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症 | 肢端肥大症 遺傳

例如,人無論男女,其身高、身材由基因決定一半,另一半由包括遺傳基因本身的 ... 在青春期前會造成全身變大的「巨人症」,青春期後則造成「肢端肥大症」,但 ... 肥大症               無論是身體組織或事業團體,皆因應需求有最佳(optimal)的大小尺寸,若失衡而太大稱為肥大(hypertrophy),太小稱作萎縮(hypotrophy)。

失去平衡,容易失能,便因此造成問題。

 例如,人無論男女,其身高、身材由基因決定一半,另一半由包括遺傳基因本身的變異性、營養狀態、睡眠、運動及身心狀態的內在因素決定。

如果因為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過多,便容易引起組織、骨骼與內臟的增生肥大及內分泌異常,發生在青春期前會造成全身變大的「巨人症」,青春期後則造成「肢端肥大症」,但肥而不美,巨大卻不健康,算是令人困擾的疾病。

 兒童期也可能出現一種「半邊肥大症」,其致病因可能是合併其他的疾病(如腫瘤),也可能完全找不出其他病症。

有可能出生時便發現,也可能逐漸才明顯起來。

隨著長大,可能自動改善,也可能更嚴重,而半邊肥大症除了造成外觀上的不對稱,也可能透過長短腳來影響脊椎及姿勢,造成主觀的不適及客觀的功能異常。

 如果上述的症狀愈來愈明顯,也沒有可治療的病因(例如腫瘤可以切除),就有可能需要醫療介入,例如利用復健及運動刺激萎縮側的成長,以手術抑制肥大側的生長,或在接近成年後以手術延長萎縮側的短肢。

 細菌感染會刺激免疫組織的肥大,例如肢體淋巴結與咽喉的扁桃腺都可能必須肥大以便攻擊或抑制外來病源體的破壞與擴散,因此算是一種防衛機轉。

為了保護身體抵抗細菌的淋巴腺或扁桃腺肥大後該不該手術切除?時機為何?目的為何?都是在決定治療之前必須思考的問題。

   還有因老化而容易肥大的攝護腺(前列腺),算是正常衰老的生理過程。

前列腺體良性增生,初時並無任何症狀,但嚴重時會堵塞尿道,妨礙正常的排尿。

根據統計,有一半60歲以上的男性有良性攝護腺肥大,在80歲以上的男性族群比率則高達9成,因此有一位泌尿科老前輩對必須因前列腺住院開刀的病患表達恭賀之意,因為那代表長壽及「性」福。

然而,近來因為有罹患前列腺癌的陰影存在,通常有若干病患對這種幽默是笑不出來的。

   「肥大症」,竟然也可以被用於形容「大學教育」的現狀,並且被解釋為足以引爆「大學危機」,真是稀奇。

這是近(360)期「天下雜誌」的研究專題及標題,仔細看完內容,倒也十分貼切於此一醫學名詞的原意。

   根據報導,台灣大學的肥大,是10年內從67所翻兩番成為145所,就如同細胞增生無法限制一般,擴展至台灣的各角落。

結果每年大學入學報名人數年年創新高,錄取率也突破9成,研究所名額不斷增加,大學生考研究所的比例也是9成。

但研究生的態度呢?素質呢?實力呢?在嬰兒潮(babyboomer,1945~1963)已逐漸退潮的當兒,肥大的大學如果卻沒有足夠學生入學人數的養分,會不會演變成如評論所言的「高等教育虛胖,學歷學力貶值」呢?台灣社會是否將因而帶來陣痛的後果呢?也頗令人擔心的。

 正常的身體為何不會胡亂肥大?而肥大為何卻往往是身體失衡的病態呢?這是因為生理平衡必須依賴回饋控制,不斷因應生理表現與需求去修正與調節。

醫學上有醫療介入,大學上有大學評鑑;醫學上的介入治療通常是快刀斬亂麻,卻不知大學教育的評鑑能否提供相同的效果呢?令人期待。

    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