保母肘) 台灣兒童急診醫師是由小兒內科醫師擔任,如果小朋友遇到外傷問題,會交由成人急診醫師診治,但有一種外力造成的骨科急症,常會在檢傷分類時被歸為小兒內科,原因是找不到明顯創傷證據,就是俗稱保母肘(nursemaidelbow)的橈骨頭端脫位(radialheadsubluxation)。

       疾病成因     小孩到急診室的主訴常常是有一隻手突然無法動彈,而且任何人去移動他的手臂就會瘋狂哭鬧,手臂緊緊靠著身體,前臂彎曲內翻,有時會扶著他的手腕來支撐手臂和手肘。

細問病史可以發現症狀通常出現在小孩的手臂突然受到拉扯之後,如拉著小孩的手腕擺盪、藉著手把小孩從床上拉起來、小孩跑來跑去時爸媽突然拉手試圖阻止他過度運動等。

有時候並沒有突然拉扯的病史,也可能由一些不適當的動作造成,像是穿脫衣服或外套時跌倒、生氣發怒時自己亂揮手臂等。

     發病年齡      發生年齡通常是兒童開始學會走路之後,多數介於1~5歲間,平均年齡2.5歲,但也有小於6個月嬰兒的病例報告。

研究顯示左手臂發生的機率比較高,且女生發生的機會稍微高於男生一些。

保母肘要和一些疾病做鑑別診斷,如上肢骨折、骨髓炎、蜂窩性組織炎、或腫瘤,若是手臂有明顯外傷、紅腫、或硬塊等異常症狀,則需要考慮其他疾病。

    復位方式    在我小兒急診室醫師生涯中,最常被家長用崇敬的眼神注視的時刻就是用簡單的復位術在30秒內讓罹患保母肘的小朋友迅速脫離病痛,這遠比治療其他急重症更容易被視為「神醫」。

「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其實只要診斷正確,再利用圖中兩種簡單的復位術,就有80~90%的機率可以成功復位,讓小朋友重拾歡笑。

     就如教科書上所提成功復位時有很高的比率可以感覺到或聽到「喀嚓聲」,兒童常常能在10~15分鐘內手臂恢復活動自如。

保母肘復位後還是有再度發生的可能,家長應避免突然用力拉扯小朋友的手臂,並告戒他不要過度用力揮動手臂,以免造成復發。

    參考教科書:兒童急診醫學  良醫健康網相關文章:  「媽,我的手好痛!」小時候你一定玩過這個遊戲,卻會害孩子送急診作者:Dr.E於上午1:58標籤:疾病資訊較新的文章較舊的文章總網頁瀏覽量FB粉絲團Dr.E小兒急診室日誌良醫健康網Dr.E小兒診療室熱門文章孩子半夜高燒,需要吵醒他強灌退燒藥嗎?不可不知的「九月腸病毒流行」!注射完疫苗後發燒,需要帶孩子看醫師嗎?寒顫、癲癇分不清?四點教你如何區分。

為什麼家人一個接一個不斷嘔吐?傳染力超強病毒的真面目......如何照顧熱痙攣體質的孩子?積極退燒絕對不是重點!如何治療細菌型腸胃炎?止瀉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網誌封存► 2020(2)► 二月(2)► 2019(14)► 十二月(1)► 十一月(1)► 六月(3)► 五月(1)► 四月(5)► 三月(1)► 一月(2)► 2018(20)► 十一月(1)► 六月(7)► 五月(1)► 四月(1)► 三月(8)► 二月(1)► 一月(1)► 2017(4)► 十一月(1)► 六月(1)► 三月(1)► 二月(1)► 2016(20)► 十月(3)► 九月(2)► 八月(2)► 七月(2)► 六月(3)► 五月(1)► 三月(1)► 二月(4)► 一月(2)► 2015(36)► 十二月(2)► 十一月(3)► 十月(5)► 九月(4)► 八月(1)► 七月(17)► 六月(4)▼ 2013(3)▼ 十一月(1)保母肘:橈骨頭端脫位► 十月(1)► 六月(1)► 2012(1)► 十月(1)分類兒急分享(28)育兒知識(18)疾病資訊(17)時事評論(16)發燒衛教(8)家庭生活(7)理財人生(3)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