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張圖快速認識糖尿病! | 糖尿病

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覺得口渴、口乾,一灌就是好大一杯水。

同時尿尿也很多,胃口大開吃的更多,不過人看起來還變瘦了!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八張圖快速認識糖尿病!內分泌系統,內科,白映俞,家庭醫學科,健康好人生,糖尿病,醫師,關心血糖「糖尿病」名號響亮,現代人幾乎都聽過。

雖然這個疾病如此有名,但大家真的認識它的真實模樣嗎?甚至有人會懷疑,「糖尿」的意思是尿裡面含有過高的糖份,那有很嚴重嗎?接下來我們就用幾張圖,迅速但確實地了解第二型糖尿病為何是厲害的健康殺手,增加心臟病發作機會,還會讓腎臟衰竭、神經病變、視力變差、破壞很多器官。

血糖高的早期症狀第二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血糖過高。

而最可能讓患者注意到的早期症狀是所謂的「三多」:喝多、吃多、尿多。

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覺得口渴、口乾,一灌就是好大一杯水。

同時尿尿也很多,胃口大開吃的更多,不過人看起來還變瘦了!血糖更高時的症狀如果血糖愈來愈高卻不自知時,後來患者會容易覺得疲累,看東西時發現視力好像變差。

有些人則容易頭痛,或發現傷口(尤其是腿部傷口)不容易癒合。

有些患者則是因為反覆的泌尿道感染,尿尿很痛而到醫院求診;有人總覺得皮膚很癢,在皮膚科就診時發現反覆有黴菌感染。

血糖很高也容易影響到患者的性生活。

女性患者的表現是陰道乾澀,高達七成的糖尿病男性患者則會不舉。

究竟什麼是糖尿病?所謂的糖尿,也就是尿裡面含有過高的糖份,是糖尿病其中的一個「症狀」,或說結果。

糖尿病最大的問題是,糖尿病患者體內要把碳水化合物轉換成能量的效率很差,導致血液裡面的糖分升高。

我們每天進食是需要讓身體把食物轉換成能量,支撐自己活下去。

在正常狀況下,我們進食後消化道能分解碳水化合物,產生的葡萄糖進到血液中。

這時胰臟分泌胰島素進到血液,胰島素就能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轉換成肌肉或細胞的燃料。

 罹患糖尿病時,代表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靈敏,即使胰島素出現在血液中,細胞依舊無動於衷,無法讓血液中的糖進到細胞內利用。

這時糖分都留在血液裡,因此我們說這種狀況是「高血糖」。

剛開始出現這樣問題時。

胰臟會更努力分泌胰島素,期盼細胞多多利用,但時間久了之後胰臟也累了,很難再釋放出更多的胰島素,血糖也就更居高不下。

為什麼血糖高是不好的?高血糖時首當其衝受傷的器官就是全身上下的血管,沒辦法,血管鎮日泡在糖水裡,會導致很大的問題。

然而當血管受損,就會帶來更多的器官損壞。

高血糖讓我們的血管裡有愈來愈多斑塊堆積,血流速度變慢,甚至產生血塊,血管逐漸變硬,接下來找上門的就是突然心肌梗塞,狹心症發作。

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因心血管疾病問題而猝死。

常見的高血糖併發症高血糖常見的併發症是腎臟、眼睛、和神經病變。

這幾個器官都內含有豐沛的小血管供應營養與氧氣,因此當血糖高傷害血管後,就容易受傷。

幾乎現在有一半的洗腎患者是因為糖尿病而引起腎臟衰竭的,可惜的是,這點常常被謠傳說「就是吃糖尿病的藥、打胰島素後才會洗腎啦」。

其實沒有好好控制血糖,才是讓腎臟惡化的元凶。

眼睛問題也是,視網膜的血管在高血糖的影響下會變得脆弱,反覆出血、膨大,讓患者視力逐漸變差。

最容易受傷的神經位在遠端,像手指、腳趾頭這些地方會覺得麻麻的,或有針刺感,有人覺得好像一直有螞蟻大軍爬過,超不舒服。

這些血糖高帶來的器官受損都是難以回復的!糖尿病不是癌症這樣的絕症,但有時真的很難纏,會大幅影響生活品質。

爸媽都糖尿病,那我不就完了?!年齡、性別、種族、家族史這些是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是老天發的牌,不能改的。

雖然說年齡超過45歲,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身為亞洲人,都是容易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但我們還是能用健康生活方式降低自己血糖變高的機會。

若家人有糖尿病問題,成年後最好接受篩檢。

(家人有第二型糖尿病,會遺傳給我嗎?)如何減少得到糖尿病的機會?●體重過重,腰圍太寬● 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 抽菸● 吃太多紅肉及加工類食物● 吃太多甜食以上幾個都是讓人容易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因此當要控制血糖,我們得控制體重,儘量多活動,戒菸、不要吃加工食物或過多紅肉,並克制甜食攝取。

罹患糖尿病後,該怎麼辦?記得要從飲食、運動、藥物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