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熱 | 風濕熱中醫

風濕熱是風濕病病程中急性發作的活動階段,是一種非化膿性炎癥,它通常發生於 ... 應首先整體地觀察風濕熱全病程各個階段的不同病情,結合中醫理論系統分析。

風濕熱(轉貼) 風濕熱是一種易反復發作的全身性疾病,是主要累及結締組織的膠原纖維和基質的非化膿性炎癥,以風濕小結為特徵,主要侵犯心臟、關節,亦可累及皮膚、腦組織、血管和漿膜。

風濕熱是風濕病病程中急性發作的活動階段,是一種非化膿性炎癥,它通常發生於鏈球菌感染後2~4周。

一般認為本病是甲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咽部後,機體產生異常的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的結果,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年來還注意到病毒感染、遺傳、免疫障礙、營養不良(如缺鋅)及內分泌紊亂等也可能參與本病的發生。

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遊走性關節炎、心臟炎、邊緣性紅斑(環形紅斑)、皮下結節、舞蹈病、發熱、毒血癥等的不同組合,反復發作可導致心臟瓣膜永久性損害。

約75%的病人有關節炎。

急性發作時通常以關節炎較為明顯,但在此階段風濕性心臟炎可造成病人死亡。

急懷發作後常遺留輕重不等的心臟損害,尤以瓣膜病變最為顯著,形成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或風濕性瓣膜病。

 風濕熱的名稱由來雖然希波克拉底提到過一種年輕人的急性、遊走性關節炎,1665年Sydenham也可能已認識了該病,但直到1808年DavidDundas才發表了一篇關於急性風濕病患者發生心力衰竭的描述,文中首次使用了“風濕熱”這一名詞。

他總結道:“這種心臟病常是風濕侵犯的結果,或者與之相關聯,提示注意將風濕病引入胸腔的必要性……”。

 1880年,JamesK.Fowler報告了扁桃腺炎是風濕熱的一種常見的前驅癥狀。

雖然FrederiekJ.Poynton和AlexanderPain於1900年從1例風濕熱患者的扁桃體分離出鏈球菌,但這只是一些有意義的病原菌之一。

1928年,HomerF.Swift提出一種假說:風濕熱由對鏈球菌的高敏感性引發,他認為非溶血性菌株極有可能是該病的病原體。

1931年,AlvinF.Coburn在紐約和WilliamR.Collis在倫敦分別發表的流行病學研究導致最後確認β溶血性鏈球菌是致病菌。

支持風濕熱免疫學發病機制概念的第一個證據是EdgarW.Todd1932年發現了抗鏈球菌溶血素。

因此,有人把風濕熱包括在反應性關節炎內。

 病理風濕熱是全身性結締組織炎癥,早期以關節和心臟受累為最常見,而後以心臟損害為最重要。

根據病變發生的過程可以分為3期。

 1變性滲出期:結締組織中膠原纖維分裂、腫脹、形成玻璃樣和纖維素樣變性。

變性病灶周圍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嗜酸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炎癥反應的細胞浸潤。

 2.增殖期:在上述病變的基礎上出現風濕性肉芽腫或風濕小體,這是風濕熱的特徵性病變,是病理學確診風濕熱的依據和風濕活動的指標。

小體中央有纖維素樣壞死,其邊緣有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並有風濕細胞。

風濕細胞呈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胞漿豐富呈嗜堿性,胞核空,具有明顯的核仁,有時出現雙核或多核形成巨細胞,而進入硬化期。

 3.硬化期:風濕小體中央的變性壞死物質逐漸被吸收,滲出的炎癥細胞減少,纖維組織增生,在肉芽腫部位形成瘢痕組織。

由於本病常反復發作,上述3期的發展過程可交錯存在,歷時需4~6個月。

 風濕熱的臨床表現風濕熱初次發病常見於5~15歲學齡兒童,多發於氣候多變和寒冷季節,住宿條件差、陰暗潮濕環境和營養不良的人群中發病率較高。

 前驅癥狀在風濕熱的典型臨床癥狀出現之前2~5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如發熱、咽喉痛、頜下淋巴結腫大、咳嗽等癥狀。

經治療癥狀消失後,可無任何不適。

感染輕者可無明顯臨床癥狀。

有時輕癥患者會完全遺忘此病史。

臨床上僅1/3~1/2風濕熱患者能主訴出近期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典型的臨床表現經1~3周臨床無癥狀期後,可出現風濕熱癥狀,起病多急驟,約50%患者有發熱,熱型多不規則,高熱僅見于兒童,多數為低至中度發熱,此外除有多汗、周身乏力、鼻出血、輕度貧血等非特異性癥狀外,典型風濕熱常有如下表現: 心臟炎為臨床上最重要的表現,風濕熱病例中約60%~80%有心臟炎的徵象,其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從亞臨床型、無癥狀或只有輕微心前區不適、心悸直至嚴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