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母肘(Nursemaid's Elbow) | 保母肘

俗稱的保母肘(Nursemaid elbow),也就是橈骨頭端脫位(radial head subluxation),也稱作「扯肘症」或「牽拉肘」。

主要發生的原因為小孩的 ...資料讀取中...回首頁旭恩小兒科診所登入登入主選單旭恩小兒科診所關於我們診所介紹聯絡我們最新消息門診表門診表醫師簡介看診進度寶寶全紀錄衛教文章文章排行隱私權政策回首頁登入下載APP回首頁衛教文章保母肘(Nursemaid'sElbow)2020/05/27俗稱的保母肘(Nursemaidelbow),也就是橈骨頭端脫位(radialheadsubluxation),也稱作「扯肘症」或「牽拉肘」。

主要發生的原因為小孩的手臂突然受到拉扯或牽引的力量,橈骨頭從環狀韌帶中滑脫造成的半脫位,如抓著小孩的手玩搖擺的遊戲、抓著小孩的手把小孩拉起來、為了防止小孩跌倒而抓住小孩的手、小孩跑來跑去時爸媽突然拉手試圖阻止他過度運動等。

也可能由一些不適當的動作造成,像是穿脫衣服或外套時角度不對、自己亂揮手臂等。

 發生年齡通常是兒童開始學會走路之後,多數介於1~5歲間,平均年齡2.5歲,但也有小於6個月嬰兒的病例報告。

研究顯示左手臂發生的機率比較高,且女生發生的機會稍微高於男生一些。

常見的症狀是小孩有一隻手突然無法動彈,只要去移動他的手臂或是觸碰就會瘋狂哭鬧,手臂緊緊靠著身體,前臂彎曲內翻,有時會扶著他的手腕來支撐手臂和手肘。

保母肘的治療,通常採用簡單復位術就能在短時間內讓孩子脫離疼痛。

不過必須先排除其他的問題,例如上肢骨折、骨髓炎、蜂窩性組織炎、或腫瘤,若是手臂有明顯外傷、紅腫、或硬塊等異常症狀,則需要考慮其他疾病。

  (圖片經作者同意後分享)只要診斷正確,有80~90%的機率可以利用簡單的復位術成功復位,讓小朋友重拾歡笑。

但是保母肘復位後還是有復發的可能,家長應避免再突然用力拉扯小朋友的手臂,並告戒不要過度用力揮動手臂,以免造成復發。

復位術其實很簡單,但是不建議爸爸媽媽自己來,還是交由專業的比較好喔。

最後要提醒爸爸媽媽們,拉著小朋友小手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下喔。

https://www.msdmanuals.com/professional/multimedia/video/v23370720 回列表上一則下一則門診表看診進度寶寶全紀錄最新消息衛教文章文章排行門診表看診進度寶寶全紀錄最新消息衛教文章文章排行3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