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解密為什麼人這麼怕蟑螂 喀報 | 如何克服恐懼蟑螂

第269期首頁第269期恐懼解密 為什麼人這麼怕蟑螂恐懼解密 為什麼人這麼怕蟑螂從心理學角度探討人類畏懼蟑螂的緣由。

恐懼解密 為什麼人這麼怕蟑螂蕭巧昱文 2017/10/01氣候潮濕炎熱的台灣一直都是各類昆蟲的溫床,而最常見、熟悉,同時卻也最被人們所厭惡的則非蟑螂莫屬,不管是公共場所還是住家都能看見牠們的身影,群聚且能棲身各處的蟑螂更可以說是多數台灣人的惡夢。

但體積相較於人類小上數百、數千倍,同時也很難對人類構成實質傷害的蟑螂為什麼會這麼讓人厭惡,甚至形成恐懼心理呢?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其實已經有了解釋。

後天制約 原來恐懼都是學來的對於這個普遍的現象,在交大開設心理學課程的助理教授羅仕宇表示:「害怕蟑螂的理由可能是來自心理學裡的古典制約。

蟑螂本身不應該讓你有害怕的表現,但是蟑螂的出現卻總是伴隨著身旁人的恐懼,久而久之蟑螂就會與恐懼連結在一起了。

」古典制約是一種關聯性學習,也就是透過後天學習所產生的制約反應。

古典制約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890年代,俄國生理及心理學家巴夫洛夫(I.Pavlov)所進行的狗唾液制約反射實驗。

當巴夫洛夫給狗食物時,狗會因為狗食而自然的流口水,此時仍沒有產生制約反應。

而第二次,巴夫洛夫讓狗聽見鈴聲,同時讓狗看見食物,引發流口水的反應,並重複此階段數次,最後獲得的結果便是,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狗只是聽到鈴聲便開始流口水。

兩件原本沒有關聯的事由於常常一起發生,便導致其中一件事發生時引發另一件事所產生的反應,這便是古典制約。

巴夫洛夫的狗蠟像,現存於俄羅斯的巴夫洛夫博物館中。

(圖片來源/Wikipedia)這樣的理論也能解釋對蟑螂的恐懼,人最初看見蟑螂時或許不會害怕,但當蟑螂出現時都伴隨著身旁他人的尖叫、恐懼或害怕,自然而然便會將蟑螂與恐懼相互連結,覺得蟑螂是一種可怕的生物。

而相對的,居住在高緯度國家的居民也可能因為環境與氣候的緣故,在沒有蟑螂的環境下成長,便不會被蟑螂恐懼所制約,而可能不對蟑螂感到害怕。

在這樣的驗證下,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說,人對蟑螂的害怕是學習而來的。

對於恐懼蟑螂的心態其實也有其他面向的解釋,以演化的角度來說,可能某些形狀在演化的過程中就較容易讓人感到畏懼,例如:多腳的蜘蛛,亦有科學家認為大部分多腳生物在人類祖先生活的時代通常是危險的,因此造就了寫在基因裡的恐懼因子。

「古典制約的說法是比較容易檢驗的」羅仕宇說道,「演化的角度有它的合理性,但它也相對的比較難證實,不容易被檢驗。

」有著億萬年演化歷史的雜食昆蟲,蟑螂。

(圖片來源/BBCFuture)直面恐懼 特定對象畏懼症除了心理學上對成因的解釋,恐懼蟑螂的心態在精神科學上也有它的專有名詞,稱之為「蟑螂畏懼症」(Katsaridaphobia)。

蟑螂畏懼症為畏懼症(Phobia)中,特定對象畏懼症(SpecificPhobia)裡所細分的動物型畏懼症,紀載於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簡稱DSM的指導手冊。

DSM為心理學或精神科學對人性疾病診斷的共同準則,精確規範哪些狀況被稱為心理或精神疾病。

不過在臨床上,由於特定對象畏懼症患者受到損害的嚴重程度較少達到臨床診斷標準,目前的資料大多是依據非臨床調查而來。

而針對特定對象畏懼症,心理治療師與精神科醫師也會根據其受訓狀況或患者狀況的不同,而採用不一樣的治療方式,其中最常見的兩種治療方法則分別是洪水法(FloodingTherapy)及系統減敏法(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

古典制約中的學習是一種條件化的過程,讓我們將一個中性的刺激和無條件的反應刺激連結起來,使中性刺激能直接引發反應,同理,這樣的過程也能應用在治療上。

面對蟑螂恐懼,最開始的成因是由於病患將蟑螂的出現與恐懼相配對,也就是與不好的情緒反應相互連結,因此與之對應,治療的目標便是將蟑螂與好的反應做配對,覆蓋掉原本的情緒反應。

這樣的方式稱之為重新制約,不論是洪水法或是系統建敏法雖有形式上的差異,但均是運用重新制約的原理進行治療。

洪水法是暴露治療法(ExposureTherapies)中的一種,通常採用現場實境或想像的方式,讓當事人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暴露於激發焦慮或恐懼的環境下,呈現最強烈的焦慮刺激,使他直接了解暴露在焦慮情境下時,所害怕的後果其實並不會發生,迅速校正對恐怖的錯誤認識。

例如:將當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