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積膿 | 宮腔積膿

本病是由於急性或慢性子宮內膜炎所導致的宮頸阻塞,如宮腔內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暢,即可形成宮腔積膿。

膿液生成和宮頸管狹窄或閉鎖是發生本病的 ...疾病百科熱點科普疫情謠言防癌抗癌最新文章急救常识搜索首頁疾病百科宮腔積膿: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宮腔積膿: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By醫學網·2020-01-0200:00宮腔積膿,又稱子宮積膿,是指宮腔內有膿液積滯。

宮腔積膿因不常見而易被忽略或誤診。

發病率佔婦科疾病患者的0.1%~0.5%,生育期婦女發病率較老年期低。

本病是由於急性或慢性子宮內膜炎所導致的宮頸阻塞,如宮腔內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暢,即可形成宮腔積膿。

膿液生成和宮頸管狹窄或閉鎖是發生本病的最直接的2個原因。

主要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或絕經後,子宮腫瘤,放射性、萎縮性宮頸炎,人工流產和使用宮內節育器(IUD)等。

根據發生範圍的不同,宮腔積膿分為完全性積膿,部分性和邊緣性宮腔積膿。

宮腔積膿症狀個體差異很大,有些患者可無明顯症狀;有些患者則有發熱、寒戰、腹痛,腰背痠痛等全身症狀。

擴張宮頸、引流膿液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當有較嚴重的全身症狀時聯合使用抗生素。

去除病因、徹底清除病灶是防止復發的關鍵。

宮腔積膿的主要危害是引起不孕和發展成子宮內膜癌。

宮腔積膿嚴重時可造成全身多臟器感染,嚴重威脅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需引起極大重視。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下腹部疼痛;發熱和(伴或無)寒戰;發現少量膿性分泌物;月經失調、不孕。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120:下腹部劇烈疼痛,不能行走時。

建議就診科室婦科急診科醫生如何診斷宮腔積膿?當患者出現下腹部疼痛、發熱、寒戰及腰背痠痛等症狀,並且有急性或慢性子宮內膜炎,絕經婦女,子宮頸惡性腫瘤,或有宮頸電烙、冷凍或錐切病史,醫生懷疑宮腔積膿可能時,可結合血常規檢查、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超聲檢查、超聲引導下經陰道宮腔探針檢查、必要時宮腔鏡、腹腔鏡檢查等檢查結果予以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婦科檢查:作用是觀察子宮大小,是否有觸痛、壓痛,附件區是否有炎性包塊。

血常規檢查:抽血檢查,觀察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作用是為了初步確定是否存在感染。

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膿液細菌培養明確感染的病原體,藥敏試驗為選擇細菌敏感的抗生素,較快、徹底殺滅細菌提供依據。

影像學檢查:超聲檢查:超聲診斷對本病有重要參考價值。

為判斷子宮與腫物關係,可在超聲引導下,消毒後經陰道放置宮腔探針,一旦有膿液流出,更加明確診斷。

盆腔CT及MRI:對宮腔積膿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費用昂貴,不作為初選的診斷方法。

宮腔鏡檢查:通過插入宮腔的光導玻璃纖維窺鏡來直接觀察宮頸管,宮頸內口,子宮的內膜的病理變化,以便對病變的組織進行直接準確的取材,並可送病理檢查,同時在宮腔鏡下也可以進行宮腔積膿的治療,擴張宮頸引流膿液。

病理檢查:為了排除宮頸或內膜腫瘤,排膿後可輕輕搔刮頸管及宮腔,所取組織送病理檢查,如確診為癌腫則按癌腫處理,明確病因。

腹腔鏡檢查:腹腔鏡是有創性檢查,當疾病較為嚴重,如腹痛加劇,患者出現休克、昏迷時,並且沒有生育要求的,可立即行腹腔鏡下子宮切除手術。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年齡多大?是否絕經?已絕經幾年?有無發熱、怕冷?腰痠背痛?有無子宮或宮頸腫瘤病史?是否有宮頸電烙、冷凍或錐切病史?是否有宮腔放射治療病史?近期有無急、慢性陰道炎?或者有無急、慢性子宮內膜炎?下腹部有摸到小腹包塊嗎?有無壓痛?以前有做過什麼婦科相關的檢查嗎?有什麼問題嗎?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有沒有可能是其他病?能否徹底治癒?治療方法有哪些?目前最適合我的治療方式是什麼?還會復發嗎?有沒有什麼後遺症?治療期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治療後應如何預防?宮腔積膿的患者需從心理護理、飲食、術後護理等方面進行日常護理,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心理護理:患者需要減輕思想負擔,要相信治療後能有效改善;詳細瞭解自身病情、治療方案和手術方案,增強信心,消除自身對治療方式的顧慮。

術前準備:保守治療的患者術前最好食用較好消化的食物。

需要進行子宮切除術和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的患者,術前3天進半流質飲食,如小米粥、面線糊等;術前1天進流食,如米湯等;術前晚8點後禁食,並配合醫護人員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